汤义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副橡胶手套戴上,才从黑白块儿嘴里把那只奇特的动物“解救”出来。
入手的感觉很沉,捏起来却很软,目测里面至少含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相比于成年人类的含水量大约在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随着逐渐用力,从那只扁圆形的动物中能够挤出一股清水,汤义把这只动物翻过来,看到它的腹面有一圈短而纤细的触手,水流就是从从大约是身体后部的位置的一个出水孔流出的。
分类学她说实话并不是很在行,不过大概也能看得明白,这可能是一种水生动物,运动能力不强,但是并不进行固着生活。根据它首尾区分度不大的外形和体表缺乏运动和感觉器官,汤义初步判断这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地球生物中的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或者双壳纲相当。
可能是由于伊甸地表的辐射强度较低,加之气候温和含水量较大,伊甸的生物进化似乎比之地球更慢。汤义测定过这颗行星的年龄,大约在五十亿年左右,比地球更加年长,然而就她目前的探测和观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甸表面存在文明,甚至可能连具有强活动力的大型动物都没有。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尚未遇到伊甸的大型动物,可是按照生态学分析,这片区域是山区群落与湿地群落的交界带,物种应当格外丰富,然而她的飞船降落已经有一个小时以上,却没有任何具有较强活动力的大型动物出现。
不过也正好,倘若这颗行星表面有文明,她还麻烦了呢。最好没有任何大型动物,这样她和黑白块儿就能安全地在这边儿探察。但为了保险,在不确认伊甸地表究竟有没有大型动物的情况下,汤义还是不会让自己和狗距离十二太远的。
继续查看这只动物。汤义赋予它一个暂时的称呼为“类软体动物”,然后试图用软体动物的特征对它的结构和生活习性进行分析。首先,它没有硬质壳,也没有其他被动防御结构,被汤义随意捏来捏去时几乎完全毫无招架之力。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发出浅蓝色的生物荧光,说明在它生存的区域比较缺乏捕食者。
其次,它体表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一个直径约六十厘米、半球形的垫子,腹面前部具有口,口内没有牙齿类似物或其他硬质结构,腹面后部有可能为肛/门类似结构的排水孔——汤义把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伸进这只“类软体动物”的排水孔内,发觉其中也没有括约肌或类似具有闭合功能的结构。
由此可以说明这种动物以体型微小或质地柔软的动植物为食,并且生活在缺乏捕食者的区域,种群数量——汤义大略地数了数河中央的那些看起来颇为梦幻的粉色“石头”——大约在每十平方米一只左右,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呈集群分布态,种群内似乎呈均匀分布。
她觉得这很可能是一种结构简单然而很适应伊甸温和环境的动物,几乎没有对于外界的反射,更谈不上什么智商,甚至可能连神经节或者类似的中枢控制结构都没有。这样的一只粉红色软乎乎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很可爱,然而却是一种只会吃和繁殖而对外界毫无感觉的生物。汤义不禁有些对它失去兴趣:这样的动物,不就和地球生物中的软体动物门大部分纲一样么?抛弃了多数运动能力演化成为一种植物似的东西,成为进化上的一条侧枝。
汤义把这只软乎乎的“类软体动物”扔回浅水里,它甚至没有能力将自己翻过来,短而纤细的足在腹面徒劳地摆动着,粉红色的身体内部接连不断地发出浅蓝色的荧光。黑白块儿冲上去用爪子在它的腹面抓了一下,那“类软体动物”的表层瞬间变破裂了。它的身体外部是两层各约一厘米厚的、具有正交方向收缩能力的“皮肌囊”(注:此处为以地球生物中低等三胚层动物的体表运动结构皮肌囊作比较),内部没有其他隔膜,表层破裂之后便流淌出一团半透明如粉色水晶般的内脏。
其中有一个椭圆形的囊状物散发着淡蓝色,汤义注意到那就是它的发光器官,便俯下身把那个囊状物从它的其他分辨不清的内脏中分离出来。然而,那个囊状结构一脱离连接部,发出的生物荧光竟然在四五秒之内便暗淡消失了。
汤义用脚拦住想要去舔那些好看的半透明内脏的黑白块儿,把那颗没有了荧光的囊状物装进密封袋塞到大衣口袋里,用全息相机拍了一张这只因为黑白块儿的违规“解剖”而死去的“类软体动物”。至于她究竟该如何按照正确的方式解剖研究,那倒不用着急。这种东西在河里到处都是,放眼望去这片水域就大概有四五百只,并且也好抓得很。
她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活动力更强的生物,哪怕体型小些。对于地球生物而言,控制系统和活动力是评判一个进化枝(注:即具有某种明显的特定特征的一系列物种,例如软体动物可被称为一个进化枝)是否具有优势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海绵动物门被认为是进化的侧枝,而栉水母才是“主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栉水母动物具有神经网的雏形,并且行浮游生活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汤义相信对于伊甸而言也依旧如此,更“活跃”的动物才更有“潜力”。
然而,当她走进这片类似于蕨类植物的伊甸蓝紫色植物组成的森林,却发现森林的地表依旧潮湿,没有一处是完全干燥的,并且形成了一个个像蓝宝石般反着光的小水塘,似乎整片森林区域全部都是湿地。
并且,在这些湿润的泥塘中,那种“类软体动物”依旧遍布,甚至比开阔河面上的种群密度更大,平均每株植物下面便会有一到两只那种软乎乎的动物。
粉红色的圆形动物静静地趴伏在浅水里,像是一颗颗植物根部长出来的软糖,在光线昏暗的森林中发出宁静的淡淡的蓝色荧光。在它们周围明镜般的水面倒映出上空叶片斑驳的蓝紫色影子,与四面纤细而修长的深蓝色叶茎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深邃幽美。置身于此就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
天哪,这究竟是什么动物——无论是什么,真是太美了。
入手的感觉很沉,捏起来却很软,目测里面至少含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相比于成年人类的含水量大约在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随着逐渐用力,从那只扁圆形的动物中能够挤出一股清水,汤义把这只动物翻过来,看到它的腹面有一圈短而纤细的触手,水流就是从从大约是身体后部的位置的一个出水孔流出的。
分类学她说实话并不是很在行,不过大概也能看得明白,这可能是一种水生动物,运动能力不强,但是并不进行固着生活。根据它首尾区分度不大的外形和体表缺乏运动和感觉器官,汤义初步判断这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地球生物中的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或者双壳纲相当。
可能是由于伊甸地表的辐射强度较低,加之气候温和含水量较大,伊甸的生物进化似乎比之地球更慢。汤义测定过这颗行星的年龄,大约在五十亿年左右,比地球更加年长,然而就她目前的探测和观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甸表面存在文明,甚至可能连具有强活动力的大型动物都没有。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尚未遇到伊甸的大型动物,可是按照生态学分析,这片区域是山区群落与湿地群落的交界带,物种应当格外丰富,然而她的飞船降落已经有一个小时以上,却没有任何具有较强活动力的大型动物出现。
不过也正好,倘若这颗行星表面有文明,她还麻烦了呢。最好没有任何大型动物,这样她和黑白块儿就能安全地在这边儿探察。但为了保险,在不确认伊甸地表究竟有没有大型动物的情况下,汤义还是不会让自己和狗距离十二太远的。
继续查看这只动物。汤义赋予它一个暂时的称呼为“类软体动物”,然后试图用软体动物的特征对它的结构和生活习性进行分析。首先,它没有硬质壳,也没有其他被动防御结构,被汤义随意捏来捏去时几乎完全毫无招架之力。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发出浅蓝色的生物荧光,说明在它生存的区域比较缺乏捕食者。
其次,它体表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一个直径约六十厘米、半球形的垫子,腹面前部具有口,口内没有牙齿类似物或其他硬质结构,腹面后部有可能为肛/门类似结构的排水孔——汤义把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伸进这只“类软体动物”的排水孔内,发觉其中也没有括约肌或类似具有闭合功能的结构。
由此可以说明这种动物以体型微小或质地柔软的动植物为食,并且生活在缺乏捕食者的区域,种群数量——汤义大略地数了数河中央的那些看起来颇为梦幻的粉色“石头”——大约在每十平方米一只左右,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呈集群分布态,种群内似乎呈均匀分布。
她觉得这很可能是一种结构简单然而很适应伊甸温和环境的动物,几乎没有对于外界的反射,更谈不上什么智商,甚至可能连神经节或者类似的中枢控制结构都没有。这样的一只粉红色软乎乎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很可爱,然而却是一种只会吃和繁殖而对外界毫无感觉的生物。汤义不禁有些对它失去兴趣:这样的动物,不就和地球生物中的软体动物门大部分纲一样么?抛弃了多数运动能力演化成为一种植物似的东西,成为进化上的一条侧枝。
汤义把这只软乎乎的“类软体动物”扔回浅水里,它甚至没有能力将自己翻过来,短而纤细的足在腹面徒劳地摆动着,粉红色的身体内部接连不断地发出浅蓝色的荧光。黑白块儿冲上去用爪子在它的腹面抓了一下,那“类软体动物”的表层瞬间变破裂了。它的身体外部是两层各约一厘米厚的、具有正交方向收缩能力的“皮肌囊”(注:此处为以地球生物中低等三胚层动物的体表运动结构皮肌囊作比较),内部没有其他隔膜,表层破裂之后便流淌出一团半透明如粉色水晶般的内脏。
其中有一个椭圆形的囊状物散发着淡蓝色,汤义注意到那就是它的发光器官,便俯下身把那个囊状物从它的其他分辨不清的内脏中分离出来。然而,那个囊状结构一脱离连接部,发出的生物荧光竟然在四五秒之内便暗淡消失了。
汤义用脚拦住想要去舔那些好看的半透明内脏的黑白块儿,把那颗没有了荧光的囊状物装进密封袋塞到大衣口袋里,用全息相机拍了一张这只因为黑白块儿的违规“解剖”而死去的“类软体动物”。至于她究竟该如何按照正确的方式解剖研究,那倒不用着急。这种东西在河里到处都是,放眼望去这片水域就大概有四五百只,并且也好抓得很。
她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活动力更强的生物,哪怕体型小些。对于地球生物而言,控制系统和活动力是评判一个进化枝(注:即具有某种明显的特定特征的一系列物种,例如软体动物可被称为一个进化枝)是否具有优势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海绵动物门被认为是进化的侧枝,而栉水母才是“主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栉水母动物具有神经网的雏形,并且行浮游生活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
汤义相信对于伊甸而言也依旧如此,更“活跃”的动物才更有“潜力”。
然而,当她走进这片类似于蕨类植物的伊甸蓝紫色植物组成的森林,却发现森林的地表依旧潮湿,没有一处是完全干燥的,并且形成了一个个像蓝宝石般反着光的小水塘,似乎整片森林区域全部都是湿地。
并且,在这些湿润的泥塘中,那种“类软体动物”依旧遍布,甚至比开阔河面上的种群密度更大,平均每株植物下面便会有一到两只那种软乎乎的动物。
粉红色的圆形动物静静地趴伏在浅水里,像是一颗颗植物根部长出来的软糖,在光线昏暗的森林中发出宁静的淡淡的蓝色荧光。在它们周围明镜般的水面倒映出上空叶片斑驳的蓝紫色影子,与四面纤细而修长的深蓝色叶茎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深邃幽美。置身于此就仿佛进入了童话的世界。
天哪,这究竟是什么动物——无论是什么,真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