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在旁见了,只觉一个激灵,身上寒意更甚,他跟随皇帝多年,极少见皇帝如此盛怒,而无论是谁,引得皇帝这般大怒,都绝不会有好的下场,当年的义忠亲王如此,如今的忠顺王,怕也逃不脱了。这样想着,心中倒不由得对那始毕和忠顺王,生出了些许同情,只是面上却不曾表露出。那李渊即刻便回了宁安殿内,提笔写了道旨意,又将那玉玺盖了上去,沉着脸道:“你派可靠之人,将这道旨意当面交与冯紫英,不许宣旨!若是有个什么差池,你也不用来见朕了!”待那戴权去后,皇帝方神色凝重地望着殿外,叹道:“但愿他们不会让朕失望。”
如今且不说那皇帝如何谋划,单只说这水溶如何会遭此大劫?却与那北蕃之事有关。
原来,那北蕃的始毕可汗,自那日乔装进入立政殿中,试探一番,被断然拒绝,虽极为恼怒,却也在意料之中,因而又暗中去了那忠顺王府,三言两语之间,便让那忠顺王无招架之力,只得答应下来,回至北蕃,便召集了心腹人等在军中营帐内密议。果然,不久,始毕就将王庭迁往腹地,命那达翰尔率使团前往京中,而自己则领兵到那距幽云十六州不足二百里的焉支山下,伺机而动。
这一日,正是秋决之时,这秋决,便是将那犯了死罪,应予处决之人,在冬至日前行刑。此次秋决,因有贾家的贾赦、贾政,在权贵当中却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那囚车在城中遍行一周,才进入了应天府外的法场中,前往观看之人无数,法场中更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想却有几百名御林军前来开路,却是皇帝摆架至法场中,人群呼喇喇跪倒一片,那山呼万岁之声,更是震天响。
不等那皇帝从御辇中走下,应天巡抚赵朔已迎了出去,一面行礼,见皇帝身后是北静王水溶,又有一个衣着举止颇为怪异之人,待皇帝坐在了帐中,方至水溶近处,作揖道:“王爷,圣上身旁之人,是什么来历?可从未见过此人啊?”水溶只略瞧了那人一眼,道:“这是北蕃的达翰尔,今日是秋决,那达翰尔得知,就也想来此观斩。圣上便也顺水推舟地允了,只是以我看来,只怕绝非是观斩这么简单,你多派几个侍卫,不要打草惊蛇,只暗中跟着达翰尔和他的侍卫。若是他们敢轻举妄动,格杀无论!”
这赵朔也非等闲之辈,其祖父为开国文臣之领袖赵元礼,本人更是在科场中得了榜眼不几年便升作了巡抚,其妻水氏,为北王府老王爷庶出之女,故此和那北王府也是姻戚。与水溶素有来往,只是水溶从不刻意与朝臣结交,二人也只算得是君子之交。见水溶如此说,再向达翰尔那厢看去,果然见其眼中寒光似冰,正直直地看向皇帝,心中一凛,答应一声,向外而去,谁知还未来得及安排,法场外的人群中已骚动起来,水溶霍地起身,向达翰尔那厢走去。
偏巧这时,忽有一人骑马冲了出来,人群中倾刻之间响起一片尖叫声,四散奔逃,法场外顿时大乱。水溶定睛一瞧,竟是那柳芳,心下暗道不好,却见柳芳诡秘一笑,只是在法场外徘徊,正待水溶要上前去将那柳芳擒了来,耳边却听得“嗖嗖”几声,几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箭,已向皇帝射去,水溶顾不得多想,从侍卫手中夺过剑,使出轻功,一个飞身,就到了皇帝面前,用剑将那箭挡了回去,不想却又有一支冷箭飞来,水溶不及躲避,被射中左肩,只闷哼一声,喷出一口血,倒了下去。
众人谁也不曾料到会有此事,一时竟都怔住了,李渊虽也瞧见了那柳芳,知其来者不善,却也未曾想到,柳芳竟未有任何举动,直到方才水溶倒了下去,才明白过来。此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有刺客!”侍卫们大惊失色,上前将皇帝团团围住,李渊“霍”地起身,抽出身上所佩的那柄定光剑,将前面的几案斩作两段,喝道:“一群宵小之辈,竟也敢行刺于朕,朕定要让他们万劫不复!”
帐中众人眼见得也将大乱,听得这声怒喝,竟如同被定住了一般,待回过神来,方才发觉,那水溶已被抬了下去,而法场外,却来了更多的禁军,只过了片刻,那新接任御林军统领一职的苏文昊亲自押着一人上前,半跪着道:“微臣无能,救驾来迟,现已经将刺客擒获,请圣上发落!”说着踢向那人,那刺客却挣扎着不肯跪下,文昊见状大怒,反手将刀架在了那刺客肩上。
皇帝摆手止住,一面却看向那刺客,神色间喜怒莫辨,那刺客却是身着侍卫服色,乍一看去,却也眉清目秀,倒像是个文弱书生,若不是被擒,谁也不会想到,如此相貌之人会是刺客。皇帝嗤笑一声,正要吩咐侍卫们将他押入牢中,却不经意间瞧见那刺客目光中一抹狠戾,心下一惊,却不由得有些赞叹,于是抬手令侍卫将他带至面前,道:“你到底是何身份,为何要假扮侍卫?”
那人直视一眼皇帝,冷笑一声,并不说话,李渊忽而发觉不对,道:“你只要招出暗中指使你的人,朕可以放你一条生路。”不想话还未说完,那刺客嘴角边流出一丝血迹,重重地倒了下去,苏文昊忙上前为其把脉,半晌方道:“皇上,刺客是服毒而亡,想是事先已将那毒药含在口中了。”众人大惊失色,皇帝叹道:“此人也是荆轲聂政之流,若能为朕所用,堪为良材,也罢,他也是被人利用,好生安葬了吧。”
而法场上,又传出一阵急切的鼓声,赵朔连忙上前,躬身道:“圣上,此次秋决,遇刺驾之事,可否择期再行?”李渊却摆手道:“不必了!只不过是出了个刺客,朕还怕了不成!按律行刑!”
(不想多解释什么,请亲们谅解吧,以后每隔两到三天发文,绝不会弃文。谢谢亲们支持!!)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如今且不说那皇帝如何谋划,单只说这水溶如何会遭此大劫?却与那北蕃之事有关。
原来,那北蕃的始毕可汗,自那日乔装进入立政殿中,试探一番,被断然拒绝,虽极为恼怒,却也在意料之中,因而又暗中去了那忠顺王府,三言两语之间,便让那忠顺王无招架之力,只得答应下来,回至北蕃,便召集了心腹人等在军中营帐内密议。果然,不久,始毕就将王庭迁往腹地,命那达翰尔率使团前往京中,而自己则领兵到那距幽云十六州不足二百里的焉支山下,伺机而动。
这一日,正是秋决之时,这秋决,便是将那犯了死罪,应予处决之人,在冬至日前行刑。此次秋决,因有贾家的贾赦、贾政,在权贵当中却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那囚车在城中遍行一周,才进入了应天府外的法场中,前往观看之人无数,法场中更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不想却有几百名御林军前来开路,却是皇帝摆架至法场中,人群呼喇喇跪倒一片,那山呼万岁之声,更是震天响。
不等那皇帝从御辇中走下,应天巡抚赵朔已迎了出去,一面行礼,见皇帝身后是北静王水溶,又有一个衣着举止颇为怪异之人,待皇帝坐在了帐中,方至水溶近处,作揖道:“王爷,圣上身旁之人,是什么来历?可从未见过此人啊?”水溶只略瞧了那人一眼,道:“这是北蕃的达翰尔,今日是秋决,那达翰尔得知,就也想来此观斩。圣上便也顺水推舟地允了,只是以我看来,只怕绝非是观斩这么简单,你多派几个侍卫,不要打草惊蛇,只暗中跟着达翰尔和他的侍卫。若是他们敢轻举妄动,格杀无论!”
这赵朔也非等闲之辈,其祖父为开国文臣之领袖赵元礼,本人更是在科场中得了榜眼不几年便升作了巡抚,其妻水氏,为北王府老王爷庶出之女,故此和那北王府也是姻戚。与水溶素有来往,只是水溶从不刻意与朝臣结交,二人也只算得是君子之交。见水溶如此说,再向达翰尔那厢看去,果然见其眼中寒光似冰,正直直地看向皇帝,心中一凛,答应一声,向外而去,谁知还未来得及安排,法场外的人群中已骚动起来,水溶霍地起身,向达翰尔那厢走去。
偏巧这时,忽有一人骑马冲了出来,人群中倾刻之间响起一片尖叫声,四散奔逃,法场外顿时大乱。水溶定睛一瞧,竟是那柳芳,心下暗道不好,却见柳芳诡秘一笑,只是在法场外徘徊,正待水溶要上前去将那柳芳擒了来,耳边却听得“嗖嗖”几声,几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箭,已向皇帝射去,水溶顾不得多想,从侍卫手中夺过剑,使出轻功,一个飞身,就到了皇帝面前,用剑将那箭挡了回去,不想却又有一支冷箭飞来,水溶不及躲避,被射中左肩,只闷哼一声,喷出一口血,倒了下去。
众人谁也不曾料到会有此事,一时竟都怔住了,李渊虽也瞧见了那柳芳,知其来者不善,却也未曾想到,柳芳竟未有任何举动,直到方才水溶倒了下去,才明白过来。此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有刺客!”侍卫们大惊失色,上前将皇帝团团围住,李渊“霍”地起身,抽出身上所佩的那柄定光剑,将前面的几案斩作两段,喝道:“一群宵小之辈,竟也敢行刺于朕,朕定要让他们万劫不复!”
帐中众人眼见得也将大乱,听得这声怒喝,竟如同被定住了一般,待回过神来,方才发觉,那水溶已被抬了下去,而法场外,却来了更多的禁军,只过了片刻,那新接任御林军统领一职的苏文昊亲自押着一人上前,半跪着道:“微臣无能,救驾来迟,现已经将刺客擒获,请圣上发落!”说着踢向那人,那刺客却挣扎着不肯跪下,文昊见状大怒,反手将刀架在了那刺客肩上。
皇帝摆手止住,一面却看向那刺客,神色间喜怒莫辨,那刺客却是身着侍卫服色,乍一看去,却也眉清目秀,倒像是个文弱书生,若不是被擒,谁也不会想到,如此相貌之人会是刺客。皇帝嗤笑一声,正要吩咐侍卫们将他押入牢中,却不经意间瞧见那刺客目光中一抹狠戾,心下一惊,却不由得有些赞叹,于是抬手令侍卫将他带至面前,道:“你到底是何身份,为何要假扮侍卫?”
那人直视一眼皇帝,冷笑一声,并不说话,李渊忽而发觉不对,道:“你只要招出暗中指使你的人,朕可以放你一条生路。”不想话还未说完,那刺客嘴角边流出一丝血迹,重重地倒了下去,苏文昊忙上前为其把脉,半晌方道:“皇上,刺客是服毒而亡,想是事先已将那毒药含在口中了。”众人大惊失色,皇帝叹道:“此人也是荆轲聂政之流,若能为朕所用,堪为良材,也罢,他也是被人利用,好生安葬了吧。”
而法场上,又传出一阵急切的鼓声,赵朔连忙上前,躬身道:“圣上,此次秋决,遇刺驾之事,可否择期再行?”李渊却摆手道:“不必了!只不过是出了个刺客,朕还怕了不成!按律行刑!”
(不想多解释什么,请亲们谅解吧,以后每隔两到三天发文,绝不会弃文。谢谢亲们支持!!)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