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嘛,不打仗怎么建功立业,怎么晋爵封侯?特别是本方实力远超敌人,基本上不会落败的时候。
    弱的时候不想打仗,不敢打仗;强大的时候,瞅谁都眼眶子发青,恨不得上去踢两脚。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底气足嗓门大,行事自然也会强硬,这再正常不过。
    首先就是皇帝的意旨,决定下面官员的态度。不思进取,安于享乐,那大家就都一起混日子呗!
    可皇帝锐意进取,崇尚武力,懈怠、怯懦的官员就难有上升之途。
    说“上有所好,下必行焉”,似乎有点俗了。但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倒是很正常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皇帝并不是过度扩张,象成祖那样,留下诸多后遗症。
    量力为出,统筹规划,尽管看起来是在多个方面展开军事行动,却没有太过耗费国家财政,甚至是在战争中获利不小。
    在大灾之年,没出现大规模的流民,赈济救助也越来越井然有序。粮食不断运来,存进官仓,老百姓没有恐慌,社会秩序稳定。
    这样的情形下,拿什么“穷兵黩武”、“好战必亡”来劝谏,那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自己找抽吗!
    况且,平辽、灭叛,亡占城,伐缅,大明的军威打出来了,民心士气也不断高涨,连百姓的精神面貌都有大的改变,明眼人都是能看出来的。
    皇帝也看到了,不仅仅是厂卫的日常报告,还有各级官吏的密奏,以及民爵的上书。
    虽有大灾,可这大明江山还是很稳的。正因为皇帝有这样的判断和自信,才有在大灾害来临后,继续进行侵略扩张的战略计划。
    “那帮新兵都看傻眼了。”一个骑兵脸上不掩得意,伸手指了一下,那里是新兵观摩学习的地方。
    高迎祥嘿然一笑,说道:“朝廷又征兵了,看起来,以后的战事不会少了。”
    “当兵也滋润哪!”另一个骑兵笑着说道:“不光自己饿不着,还能养家糊口,都争着抢着从军呢!”
    “可不是谁都合格的。”高迎祥感慨道:“骑马的本事儿要好,年龄要合适。俺入伍的时候,可是费了好多唇舌,差点就因为年纪被刷下去了。”
    征兵入伍,既是扩充西北战区的实力,还有助于渡过大灾害。说白了,把征兵当成了以工代赈的一项。
    宋朝有一个固定制度,就是募流民为兵,让他们长期生活于军营,也就是厢军。
    目的很明确,让这部分流动的社会成员稳定下来,并受到一定的纪律约束。这种特殊的招集流民从军的方式,确实有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
    皇帝对厢军的制度有所借鉴,却不是要形成冗兵,形成不堪战的宋朝厢军。
    因为,加大了征兵的数量,也就使很多家庭增强了抵抗大灾的能力。
    一人参军,军饷至少能养活三口之家。再加上其他的赈灾措施,一个家庭也就基本上稳定下来。
    西北移民固然也是缓解大灾害的一个手段,但也要保持一定的人口数量。毕竟,兵出嘉裕,控制西域,是皇帝的战略目标。而西北,将成为前出的基地。
    一骑飞快驰过,高迎祥认出是李过,伸手招呼的时候,李过已经疾奔而过,前去传达命令。
    耸了耸肩膀,高迎祥暗骂了一句“臭小子”,便又和几个战友说笑着走远。
    ………………….
    改变,正在大明帝国各地发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老百姓也感觉得越来越明显。
    张柱子赶着马车,在城中街道上缓缓而行,不时抬头观望着两旁商铺的牌匾。
    多数商铺的窗户上,都镶了透明玻璃,能从外面看到里面的一些货架和商品,这样更能吸引顾客。
    但商铺和商铺又有不同,越是镶的大块玻璃,说明越是财力雄厚。你看那用巴掌大的玻璃拼的,自然是钱财有限,或是小商小贩在经营。
    啥时候家里也能镶上玻璃,哪怕一扇窗户也好。
    张柱子很是羡慕地收回目光,在一家商铺前停下了马车。
    英子曾经说过一回,要是窗户是透明玻璃的,她坐在炕上,便能看到外面,主要是看到爹爹或丈夫进院回家。
    只是无意的一句话,张柱子却牢牢记在心里,认为这又是他的一个奋斗目标。
    停好车,拴好马,张柱子走进了这家窗明几净的大商铺。目光稍微一扫,便看到了柜台后的阿桃。
    阿桃刚打发走一个顾客,抬头看见了张柱子,立刻笑着打招呼,快步走出柜台,迎了上来。
    “哈,柱子哥可算是来了。”阿桃有些嗔怪地说道:“大忙人啊,来一趟真不容易。”
    张柱子赧然地笑了笑,解释道:“家里忙,你知道的,英子刚坐完月子。”
    “知道,知道。”阿桃笑着连连点头,说道:“天冷了,别让英子出来,我那小侄也怕凉。怎么样,她们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都挺好。”柱子想到媳妇和儿子,满脸掩不住的幸福,“英子让你有空去家里坐坐,她挺想你的。”
    “我也想她。”阿桃手脚麻利地取过一个包袱,递给张柱子,说道:“这是好棉花,给我小侄做棉袄,暖暖和和的。”
    张柱子没马上接,说道:“多少钱?不能让你花,家里还有富裕。”
    “行,既然有,那我就不客气了。”阿桃报了账,从张柱子手里接过钱,说道:“这个月我攒了两个休息日,就上家去看英子,还有我那小侄。”
    张柱子点头,说道:“那我赶车来接你,就在这商铺外面吧!”
    “不用。”阿桃摆着手,说道:“一来一回的多麻烦,你在家好好照顾英子和儿子,我自己骑马去。”
    看着阿桃不掩的得意,张柱子笑着点头。对于女人骑马,他没什么意见。
    而且,目前在辽东,马匹和马车,正在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象阿桃这样会骑马的女人,路上也并不少见。
    阿桃又拿过两盒糖果点心,和一袋番薯,非要给张柱子,说是提前给,省得她去英子家的时候还得拿着,累赘。
    “英子喜欢吃番薯,这可是南方运过来的。我烤过,味道还可以。”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样样稀松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