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马车与青云镇上见到的一般马车都不同,外观极为奢华,车厢也更大一些,与傅邺出行时坐的那种轻便型的颇为不同,一看就是京城大户人家女眷出门会乘坐的那种。
看到这里,陶姚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应该是邹家女眷中的长辈前来看望钟秀,这么一想,她看得更仔细了一些,果然在马车上看到了武安伯家的标志,这下子就更加确定了来者的身份。
邹晨是武安伯府的长孙,钟秀生的又是儿子,也难怪邹家长辈坐不住亲自到了青云镇,看到这情形,陶姚还是为钟秀高兴的,只要有长辈重视,那么钟秀也不会完全受制于婆母傅瑶,多多少少也更有伸展的空间。
看到马车里的侍女先一步下来,她就没再看了,而是转身匆匆走上楼,她对邹家哪些长辈来了并不感兴趣,这些人第一世的时候她就没见过,本就是两条平行线,没有必要交集。
只是她刚上了二楼走过拐角,就看到傅瑶与邹妍匆匆走了出来,显然是收到了消息出门去迎人的。
她避开到一边让别人先行,傅瑶经过时连个眼尾也不给她,而是径自就过去了,倒是跟在傅瑶后面多日没见过的邹妍还是忍不住瞪了一眼她,她不以为然,同样回了个眼神。
邹妍心底大怒,不过这几天母亲都循循善诱地教导她,她也算是听进去了一些道理,再加上现在这个场合,她就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挑事,不然回头母亲怕是要禁她的足。
思及此,她加快了步子跟上母亲,要与陶姚那狐狸精计较,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犯不着让本家的人看见,从而看轻她,母亲如是说。
陶姚看着一行人走完了,这才不急不慢地往钟秀的临时产房走去,进了房间,看到钟秀在屏风后面忙着换衣物,屋子里更是重新规整了一遍,看来钟秀也是收到了消息,这下子她就放下心来,不过想到钟秀的内宅生活经验怕是比她丰富得多,她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陶姑娘,你回来了。”连嬷嬷是第一个看到陶姚的,忙笑着打招呼。
陶姚笑着应了声,还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穿戴整齐的钟秀就从屏风后头走出来,朝她笑道,“等会长辈们来了,我一定要在她们面前引见你,陶姑娘,你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邹少夫人,你再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陶姚对于这大恩人几个字已经听得快要起耳茧了,“至于见邹家长辈,我觉得我还是不见的好。”
她对于这些高门大户人家的女眷没有兴趣,关键是她不太想惹是非,对于邹家的情况,她还是知道一些的。
傅瑶所嫁的丈夫邹沣是邹家嫡系二房,按理来说,以傅瑶的出身嫁给邹沣算是低嫁了,毕竟次子不继承爵位,将来分得的家业也是有限的,以汤氏的为人,应该是不大会看得上邹沣才对,可现实却是,汤氏将惟一的嫡女嫁给了武安伯邹家次子。
原因也很简单,邹老夫人容氏当初生了长子邹江之后,肚皮就一直没有动静,哪怕她再想生也没辙,只能看着丈夫的妾室一个接一个地生。
她就算生闷气也没有用,谁叫她生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后来应该是死心了,对长子也算是用心栽培,可没想到长子刚一订亲,她居然就怀上了二胎,这时候她已经不年轻了,能再怀一个,她还是高兴得很。
武安伯也是高兴万分,虽然妻子是老蚌生珠,但是没有人会嫌嫡子多的,他家有爵位要继承,而且大兴王朝在爵位继承上有明文规定只能是嫡子,庶子是没有份的。
他就更是盼妻子能多生几个,庶子生再多也没有用,万一嫡子这根独苗苗没有了,他的爵位就要让给弟弟,或者过继弟弟的嫡子来当嗣子,这爵位依旧不是他的血脉,他如何能甘心?
所以邹沣出世的时候,他的大哥邹江已经娶上了妻子。
邹江的妻子岑氏也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娶她当宗妇也是仔细考量过的结果,邹老夫人一切都想得好好的,可偏偏现实却与她背道而驰。
邹家长媳岑氏居然一连生下的都是女儿,如今算来已有九朵金花了,女儿除了联姻外在继承家业上一点用处也没有,大房一脉算是废了。
陶姚对这种观点是嗤之以鼻的,不过奈何不了现实就是如此的重男轻女,就因为邹家大房生不出儿子来,武安伯在给次子娶妻上要思虑的就更多了。
最后精挑细选,选上了傅瑶,出身常平侯府,家世教养都能堪当宗妇,这是在打算养备胎了。
傅瑶的母亲汤氏也是看中这点,才将女儿嫁进邹家的。
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安伯对于长子还没有完全失望,所以次子一成亲,他就给次子谋了个外放的差事,将这两儿子错开,也省得他们暗中较劲,而且次子出去历练一番也是好事,就这样,邹沣一去就将近二十年。
现在武安伯老了,他要想的就更多,长子始终未能生出嫡子,次子不能老是在地方上,必须要调回京城才行,说到底,他的心偏了,偏向了有嫡子的次子。
这样一来,邹家内部还能一团和气?
陶姚是不信的,为了一点利益人人都能争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是一份偌大的家业?谁都不愿放手的。
这样的浑水她才不想搅和呢,至于真感激她,到时候结算是多给银钱也是使的,钱再多她也不嫌多。
钟秀仔细看了陶姚的脸,看她说的是真心话,这才做罢,她就是想多多感激一下陶姚,当然如果她感激的方式让人不喜,那就不美了。
聪明如她顿时就转了个话题,陶姚也乐于不再聊之前的话题,说起别的,两人都乐开了颜,聊得正起劲的时候,连嬷嬷亲自来说,老夫人要过来看曾孙子,夫人让少夫人准备准备迎接。
陶姚看钟秀正忙着,遂也不给她添乱,而是先行告辞准备到楼下的厢房去用晚膳,正好肚子饿了。
钟秀含笑着放人离开。
陶姚掀帘子出去,抬脚就往楼下而去,此时楼上楼下都不喧哗了,应该是事情都忙完了,她也不在意,经过转角处临时待客的厢房里面传来了说话声,她不禁皱了皱眉。
“听说弟妹的孙子出生时是早产,才八个月,我和婆母担心得整宿都睡不着,就是怕有个万一,那可就不好了,这孩子也忒不会挑时间出世了,等回到了京城再生该多好,这里实在是太简陋了。弟妹是不知道,为了长孙媳妇,婆母可是把府里最好的院子都打扫了一遍又一遍,产房更是早早就布置好了……”
这把声音听来是个中年妇女的,陶姚一细思,应该是邹家大儿媳妇岑氏无疑了,而且听她说的这些话,哪哪都没问题,可听在耳里就是不舒服,这会儿她能想象得出傅瑶的脸色怕是不会好看。
其实她听见这番话也不太高兴,毕竟她与钟秀交好,不待见说风凉话的人。
邹家内部的不平静可见一斑。
看了眼守门的侍女正不善地看着她,她也不想惹人怀疑,所以匆匆地就走了。
楼下的厢房里面早就摆上了好菜色,都是掐着点做的,来这里吃的一般只有陶姚,所以这桌好菜几乎是为她一个人做的。
只是她才吃了几筷子,隔壁的坐位就有人坐下了,她还没有抬头,就看到傅邺扬声吩咐人给添副碗筷。
她半撩起眼帘,果然就看到这厮那熟悉的面容,她皱了皱眉,“你这是在做什么?”
“肚子饿了,正好你这有吃的,省得还要再等人做,麻烦。”傅邺执起筷子就挟了自己爱吃的菜吃了起来。
他的吃相很优雅,毕竟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陶姚也就见怪不怪了。
罢了,他想吃便吃吧,而且这席面也不是她出钱,人家是邹家的表亲,吃顿饭再正常不过了,就是他在旁边,她吃得就不太舒服了。
傅邺眼角看到她想要放下筷子,于是朝她笑道,“不会因为我来了,你就想走吧?”
对她用激将法?
陶姚冷笑一声,这招在她身上还真不好使,“我要不要走跟你没关系,我吃饱了,傅公子慢用。”
她还真放下筷子,优雅地擦了擦嘴,起身就准备要走。
哪知,她才走了两步,正好走到傅邺的身边,傅邺转过头来看她,笑道:“胆小鬼。”
陶姚真想抓都会这人狠摇几下,老是来招惹她,烦不烦啊?不过这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她可不想再与他纠结不清,无视到底就是了。
所以她无所谓地笑了笑,连跟他说话都觉得没有意思,直接就走。
哪和,她还没有走出厢房的门,就听到身后的男人用凉凉的声音道,“我是认识永安县令的,这个你是知道的,对我来说,弄个新户籍和路引并不是件难事。”
他就不信他钓不到她这条鱼,而他有的是耐性。
果然,陶姚的步子顿住了,只见她猛地转头看他,眼睛微微眯起,“你怎么知道的?”
------题外话------
二更在傍晚六点左右
看到这里,陶姚心里已经有了猜测,应该是邹家女眷中的长辈前来看望钟秀,这么一想,她看得更仔细了一些,果然在马车上看到了武安伯家的标志,这下子就更加确定了来者的身份。
邹晨是武安伯府的长孙,钟秀生的又是儿子,也难怪邹家长辈坐不住亲自到了青云镇,看到这情形,陶姚还是为钟秀高兴的,只要有长辈重视,那么钟秀也不会完全受制于婆母傅瑶,多多少少也更有伸展的空间。
看到马车里的侍女先一步下来,她就没再看了,而是转身匆匆走上楼,她对邹家哪些长辈来了并不感兴趣,这些人第一世的时候她就没见过,本就是两条平行线,没有必要交集。
只是她刚上了二楼走过拐角,就看到傅瑶与邹妍匆匆走了出来,显然是收到了消息出门去迎人的。
她避开到一边让别人先行,傅瑶经过时连个眼尾也不给她,而是径自就过去了,倒是跟在傅瑶后面多日没见过的邹妍还是忍不住瞪了一眼她,她不以为然,同样回了个眼神。
邹妍心底大怒,不过这几天母亲都循循善诱地教导她,她也算是听进去了一些道理,再加上现在这个场合,她就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挑事,不然回头母亲怕是要禁她的足。
思及此,她加快了步子跟上母亲,要与陶姚那狐狸精计较,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犯不着让本家的人看见,从而看轻她,母亲如是说。
陶姚看着一行人走完了,这才不急不慢地往钟秀的临时产房走去,进了房间,看到钟秀在屏风后面忙着换衣物,屋子里更是重新规整了一遍,看来钟秀也是收到了消息,这下子她就放下心来,不过想到钟秀的内宅生活经验怕是比她丰富得多,她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陶姑娘,你回来了。”连嬷嬷是第一个看到陶姚的,忙笑着打招呼。
陶姚笑着应了声,还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穿戴整齐的钟秀就从屏风后头走出来,朝她笑道,“等会长辈们来了,我一定要在她们面前引见你,陶姑娘,你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邹少夫人,你再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陶姚对于这大恩人几个字已经听得快要起耳茧了,“至于见邹家长辈,我觉得我还是不见的好。”
她对于这些高门大户人家的女眷没有兴趣,关键是她不太想惹是非,对于邹家的情况,她还是知道一些的。
傅瑶所嫁的丈夫邹沣是邹家嫡系二房,按理来说,以傅瑶的出身嫁给邹沣算是低嫁了,毕竟次子不继承爵位,将来分得的家业也是有限的,以汤氏的为人,应该是不大会看得上邹沣才对,可现实却是,汤氏将惟一的嫡女嫁给了武安伯邹家次子。
原因也很简单,邹老夫人容氏当初生了长子邹江之后,肚皮就一直没有动静,哪怕她再想生也没辙,只能看着丈夫的妾室一个接一个地生。
她就算生闷气也没有用,谁叫她生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后来应该是死心了,对长子也算是用心栽培,可没想到长子刚一订亲,她居然就怀上了二胎,这时候她已经不年轻了,能再怀一个,她还是高兴得很。
武安伯也是高兴万分,虽然妻子是老蚌生珠,但是没有人会嫌嫡子多的,他家有爵位要继承,而且大兴王朝在爵位继承上有明文规定只能是嫡子,庶子是没有份的。
他就更是盼妻子能多生几个,庶子生再多也没有用,万一嫡子这根独苗苗没有了,他的爵位就要让给弟弟,或者过继弟弟的嫡子来当嗣子,这爵位依旧不是他的血脉,他如何能甘心?
所以邹沣出世的时候,他的大哥邹江已经娶上了妻子。
邹江的妻子岑氏也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娶她当宗妇也是仔细考量过的结果,邹老夫人一切都想得好好的,可偏偏现实却与她背道而驰。
邹家长媳岑氏居然一连生下的都是女儿,如今算来已有九朵金花了,女儿除了联姻外在继承家业上一点用处也没有,大房一脉算是废了。
陶姚对这种观点是嗤之以鼻的,不过奈何不了现实就是如此的重男轻女,就因为邹家大房生不出儿子来,武安伯在给次子娶妻上要思虑的就更多了。
最后精挑细选,选上了傅瑶,出身常平侯府,家世教养都能堪当宗妇,这是在打算养备胎了。
傅瑶的母亲汤氏也是看中这点,才将女儿嫁进邹家的。
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武安伯对于长子还没有完全失望,所以次子一成亲,他就给次子谋了个外放的差事,将这两儿子错开,也省得他们暗中较劲,而且次子出去历练一番也是好事,就这样,邹沣一去就将近二十年。
现在武安伯老了,他要想的就更多,长子始终未能生出嫡子,次子不能老是在地方上,必须要调回京城才行,说到底,他的心偏了,偏向了有嫡子的次子。
这样一来,邹家内部还能一团和气?
陶姚是不信的,为了一点利益人人都能争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是一份偌大的家业?谁都不愿放手的。
这样的浑水她才不想搅和呢,至于真感激她,到时候结算是多给银钱也是使的,钱再多她也不嫌多。
钟秀仔细看了陶姚的脸,看她说的是真心话,这才做罢,她就是想多多感激一下陶姚,当然如果她感激的方式让人不喜,那就不美了。
聪明如她顿时就转了个话题,陶姚也乐于不再聊之前的话题,说起别的,两人都乐开了颜,聊得正起劲的时候,连嬷嬷亲自来说,老夫人要过来看曾孙子,夫人让少夫人准备准备迎接。
陶姚看钟秀正忙着,遂也不给她添乱,而是先行告辞准备到楼下的厢房去用晚膳,正好肚子饿了。
钟秀含笑着放人离开。
陶姚掀帘子出去,抬脚就往楼下而去,此时楼上楼下都不喧哗了,应该是事情都忙完了,她也不在意,经过转角处临时待客的厢房里面传来了说话声,她不禁皱了皱眉。
“听说弟妹的孙子出生时是早产,才八个月,我和婆母担心得整宿都睡不着,就是怕有个万一,那可就不好了,这孩子也忒不会挑时间出世了,等回到了京城再生该多好,这里实在是太简陋了。弟妹是不知道,为了长孙媳妇,婆母可是把府里最好的院子都打扫了一遍又一遍,产房更是早早就布置好了……”
这把声音听来是个中年妇女的,陶姚一细思,应该是邹家大儿媳妇岑氏无疑了,而且听她说的这些话,哪哪都没问题,可听在耳里就是不舒服,这会儿她能想象得出傅瑶的脸色怕是不会好看。
其实她听见这番话也不太高兴,毕竟她与钟秀交好,不待见说风凉话的人。
邹家内部的不平静可见一斑。
看了眼守门的侍女正不善地看着她,她也不想惹人怀疑,所以匆匆地就走了。
楼下的厢房里面早就摆上了好菜色,都是掐着点做的,来这里吃的一般只有陶姚,所以这桌好菜几乎是为她一个人做的。
只是她才吃了几筷子,隔壁的坐位就有人坐下了,她还没有抬头,就看到傅邺扬声吩咐人给添副碗筷。
她半撩起眼帘,果然就看到这厮那熟悉的面容,她皱了皱眉,“你这是在做什么?”
“肚子饿了,正好你这有吃的,省得还要再等人做,麻烦。”傅邺执起筷子就挟了自己爱吃的菜吃了起来。
他的吃相很优雅,毕竟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陶姚也就见怪不怪了。
罢了,他想吃便吃吧,而且这席面也不是她出钱,人家是邹家的表亲,吃顿饭再正常不过了,就是他在旁边,她吃得就不太舒服了。
傅邺眼角看到她想要放下筷子,于是朝她笑道,“不会因为我来了,你就想走吧?”
对她用激将法?
陶姚冷笑一声,这招在她身上还真不好使,“我要不要走跟你没关系,我吃饱了,傅公子慢用。”
她还真放下筷子,优雅地擦了擦嘴,起身就准备要走。
哪知,她才走了两步,正好走到傅邺的身边,傅邺转过头来看她,笑道:“胆小鬼。”
陶姚真想抓都会这人狠摇几下,老是来招惹她,烦不烦啊?不过这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她可不想再与他纠结不清,无视到底就是了。
所以她无所谓地笑了笑,连跟他说话都觉得没有意思,直接就走。
哪和,她还没有走出厢房的门,就听到身后的男人用凉凉的声音道,“我是认识永安县令的,这个你是知道的,对我来说,弄个新户籍和路引并不是件难事。”
他就不信他钓不到她这条鱼,而他有的是耐性。
果然,陶姚的步子顿住了,只见她猛地转头看他,眼睛微微眯起,“你怎么知道的?”
------题外话------
二更在傍晚六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