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水浒客栈。
    雷衡看着手中的圣旨,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只有一个玉玺的印记,张让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将东西送来了,比雷衡还要着急,连约定的三天都等不及了,这也正好了却雷衡的心事,他巴不得这样。
    “主公,袁绍他们带兵杀入宫城了!”就在雷衡细细研究圣旨的时候,朱贵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的向雷衡禀报道。
    雷衡也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会这么快,这才三四天时间。雷衡原本以为他们狗咬狗还要等上一些时日的,没想到会这么快。
    雷衡收起圣旨,自语道:“董卓驻扎在并州,是有些远了,看来自己还得推波助澜一番……”
    “主公说什么?”朱贵看着雷衡低声自语,还以为是在和自己说话。
    雷衡摆摆手,笑道:“没事!你安排几个人,立即沿着前往淇关的道路而去,若是遇上并州牧董卓的人马,就告诉他说,洛阳大变的消息。随后放弃洛阳的水浒客栈,所有人等立即返回巴州。”
    “属下这就去安排!”朱贵答应一声便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这座洛阳城,将会因董卓而变成一片废墟,此时不走徒陷牢笼而已,只可惜封谞舍不得财货产业,死活不肯离开洛阳,也只有暂时随了他。
    皇宫之中。
    张让等宦官们在后宫中坚持不住,乃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少帝、渤海王刘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而何太后则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
    次日,张让、段珪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渤海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往黄河岸边逃去。众人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渐起,有人马赶至,当前之人乃河南中部掾吏闵贡,闵贡大呼道:“逆贼休走!”
    张让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并叩头辞别,遂投河而死。少帝与皇弟刘协不知虚实,也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闵贡军马不见天子,便四散去追寻,不知少帝之所在。
    少帝与皇弟刘协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皇弟刘协说道:“此处不可久留,当别寻活路。”
    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十分狼狈。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在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卧于草堆之畔。
    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庄主是夜梦两红日坠于庄后,惊觉,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草畔。庄主问曰:“二少年谁家之子?”帝不敢应。渤海王指帝道:“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渤海王也。”
    庄主大惊,慌忙拜道:“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闵贡赶上段珪,拿住问询:“天子何在?”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闵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偶至崔毅庄,毅见首级问之,闵贡说出详细,崔毅连忙引闵贡见帝,君臣痛哭。
    闵贡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崔毅庄上止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闵贡与渤海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冯芳、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君臣皆哭。
    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帝及渤海王骑坐,簇帝还京。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原来是并州牧董卓望见洛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向北邙山赶去。
    在北邙山下,董卓见到了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众大臣说:“有诏退兵!”迎驾队伍中的崔烈也叫董卓回避。
    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接着,董卓又反诘大臣们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
    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出入宫庭,略无忌惮。原大将军何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军队也被董卓收编,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丁原所属军队,一时之间,声势浩大。如此董卓掌握了洛阳的所有军权。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将董卓引诱杀害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朝廷罢免司空刘弘,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
    董卓邀请袁绍到显阳苑商议废立。董卓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渤海王刘协为天子!”
    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太傅袁隗。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此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阻,卢植则弃官逃亡。
    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
    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又对何太后看不顺眼,认为她有碍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动和树立威信。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向大臣们数落太后所谓的罪行,说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乐皇太后,以致皇太后忧虑而死。这种违背婆媳常理、不讲孝顺礼节的教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
    之后,董卓便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不久,董卓又借故杀死少帝刘辩,毒死何太后。董卓还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而是让刘协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
    通过对中央政权最高阶层人员的更换和处理,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制定,都由董卓说了算。此时,野心极度膨胀的董卓,已经目空一切。
    董卓将自己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后又自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自己加官进爵后,董卓还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董卓还暗中培养爪牙,广为收罗亲信,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和集团。
    封侯后,董卓也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董卓利用手中特权,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党人,如侍中伍琼、长史何颥等。
    董卓受周毖、伍琼之言,为收纳名望和平息反对,重新任用党人,荀爽、陈纪、韩融等人都不自愿地受到任用,又以袁绍为渤海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等。
    董卓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
    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 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而朝中一批俊杰纷纷外逃,刘备挂印往涿郡,袁绍远奔河北,袁术逃到南阳,鲍信往归泰山……

章节目录

卡尔戏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清粥白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粥白菜并收藏卡尔戏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