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坐在房间,有些无聊地看着屋顶。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二个小女子给坑了,一坑就坑到县衙,真是阴沟里翻了船,那个林小姐是沈府的人,就是捕头看到也毕恭毕敬,真要对付自己,也就是一句话事。
不明智啊,孔大圣人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现在不是养,还是得罪,现在想想,冲动就是魔鬼,自己得了银子不跑,拼命损人家,真是脑子进了水。
一直留在河下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安定繁华,风景优美,想好好游玩一下,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人好相处,也打点了关系,没人再查户籍的问题,再换另一处,也没钱打点,说不定被人抓走去做苦役,所以就一动不如一静。
沈文咬牙切齿地想道:有机会出去,一定要好好教训这个小娘皮。
“沈公子,大老爷要见你,走吧。”正在思索间,一个衙役走进来,开口说道。
县令大人要见自己?
沈文楞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起身,乖乖跟在衙役后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过听这衙役的语气,还客着二分客气,也没对自己动手动脚,要是风向不对,估计这些油滑凶狠的胥吏,早就对自己动手了,突然间,沈文脑中一个激灵:难道是那本族谱的原因?
山阳县衙不大,还没等沈文想明白怎么回事,衙役已带他进到一间偏厅,那衙役回复命令道:“禀大老爷,沈文带到。”
朱县令点点头:“好,你先退下。”
“小的见过大人。”沈文没法,只好再次向朱县令行礼。
“沈公子,这里不是公堂,不必多礼,起来吧。”朱县令和颜悦地说。
“谢大人。”
等沈文起来后,这才发现,除了朱县令,厢房内还不少人,地位最高的,应是一位白色苍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老妇人的身边有四个丫环伺候,在老妇人的身边,还有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身穿一套白色的襕衫,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朱县令看了沈文一眼,小声吩咐道:“上面这位,是于老安人,一会老安人问你话,要老实作答,明白没有?”
老安人?这是有品阶的朝廷命妇啊,沈文想不明白就是一件小小的案件,竟然惊动一位命妇,想归想,嘴里还是连忙答应。
“老安人,伯礼兄,朱某还有事,就先失陪了。”交待完,朱县令很有礼貌地和堂上坐着的老妇人告别。
老妇人轻轻点点头,算是回应,而那富态的中年男子,则是拱手谢道:“大人慢行。”
朱县令走出偏厅,还顺便给掩上了门,这让沈文看到有些惊讶:这老安人很牛啊,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堂堂县令大人,他们明显不放在眼内。
等朱县令走后,老太太向富态胖子点点头,那个叫伯礼兄的人走到沈文面,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姓沈,单名一个文字。”
“令尊是?”
沈文知道,令尊就是自家老子,为了自己小命,早就把族谱上的资料记熟,闻言马上说:“亡父沈念河。”
“听说你是淞江府人,为何流落至此?”
“倭寇犯境,全村被杀,亡父死前说河下多族人,让我到这里看看,所以就在这里落脚。”
富态胖子点点头,从衣袖里拿出一本书籍,轻轻递在沈文面前,脸色又和谒了几分,柔声地说:“小兄弟,你看看这本族谱是不是你的?”
自己收的那本族谱封面有一团墨,沈文一看就认出来,吃惊地说:“这,这不是被衙差搜去的族谱吗,怎么到你这里?”
这本旧族谱可以说提沈文的“身份证”,以后弄个正规身份就靠它了,沈文看到,当场大吃一惊,被朱县令搜去去证物的族谱,怎么落到这胖子手上?
富态胖子还没有说话,那老太太一脸激动地说:“果然是我沈氏的子侄,真是可怜的孩子。”
沈氏的子侄?自家人?
这是什么意思?
看到沈文一脸迷糊的样子,富态胖子轻轻拍了拍沈文的肩膀说:“小兄弟,介绍一下,本人姓沈,单名一个坊字,家父沈炜,祖父叫沈蕙,曾祖父叫沈澄,这下明白了吧?”
等一等,沈坊?这是河下状元沈坤的弟弟吗?
华夏有百家姓,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兴趣,就是以同姓名人为傲,沈文也不例外,喜欢看看沈姓名人的故事,其中最佩服就是挥笔能治国安邦、上马能杀敌的状元沈坤,知道他有个弟弟叫沈坊。
对了,沈坊就是字伯礼,刚才朱县令就是叫他伯礼兄。
眼前这个富态胖子,就是历史人物沈坤的弟弟沈坊?对了,现在沈坤的母亲于氏还在,要是没猜错,眼前这位老太太就是状元之母,于老安人。
沈文突然一个激令,对了,自己那本族谱的第一代就是沈澄,第二代就是沈松、沈惠,然后对沈惠那一支没有记录,只是记沈松那一脉,记名爷爷是沈雄,记名老子叫沈念河,然后就到自己。
要真是这样,那自己和状元沈坤就是本家,论起辈份,沈坊算是自己堂叔。
明白了,难怪朱县令看到这本族谱后,行为这么奇怪,而于老安人和沈坊出现在这里,原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沈家的子弟。
沈文心中一动,一瞬间不知多少念头在脑中打转,最后佯装吃惊地说:“你,你们是祖伯夫沈蕙的后人?这位是于老安人?”
于老太太吃惊地说:“你认身老身?”
“没,就是听亡父说过,说祖伯父一脉发迹,中了状元光耀门楣,而于老安人乐善好施,是沈氏一族的骄傲,只是听说,一直没有拜会。”想明白其中原由后,沈文决定抱紧这棵大树。
正愁着没地方安身,没想到一本破族谱,竟然让自己混个沈氏子弟的身份,简直喜从天降,在一个等级林立的大明朝,自然是大树底下的好乘凉。
沈坊已经确认沈文是沈氏一族的子侄,有些吃惊地说:“阿文,听朱大人说,你来河下有些日子,好像过得也不是很好,你明知我们的身份,为什么没有前来投靠?”
“这,这个....”
沈文在心里编着理由,于老太太以为他有难言之隐,关切地说:“是啊,我沈府在河下还算薄有名气,要打听并不难,你这孩子为什么要在外面挨苦,不找我们呢?”
“亡父教导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做事不求闻达天下,但求问心无愧,不要随便麻烦他人,再说隔得有些远,又多年没有来往,贸然上门,只怕有些不便,我就是想到完成亡父遗愿,到曾祖的灵牌前磕个头,不敢有别的想法。”
做古董二贩子,为了赚点钱,那是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只是转眼间,沈文就给自己想了一个万金油般的理由。
不仅要说得动情,还要彰显自己的风骨。
“糊涂”于老太太突然大声喝道:“有什么不便,一笔写不出二个沈字,还没出三代呢,哪里疏了?要是自家子侄不认不闻,不相互扶持,死后有什么面目见列祖列宗。”
古人最看重就是家族、宗亲,他们认为,只有亲人抱成一团,一起努力,才能使家族兴旺,只有团结,才能使家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一个人无论多大成就、做多大的官,如果不认宗亲,那会被认为人品低下,被社会唾弃。
于老太太是一个守旧的人,一听到朱县令说有一个人有可能是沈氏远房子侄时立即上心,当她看到那本族谱时,二话不说,带着儿子沈坊,马上到县衙查看。
只要老太太还有一口气,就不允许看到宗亲不相认的事发生。
看到沈文低着头,以为自己吓到他了,于是继续劝说道:“老身刚入沈家不久,就听长辈说过这事的,当年祖叔父喜欢一个下九流的戏子,曾祖不同意他娶进门,祖叔父一气之下带着戏子私奔,直到曾祖死也没见过,曾祖去世前说,是自己的固执令儿子离家出走,还说他内心并不记恨他,叮嘱有机会找回兄弟,壮大沈家,老爷去世时,也留有这样的遗训,天见我怜,今日终于找到了。”
于老太太说完,那昏浊的双眼还流出了眼泪,几个侍女连忙去劝,沈坊也在一旁耐心的劝道。
原来当中还有这样的故事,难怪这么激动。
本以为这是一本破书,差点想扔掉呢,没想到还引出一段这样的故事。
这下可真是捡到宝了。
沈文心里大喜,可嘴里没忘安慰于老太太说:“老太太说得极是,是晚辈做得不对。”
于老太太点点头说:“刚才你那话说得很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才像我沈氏的子弟。”
“谢老太太夸奖。”
“小文”于老太太突然一脸正色地说:“你有傲骨,不代表可以胡作非为,现在有人告你有伤风化,还有偷窃罪,你老实跟我这老太婆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沈氏可是河下的名门大族,自出了状元沈坤,老太太就很重视沈家的名声,看到沈文惹了官司,马上要问清楚。
这种事打死都不能认,沈文心里暗暗对自己说。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二个小女子给坑了,一坑就坑到县衙,真是阴沟里翻了船,那个林小姐是沈府的人,就是捕头看到也毕恭毕敬,真要对付自己,也就是一句话事。
不明智啊,孔大圣人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现在不是养,还是得罪,现在想想,冲动就是魔鬼,自己得了银子不跑,拼命损人家,真是脑子进了水。
一直留在河下的原因很简单,这里安定繁华,风景优美,想好好游玩一下,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人好相处,也打点了关系,没人再查户籍的问题,再换另一处,也没钱打点,说不定被人抓走去做苦役,所以就一动不如一静。
沈文咬牙切齿地想道:有机会出去,一定要好好教训这个小娘皮。
“沈公子,大老爷要见你,走吧。”正在思索间,一个衙役走进来,开口说道。
县令大人要见自己?
沈文楞了一下,不过还是很快起身,乖乖跟在衙役后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过听这衙役的语气,还客着二分客气,也没对自己动手动脚,要是风向不对,估计这些油滑凶狠的胥吏,早就对自己动手了,突然间,沈文脑中一个激灵:难道是那本族谱的原因?
山阳县衙不大,还没等沈文想明白怎么回事,衙役已带他进到一间偏厅,那衙役回复命令道:“禀大老爷,沈文带到。”
朱县令点点头:“好,你先退下。”
“小的见过大人。”沈文没法,只好再次向朱县令行礼。
“沈公子,这里不是公堂,不必多礼,起来吧。”朱县令和颜悦地说。
“谢大人。”
等沈文起来后,这才发现,除了朱县令,厢房内还不少人,地位最高的,应是一位白色苍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老妇人的身边有四个丫环伺候,在老妇人的身边,还有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身穿一套白色的襕衫,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朱县令看了沈文一眼,小声吩咐道:“上面这位,是于老安人,一会老安人问你话,要老实作答,明白没有?”
老安人?这是有品阶的朝廷命妇啊,沈文想不明白就是一件小小的案件,竟然惊动一位命妇,想归想,嘴里还是连忙答应。
“老安人,伯礼兄,朱某还有事,就先失陪了。”交待完,朱县令很有礼貌地和堂上坐着的老妇人告别。
老妇人轻轻点点头,算是回应,而那富态的中年男子,则是拱手谢道:“大人慢行。”
朱县令走出偏厅,还顺便给掩上了门,这让沈文看到有些惊讶:这老安人很牛啊,都说县官不如现管,堂堂县令大人,他们明显不放在眼内。
等朱县令走后,老太太向富态胖子点点头,那个叫伯礼兄的人走到沈文面,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姓沈,单名一个文字。”
“令尊是?”
沈文知道,令尊就是自家老子,为了自己小命,早就把族谱上的资料记熟,闻言马上说:“亡父沈念河。”
“听说你是淞江府人,为何流落至此?”
“倭寇犯境,全村被杀,亡父死前说河下多族人,让我到这里看看,所以就在这里落脚。”
富态胖子点点头,从衣袖里拿出一本书籍,轻轻递在沈文面前,脸色又和谒了几分,柔声地说:“小兄弟,你看看这本族谱是不是你的?”
自己收的那本族谱封面有一团墨,沈文一看就认出来,吃惊地说:“这,这不是被衙差搜去的族谱吗,怎么到你这里?”
这本旧族谱可以说提沈文的“身份证”,以后弄个正规身份就靠它了,沈文看到,当场大吃一惊,被朱县令搜去去证物的族谱,怎么落到这胖子手上?
富态胖子还没有说话,那老太太一脸激动地说:“果然是我沈氏的子侄,真是可怜的孩子。”
沈氏的子侄?自家人?
这是什么意思?
看到沈文一脸迷糊的样子,富态胖子轻轻拍了拍沈文的肩膀说:“小兄弟,介绍一下,本人姓沈,单名一个坊字,家父沈炜,祖父叫沈蕙,曾祖父叫沈澄,这下明白了吧?”
等一等,沈坊?这是河下状元沈坤的弟弟吗?
华夏有百家姓,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兴趣,就是以同姓名人为傲,沈文也不例外,喜欢看看沈姓名人的故事,其中最佩服就是挥笔能治国安邦、上马能杀敌的状元沈坤,知道他有个弟弟叫沈坊。
对了,沈坊就是字伯礼,刚才朱县令就是叫他伯礼兄。
眼前这个富态胖子,就是历史人物沈坤的弟弟沈坊?对了,现在沈坤的母亲于氏还在,要是没猜错,眼前这位老太太就是状元之母,于老安人。
沈文突然一个激令,对了,自己那本族谱的第一代就是沈澄,第二代就是沈松、沈惠,然后对沈惠那一支没有记录,只是记沈松那一脉,记名爷爷是沈雄,记名老子叫沈念河,然后就到自己。
要真是这样,那自己和状元沈坤就是本家,论起辈份,沈坊算是自己堂叔。
明白了,难怪朱县令看到这本族谱后,行为这么奇怪,而于老安人和沈坊出现在这里,原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沈家的子弟。
沈文心中一动,一瞬间不知多少念头在脑中打转,最后佯装吃惊地说:“你,你们是祖伯夫沈蕙的后人?这位是于老安人?”
于老太太吃惊地说:“你认身老身?”
“没,就是听亡父说过,说祖伯父一脉发迹,中了状元光耀门楣,而于老安人乐善好施,是沈氏一族的骄傲,只是听说,一直没有拜会。”想明白其中原由后,沈文决定抱紧这棵大树。
正愁着没地方安身,没想到一本破族谱,竟然让自己混个沈氏子弟的身份,简直喜从天降,在一个等级林立的大明朝,自然是大树底下的好乘凉。
沈坊已经确认沈文是沈氏一族的子侄,有些吃惊地说:“阿文,听朱大人说,你来河下有些日子,好像过得也不是很好,你明知我们的身份,为什么没有前来投靠?”
“这,这个....”
沈文在心里编着理由,于老太太以为他有难言之隐,关切地说:“是啊,我沈府在河下还算薄有名气,要打听并不难,你这孩子为什么要在外面挨苦,不找我们呢?”
“亡父教导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做事不求闻达天下,但求问心无愧,不要随便麻烦他人,再说隔得有些远,又多年没有来往,贸然上门,只怕有些不便,我就是想到完成亡父遗愿,到曾祖的灵牌前磕个头,不敢有别的想法。”
做古董二贩子,为了赚点钱,那是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只是转眼间,沈文就给自己想了一个万金油般的理由。
不仅要说得动情,还要彰显自己的风骨。
“糊涂”于老太太突然大声喝道:“有什么不便,一笔写不出二个沈字,还没出三代呢,哪里疏了?要是自家子侄不认不闻,不相互扶持,死后有什么面目见列祖列宗。”
古人最看重就是家族、宗亲,他们认为,只有亲人抱成一团,一起努力,才能使家族兴旺,只有团结,才能使家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一个人无论多大成就、做多大的官,如果不认宗亲,那会被认为人品低下,被社会唾弃。
于老太太是一个守旧的人,一听到朱县令说有一个人有可能是沈氏远房子侄时立即上心,当她看到那本族谱时,二话不说,带着儿子沈坊,马上到县衙查看。
只要老太太还有一口气,就不允许看到宗亲不相认的事发生。
看到沈文低着头,以为自己吓到他了,于是继续劝说道:“老身刚入沈家不久,就听长辈说过这事的,当年祖叔父喜欢一个下九流的戏子,曾祖不同意他娶进门,祖叔父一气之下带着戏子私奔,直到曾祖死也没见过,曾祖去世前说,是自己的固执令儿子离家出走,还说他内心并不记恨他,叮嘱有机会找回兄弟,壮大沈家,老爷去世时,也留有这样的遗训,天见我怜,今日终于找到了。”
于老太太说完,那昏浊的双眼还流出了眼泪,几个侍女连忙去劝,沈坊也在一旁耐心的劝道。
原来当中还有这样的故事,难怪这么激动。
本以为这是一本破书,差点想扔掉呢,没想到还引出一段这样的故事。
这下可真是捡到宝了。
沈文心里大喜,可嘴里没忘安慰于老太太说:“老太太说得极是,是晚辈做得不对。”
于老太太点点头说:“刚才你那话说得很好,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这才像我沈氏的子弟。”
“谢老太太夸奖。”
“小文”于老太太突然一脸正色地说:“你有傲骨,不代表可以胡作非为,现在有人告你有伤风化,还有偷窃罪,你老实跟我这老太婆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沈氏可是河下的名门大族,自出了状元沈坤,老太太就很重视沈家的名声,看到沈文惹了官司,马上要问清楚。
这种事打死都不能认,沈文心里暗暗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