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椒房殿那都是萧太后一茬子一茬子换了不知几遍,最忠心的,指哪儿打哪儿。萧太后一声令下那还有个犹豫?
在整个后宫可能宫女太监们要琢磨琢磨风往哪边倒于自己有利,可在这椒房殿无疑是萧太后的天下,纷纷以她马道是瞻,不存在留手,怎么下手痛快,怎么得太后的喜爱才是正经——
两个太监一人架一边,掌事嬷嬷撸胳膊挽袖子左右开弓,没两下子褚九娘的脸就肿起来了。
褚九娘就不曾想萧太后敢施如此下作手段,这些宫女太监也真敢照做。
在大梁后宫,打人不打脸,哪怕是宫女等闲都是不打脸的。结果她高高在上的太妃,身后又有褚家作倚仗,有五皇子傍身,居然受此等侮辱。
可以说心理上的创伤比脸上的还要更令她难堪。
当然,脸上的也疼,这辈子没挨过揍。
那老嬷嬷看着瘦骨嶙峋的,居然有如此手劲,看她紧咬后槽牙那劲儿,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萧氏,你竟然敢!还有你们这些狗奴才,我褚九不会放过你们的!”
喊的声嘶力竭,满目的恨意。
既是注定要得罪一个,老嬷嬷是久在宫里生活的,那肯定站一个边儿就要使劲靠边站。
现在宫里萧太后与褚太妃势同水火,倒是潘太妃与皇帝亲娘陆太妃安静如鸡,宫里自然而然就分成了两派,老嬷嬷势必是要站稳萧太后一边的,那手下就更不留情了,一不做二不休抽了几下嘴角就见血了。
萧太后不喊停,她也就不停,拢共打了十来下子,萧太后出了这口恶气,褚太妃哭也哭了,喊也喊了,嗓子都喊劈了,再没力气叫嚷,萧太后这才叫了声停。
“褚家没教你这妾生的规矩,进了宫便由我教你。此番还只是教训,你若好好的,便罢,若是再敢大不敬,闹到椒房殿,教坏了下面,教废了五皇子,可别说我这做太后的翻脸不认人。”
“退下吧。”
说是退,哪里容得着褚九娘退,她本来还打算喘口气冲上去和萧太后拼了呢,萧太后那是谁能给她这样的机会,一个眼神,俩太监架着褚太妃就给架出了椒房殿。
萧太后也没给褚太妃留空,直接让身边的尚宫亲自跑一趟太极殿也好,官署也好,将谢显和褚彦都给叫来。
“先去太医院,把御医给叫过来,就跟太傅和护军说,我被褚氏那贱人给气晕了过去,让他们立刻放下手上的事儿过来椒房殿,慢一点儿就等着也给我哭丧吧!”
尚宫一看萧太后这架式,是想往大了作啊,脚下不敢耽搁,不过也顾着仪态没敢跑,脚下捯饬着小踩步一路就找到了太极殿。
好在几个大臣在商议朝政,还都在。
尚仪知道萧太后的用意就是往大了闹,也没背着人,当着众大臣的面儿就把褚太妃闹到椒房殿气晕萧太后的事儿给说了,倒是没添油加醋,毕竟褚彦也姓褚,得罪人也不能当面得罪,还是要顾着些,褚太妃在后宫全仗着褚家,褚彦是个什么态度直接就关系到褚太妃日后的倚仗,尚宫便是不顾着褚太妃的脸面也得顾着褚彦的,当着那么多人呢。
结果就是,能年纪轻轻坐上高位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看人家脸不改色心不跳,竟是完全不露声色。
尚仪心里也打鼓,不知如何是好。
谢显跟褚彦交换了个眼神,两人跟其他几位致了歉,便迈着四方步直奔了后宫。
几位大臣倒是有心看看热闹,可没人邀他们,他们也不好就那么跟过去,倒显得没深沉了。
“……这褚太妃也太能作了,没个消停。”潘朔作为永平帝死后,深受提拔的一员,现如今哪里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大梁朝廷几经变换,潘朔一直不改他的本色,傻愣里又有几分算计,直肠直肚的,有一说一。
吏部尚书徐二郎:“不知褚家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是不是……也有心不服萧太后。”
要说没有褚家的支持,褚太妃敢这么作那得是个勇士啊。一般的勇士,那真是四肢比较发达,脑子多少欠缺一些。
刑部郗尚书就当没听见,与他无关,不掺和。
礼部尚书就心更大了,看热闹不嫌大。自家闺女落了胎之后就再无所出,先皇一死就找了个渠道出家,没过俩月他就报了个病死,转到外地一处大宅子安顿下来,再过两年寻个好人家还能再嫁了。
管他宫里掐成什么样儿呢,跟闺女都没大关系了。
深宫寂寞,给皇家生了孩子又不能改嫁了,在宫里日以继夜又有什么消遣,掐呗。都不是什么手握重权的人物,左右不了朝政,人脑袋打出狗脑袋都是小打小闹。
呵呵。
几个黄门安静如鸡,不敢往里掺和,也就当瓜吃吃。
仰着小脖子都等后继呢,想知道这一回合到底孰胜孰负。
萧太后是没娘家在京都,可与谢家有亲有故的,新皇帝又是谢显给扶上去的,内里肯定是更易连成一条线。
萧太后与褚太妃,其实就可以看成是谢家与褚家。
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他们就拭目以待了。
###
谢显和褚彦到时,御医也才刚到,给萧太后诊脉。
虽说没大碍吧,但在萧太后的有意宣扬下,都知道褚太妃闹到了椒房殿,两宫摊到台面上的第二掐——第一当然是永平帝灵前,皇位之争。
第二次了,御医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知道怎么应对。
无非就是气急攻心啊,开些疏肝益气,补血补气的温补药,外加口头上说的严重一些——
这位小魏御医,与谢显关系匪浅,自然是向着谢家。
他很简单地将萧太后与谢显划到了一条线上。怎么也在谢家住过,有亲缘关系在,势必要亲一些的。
“……将两位请到椒房殿,哀家也没别的意思。就想问问……护军,褚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服新皇,对遗诏使终不信服,还是不服哀家这太后,居然纵得太妃如此跋扈,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到哀家头上。”
在整个后宫可能宫女太监们要琢磨琢磨风往哪边倒于自己有利,可在这椒房殿无疑是萧太后的天下,纷纷以她马道是瞻,不存在留手,怎么下手痛快,怎么得太后的喜爱才是正经——
两个太监一人架一边,掌事嬷嬷撸胳膊挽袖子左右开弓,没两下子褚九娘的脸就肿起来了。
褚九娘就不曾想萧太后敢施如此下作手段,这些宫女太监也真敢照做。
在大梁后宫,打人不打脸,哪怕是宫女等闲都是不打脸的。结果她高高在上的太妃,身后又有褚家作倚仗,有五皇子傍身,居然受此等侮辱。
可以说心理上的创伤比脸上的还要更令她难堪。
当然,脸上的也疼,这辈子没挨过揍。
那老嬷嬷看着瘦骨嶙峋的,居然有如此手劲,看她紧咬后槽牙那劲儿,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萧氏,你竟然敢!还有你们这些狗奴才,我褚九不会放过你们的!”
喊的声嘶力竭,满目的恨意。
既是注定要得罪一个,老嬷嬷是久在宫里生活的,那肯定站一个边儿就要使劲靠边站。
现在宫里萧太后与褚太妃势同水火,倒是潘太妃与皇帝亲娘陆太妃安静如鸡,宫里自然而然就分成了两派,老嬷嬷势必是要站稳萧太后一边的,那手下就更不留情了,一不做二不休抽了几下嘴角就见血了。
萧太后不喊停,她也就不停,拢共打了十来下子,萧太后出了这口恶气,褚太妃哭也哭了,喊也喊了,嗓子都喊劈了,再没力气叫嚷,萧太后这才叫了声停。
“褚家没教你这妾生的规矩,进了宫便由我教你。此番还只是教训,你若好好的,便罢,若是再敢大不敬,闹到椒房殿,教坏了下面,教废了五皇子,可别说我这做太后的翻脸不认人。”
“退下吧。”
说是退,哪里容得着褚九娘退,她本来还打算喘口气冲上去和萧太后拼了呢,萧太后那是谁能给她这样的机会,一个眼神,俩太监架着褚太妃就给架出了椒房殿。
萧太后也没给褚太妃留空,直接让身边的尚宫亲自跑一趟太极殿也好,官署也好,将谢显和褚彦都给叫来。
“先去太医院,把御医给叫过来,就跟太傅和护军说,我被褚氏那贱人给气晕了过去,让他们立刻放下手上的事儿过来椒房殿,慢一点儿就等着也给我哭丧吧!”
尚宫一看萧太后这架式,是想往大了作啊,脚下不敢耽搁,不过也顾着仪态没敢跑,脚下捯饬着小踩步一路就找到了太极殿。
好在几个大臣在商议朝政,还都在。
尚仪知道萧太后的用意就是往大了闹,也没背着人,当着众大臣的面儿就把褚太妃闹到椒房殿气晕萧太后的事儿给说了,倒是没添油加醋,毕竟褚彦也姓褚,得罪人也不能当面得罪,还是要顾着些,褚太妃在后宫全仗着褚家,褚彦是个什么态度直接就关系到褚太妃日后的倚仗,尚宫便是不顾着褚太妃的脸面也得顾着褚彦的,当着那么多人呢。
结果就是,能年纪轻轻坐上高位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看人家脸不改色心不跳,竟是完全不露声色。
尚仪心里也打鼓,不知如何是好。
谢显跟褚彦交换了个眼神,两人跟其他几位致了歉,便迈着四方步直奔了后宫。
几位大臣倒是有心看看热闹,可没人邀他们,他们也不好就那么跟过去,倒显得没深沉了。
“……这褚太妃也太能作了,没个消停。”潘朔作为永平帝死后,深受提拔的一员,现如今哪里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大梁朝廷几经变换,潘朔一直不改他的本色,傻愣里又有几分算计,直肠直肚的,有一说一。
吏部尚书徐二郎:“不知褚家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是不是……也有心不服萧太后。”
要说没有褚家的支持,褚太妃敢这么作那得是个勇士啊。一般的勇士,那真是四肢比较发达,脑子多少欠缺一些。
刑部郗尚书就当没听见,与他无关,不掺和。
礼部尚书就心更大了,看热闹不嫌大。自家闺女落了胎之后就再无所出,先皇一死就找了个渠道出家,没过俩月他就报了个病死,转到外地一处大宅子安顿下来,再过两年寻个好人家还能再嫁了。
管他宫里掐成什么样儿呢,跟闺女都没大关系了。
深宫寂寞,给皇家生了孩子又不能改嫁了,在宫里日以继夜又有什么消遣,掐呗。都不是什么手握重权的人物,左右不了朝政,人脑袋打出狗脑袋都是小打小闹。
呵呵。
几个黄门安静如鸡,不敢往里掺和,也就当瓜吃吃。
仰着小脖子都等后继呢,想知道这一回合到底孰胜孰负。
萧太后是没娘家在京都,可与谢家有亲有故的,新皇帝又是谢显给扶上去的,内里肯定是更易连成一条线。
萧太后与褚太妃,其实就可以看成是谢家与褚家。
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他们就拭目以待了。
###
谢显和褚彦到时,御医也才刚到,给萧太后诊脉。
虽说没大碍吧,但在萧太后的有意宣扬下,都知道褚太妃闹到了椒房殿,两宫摊到台面上的第二掐——第一当然是永平帝灵前,皇位之争。
第二次了,御医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知道怎么应对。
无非就是气急攻心啊,开些疏肝益气,补血补气的温补药,外加口头上说的严重一些——
这位小魏御医,与谢显关系匪浅,自然是向着谢家。
他很简单地将萧太后与谢显划到了一条线上。怎么也在谢家住过,有亲缘关系在,势必要亲一些的。
“……将两位请到椒房殿,哀家也没别的意思。就想问问……护军,褚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服新皇,对遗诏使终不信服,还是不服哀家这太后,居然纵得太妃如此跋扈,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到哀家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