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山战时立功,获得了自由,从此远遁它乡,以教书为生,慢慢地,他的心又活泛起来,仿佛一身绝技的剑客,归隐之后,时时慨叹宝剑归匣,没了用武之地,望着通向远方的道路,仍会怦然心动。

    林坤山不只心动,还要行动,他在学生当中选择了曾荡云,决心培养出一位状元来。

    他没能如愿,曾荡云只进入三甲,如果没在凌云阁得罪大臣,也只能位列二甲,离状元差着一大截。

    但他并不失望,曾荡云毕竟见到了皇帝,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这就够了。”他对弟子说,“你我二人前途无量。”

    “我本该是二甲进士,却跟刘检一块落到三甲,唉。”曾荡云唉声叹气,自觉比只会读书的刘检要强得多,“陛下明明很欣赏我的口才,为什么……”

    “因为他要重用你,所以不想让你过早惹人注意。”林坤山笑道。

    曾荡云一向佩服自己的老师,这时候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放榜数日之后,热闹过去,众人各奔前程,师生二人却仍然住在客栈里,曾荡云每次想要回家报喜,林坤山都说:“再等等。”

    这天傍晚,林坤山终于等到了。

    一名客人前来拜访,也不打听,向伙计说了声“找人”,径入后院,敲响了林坤山的房门。

    “好久不见,大人可是发福了。”林坤山拱手笑道。

    晁鲸的确胖了许多,脾气也跟着涨,伸手将林坤山推进去,迈步进门,随手关上,“你好大胆啊。”

    曾荡云正坐在屋子里看书,这时放下书,有些惊慌地看着身穿军服的客人。

    “你去别的地方看书吧,这里的事情跟你关系不大。”晁鲸命令道。

    曾荡云看了一眼老师,抱着书,匆匆出门,回隔壁自己的房间,心中惴惴不安,贴墙偷听,却只能听到单独的几个字眼。

    林坤山目送弟子出门,笑道:“我的胆子还是不够大。”

    “你还想怎样?”晁鲸四处打量。

    “呵呵,不说这些,先说你的目的吧,我等很久了。”

    晁鲸不客气地找椅子坐下,“陛下说,你想出使西方?”

    “陛下果然聪明,一点就透,不一定非得是我,我只是出个主意而已,当然,如果陛下传旨,我绝不会推脱,能为陛下和大楚效力,是我的职责,也是荣幸。”

    “在我面前拍皇帝的马屁有什么用?我又不会替你传达。”

    “由衷而发,非是奉承。”

    “陛下说,你可以出使西方。”

    “嗯。”林坤山看着晁鲸,若有所待。

    “干嘛?”

    “圣旨,没有圣旨,林坤山只是一介匹夫,有了圣旨,才是大楚使者。”

    “你看我像是传圣旨的人吗?”

    林坤山笑得有些尴尬,“有话就明说吧,别绕来绕去的。”

    晁鲸咳了两声,“明天,朝廷会降旨招募使者,你报名吧。”

    林坤山抱拳道:“等的就是这个,请转告陛下……”

    晁鲸起身摆手,“我难得见皇帝一面,哪有工夫替你传话?”

    晁鲸离去,林坤山松了口气,甚至觉得应该要点酒肉庆祝一下。

    韩孺子决定接受曾荡云的一部分建议,向西方派遣使者,宣布楚军将至,鼓动诸国向神鬼大单于发起进攻,如果真能提前获胜,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能,也不耽误楚军远征。

    圣旨一下,应募者不少,数十万楚军陈于塞外,西征必胜,人人都想趁机立功,却不是人人都能上战场,充当使者因此成另一种选择。

    仅仅十天之内,京城内外就有近五百人报名,兵部与礼部共同筛选出一百人,附上简介,供皇帝选用。

    韩孺子仔细看了一遍,林坤山名列其中,简介里没提望气者三个字,只说是某郡某乡的百姓,以教书为生。

    韩孺子笑了一声,先将林坤山的名字圈上,继续往下看,突然看到“刘检”的名字,不由得一愣。

    刘检是今年的考生,考试时成绩不错,被推荐到凌云阁内接受策问,结果他连“西方”所指是哪都不知道,写了一段关于西域的应答,当众丢脸,本应是二甲的名次,最后却落入三甲。

    韩孺子犹豫片刻,在刘检两字的右上方画个小三角,全部看完之后,命人传召刘检。

    再度见驾,而且是单独一人,刘检颤抖得更严重,身边的太监不得不伸手扶他起来。

    明明不了解西方,为何却要报名充当使者?刘检早想好了答案,说的时候仍有些结巴,慢慢才好起来,“读书人本应……心怀天下,微臣、微臣却只知死读书、读死书,以至……以至在陛下面前出乖露丑,微臣羞愧难当,想起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微臣读过万卷书,该行万里路了。”

    “可你并不了解西方。”

    “微臣这些天里逢人便问,对西方和神鬼大单于多些了解,而且微臣以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往查看。微臣此去,不求建功立业,不求博达显赫,只为一探究竟,观察风土人情,看看这个被微臣忽略多年的广大区域究竟是什么样子。”

    韩孺子越发觉得,所谓状元只是一时之称号,选拔人才还是得多做观察,“好,朕就让你去西方一探究竟,除了完成使节任务,回来之后给朕写一本游记,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下来。”

    刘检跪下磕头,“遵旨,陛下。”

    韩孺子选中了三十五名使节,分为五路,每路人数不等,配以杂役若干,分赴不同国家,传达大楚皇帝的旨意:楚军将至,先得神鬼大单于人头者,封为大王。

    正使是礼部的一名官员,每路再有一名副使,刘检没有职位,只是普通使节。

    其中一路只有一名使节,大部分人都不愿当,因为他要亲自去见神鬼大单于,数罪问责,这简直就是羊入虎口。

    林坤山愿意,甚至有点急迫,似乎生怕这份“好差事”落入他人之手。

    暮春时节,使节出发,经由西域,由各国接力护送,在虎踞城,他们将分赴不同方向。

    刘检所在的这一路使节路途最远,将穿过西方,直抵南方海港,向英王和黄普公传达圣旨。

    英王得到了正式册封,名号中加一个海字,成为“海英王”,允许他自立官署,十年一朝请,黄普公则被封为王相,至于退兵,皇帝命令他们再等一年,此后进退自由。

    这一箭射出去了,要等许久才会得到回应,韩孺子只能耐心等待,在此期间,继续督促楚军备战。

    使节出发之后不久,东海国传来急信,东海王从海外回来了。

    虽然之前常常争宠、吵架,崔腾却十分怀念这个表弟,得到皇帝许可之后,亲往迎接,在洛阳见到了东海王,款待一番,带他返回京城,在家休息了一个晚上,次日一早就来见驾。

    韩孺子站在楼上窗边,远远地望见了东海王和崔腾,向两人招手,东海王抬头看见,立刻下跪,被崔腾拽起来,加快脚步赶往凌云阁。

    到了楼上,东海王又要下跪,韩孺子上前扶起,左右打量,笑道:“你总算回来了。”

    东海王带着哭腔说:“陛下,差一点儿我就葬身鱼腹,再也见不着陛下了。”

    崔腾笑道:“你还好,起码身体完整,好像还胖了一些,不像我,瘸了一条腿。”

    三人唏嘘良久,韩孺子问道:“快说说,你为什么在海上耽误这么久?”

    “唉,一言难尽。”东海王讲述自己的经历,原来他在海上突遇大风,船毁人溺,他侥幸被路过船只救起,带到一座岛上,被困许久,才弄清返回大楚的航线,于是搭船辗转多国,期间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踏上大楚国土,才去找东海国的谭家人,得以上报官府。

    崔腾已经听过一次,这时仍然边听边叹息,经常替东海王补充一点细节,好像自己也跟着漂洋过海似的。

    韩孺子也时时叹息,却不会打岔,最后忍不住道:“崔腾,你去让太监准备一点佳肴,中午留东海王用膳,然后你就不用上来了。”

    崔腾笑道:“是我多嘴了,行,我等用膳的时候再来,说来真是很久没跟陛下一块喝酒了。”

    崔腾告退,东海王说得也差不多了,“就是这样,我真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陛下。”

    “王妃很高兴吧,她非常关心你,到处求人打听你的消息。”

    “当然高兴,昨晚哭了半夜,说是以为再也见不到我了。”

    韩孺子笑了笑,盯着东海王又打量一番。

    “怎么了?陛下。”东海王摸摸自己的脸。

    “你在海上漂泊这么久,也不见黑,反而白了一些。”

    “是,我一直躲在船舱里。”

    “渡海而来,船只不停在南方,却到东海国靠岸,东海王,你乘的是什么船?”

    东海王扑通跪下了,哭着道:“陛下看出来了,其实我早就回来了,一直不敢进京见驾。”

    “‘不敢’是什么意思?”

    “神鬼大单于有意放我归国,让我刺杀陛下。”

    “你不做就是,有什么害怕的?”

    “神鬼大单于对我下毒,说是两年之内刺杀成功,才会给我解药。”

    “两年早过去了,你不是没事?”

    “是孟娥将我救了。”

    韩孺子大惊,“孟娥?”

    “是,她还有一封信写给陛下,我本想找别的机会……既然陛下已经看穿……”东海王从怀里取出信,双手捧着递给皇帝。

    韩孺子伸手去接,心中突然一动,问道:“你又见过林坤山吗?”(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孺子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冰临神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临神下并收藏孺子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