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已经开始了整整九拍,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舞台上仍然漆黑一片,就连演出大厅里也只有墙根那几盏小小的照明灯发出丝丝微光。黑暗笼罩下的剧院里,现在唯一能够听到的就是舞台上华夏大鼓那持续而又均匀的轻击鼓点,以及跟它应和往来的架子鼓那隆隆的节奏鼓声。
突然,大张手上的鼓棒重重地敲击在了大嗵之上,两下重击之后,二嗵、三嗵、四嗵、五嗵依次被他敲响,密集的鼓声犹如殷雷滚过天际,乐曲的气势随之越发高涨。不过大张并不停止手中的动作,五嗵那两下刚刚一过,大张的右脚用力一踩,手中鼓棒一挥,再次重重的敲击在大嗵的中央。
这一次,底鼓和大嗵同时开始了喧闹的欢叫,剧院里顿时回荡起一阵轰隆的巨响。
恰好卡在大嗵被再次敲响的那一刹那,舞台上的灯光忽然之间大放光明,乐坊的十二位成员和乐队的其他伙伴也同时奏响了手中的乐器。
6(啦)1(哆)2(唻)3(咪)1(哆)2(唻)6(啦)
出乎所有观众意料的是,前奏如此欢快、节奏如此强烈的一首乐曲,她的旋律居然是以舒缓的中速渐渐展开。在热闹而又欢快的节奏衬托下,十二个女孩手里的华夏乐器仅仅以6、1、2、3这四个音的循环往复和位置互换,就在全场所有观众面前编织出了一副优美如画的盛世华夏亮丽风景。
这种风景欧洲没有,非洲没有,美洲没有,亚洲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唯独只有华夏,才有如此优美如画、却又带着温暖祥和的人间气息的盛世美景。
也许是在跟手中正在演奏的旋律相互应和,十二个年轻靓丽的女孩儿在舞台璀璨的灯光照耀下,各个笑颜如花。
站在最前排的是四个身穿红色锦缎短袖旗袍的二胡手,随着她们持弓的右手来回穿梭,丝毫不亚于小提琴、中提琴融合在一起的弦乐之声便蔓延到了整座剧院。在她们身后不远处,三位琵琶演奏者身着同样质地和款式的蓝色旗袍,姿态万千的坐在搭起的小舞台上,她们的双手轻拢慢捻之间,金珠似的清脆旋律便从她们的手指之间流淌了出来。
小舞台的左右两侧,竖着一高一低两支麦架,而在麦架的后面,两位年轻的演奏者一位横持竹笛、一位手持洞箫,手指快速的按动之间,穿透云层的清丽竹笛和低回盘旋的洞箫雅乐一唱一和,点缀在二胡和琵琶的中间和上方。黄色的旗袍穿在她们的身上,就像舞台上盛开的两朵黄?色菊?花,那么的鲜艳,那么的迷人。
第三层舞台高高的搭建在大舞台最后方的中央位置,两架古筝和一架扬琴呈现一个倒立的三角,扬琴处于三角的尖角处,两架古筝一左一右位于三角的两侧。古筝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挥动,滑、揉、勾、摇的同时,独属于华夏特有的古典之声就为这场刚刚开始的首演之旅定下了最坚实的基调。而扬琴演奏者轻挥琴竹,或轻或重、或快或慢的击打在144根琴弦上,扬琴的声音忽而如同山间的清泉叮咚作响,忽而又如潺?潺的流水哗啦啦的流淌,宽阔的音域和宏大的音量,让扬琴把二胡、琵琶、古筝、竹笛、洞箫之间所有遗留下来的空隙之处全都一一填满,所有的乐器因此凝结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身着黑色旗袍的扬琴演奏者和穿着白色旗袍的古筝演奏者站在一起黑白分明,却又和谐如画。
……
摩根?菲什曼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这首开场的乐曲仅仅演奏了还不到一分钟,就已经让他完全推翻了开场之前自己刚刚给这场演出下的结论。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摩根?菲什曼自己都没有想到。
不过,对于一位常年奔走于音乐最前线进行采访的文艺版记者来说,摩根?菲什曼宁可自己被事实打脸,也不愿耗费时间在一场毫无营养的商业演出当中。
即使这场演出有可能带给他一个轰动性的社会新闻。
事实上,摩根?菲什曼心里再也没有把这场演出归结为一场商业性质的普通演出。刚刚过去的几十秒演奏,已经足以让他给这场演出再次下了一个结论。
从這首乐曲当中,摩根?菲什曼惊讶的发现,舞台上的这支乐团把属于华夏特有的旋律和音色,跟现代流行的节奏和韵律结合得不是一般的好。就像这首作品,她的旋律行进和创作企图一听就是完全属于华夏独有的五声音阶,但是在进行编曲的时候,编曲者却极其大胆的把欧美的流行元素融入了华夏的五声音阶当中,这就是刚开始那一段改变了的华夏大鼓的鼓点,以及快速节奏铺垫下中速旋律的由来和理由。
这样大胆的编曲方式,让原本照道理不太可能喜欢华夏五声音阶的欧美观众,也能从这首乐曲当中找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那一部分,甚至因为这份熟悉和喜欢,会让一部分欧美观众对于华夏特有的五声音阶产生兴趣。而那些对于普通欧美观众来说相当新奇的竹笛、二胡、洞箫、琵琶等等华夏乐器的音色,又能让另外一部分喜欢猎奇的观众完全满足。
摩根?菲什曼现在就可以断言,哪怕这首作品仅仅是以目前这种循环往复的简单结构来完成整首作品的演奏,同样会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
然而就在摩根?菲什曼下了断言的时候,乐曲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源头仍然还是大张的架子鼓。
一个段落的循环即将结束,大张的鼓棒却在最后两拍的时候突然加速,在大嗵和军鼓上同时做出了渐响的敲击。随着鼓声被渐渐催响,整支乐团的演奏音量也同步增大,两拍过后到了下一节,就在第一个正拍上,包括华夏大鼓和大张的架子鼓在内,乐团用最强音集体奏出了两下重音,随即收回,到了下一节,又是两下强拍重音,连续四次的反复之后,大张手下的架子鼓立刻改变了原先的节奏,鼓点变得更加密集,催促着乐曲向前大步迈进,从一开始舒缓的中速,变成正拍时重音演奏,期间再加舒缓旋律的变化模式。
连续两遍同样的往复之后,乐曲再一次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这一次的变化却并没有发生在节奏上。
乐曲的主旋律仍然还是两拍重音+循环往复的固定模式,但是在这种固定模式当中,竹笛却在重音之后突然吹响了一段离调旋律。这段旋律乍听之下跟主旋律毫无关联,它的走向甚至都不在和声范围,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竹笛的演奏可能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竹笛却用一两个半音之间的巧妙连接,重新回到了乐曲的和声范围之内,并且牢牢的扎根了下来。
离调的旋律一起,摩根?菲什曼舒服的轻轻呻?吟了一声。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轻?盈的小鸟,小鸟忽然之间调皮的独自飞上了半空,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的翱翔起来。但是……小鸟的翅膀仍然相当稚?嫩,仅仅翱翔了短短的一小会儿,小鸟就累了。于是她张开翅膀慢慢的滑翔了回来,最后还是停留在了原先栖息的那根树枝上。
这种感觉无与伦比,摩根?菲什曼立刻沉迷了进去。
摩根?菲什曼的精神还停留在那只离调的“小鸟”带给他的满足和喜悦当中,整首乐曲却已经在再次隆隆催响的鼓声衬托下,用一连串顿挫的齐奏结束了最后一个乐句。
时长,只有短短的3分12秒。
突然,大张手上的鼓棒重重地敲击在了大嗵之上,两下重击之后,二嗵、三嗵、四嗵、五嗵依次被他敲响,密集的鼓声犹如殷雷滚过天际,乐曲的气势随之越发高涨。不过大张并不停止手中的动作,五嗵那两下刚刚一过,大张的右脚用力一踩,手中鼓棒一挥,再次重重的敲击在大嗵的中央。
这一次,底鼓和大嗵同时开始了喧闹的欢叫,剧院里顿时回荡起一阵轰隆的巨响。
恰好卡在大嗵被再次敲响的那一刹那,舞台上的灯光忽然之间大放光明,乐坊的十二位成员和乐队的其他伙伴也同时奏响了手中的乐器。
6(啦)1(哆)2(唻)3(咪)1(哆)2(唻)6(啦)
出乎所有观众意料的是,前奏如此欢快、节奏如此强烈的一首乐曲,她的旋律居然是以舒缓的中速渐渐展开。在热闹而又欢快的节奏衬托下,十二个女孩手里的华夏乐器仅仅以6、1、2、3这四个音的循环往复和位置互换,就在全场所有观众面前编织出了一副优美如画的盛世华夏亮丽风景。
这种风景欧洲没有,非洲没有,美洲没有,亚洲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唯独只有华夏,才有如此优美如画、却又带着温暖祥和的人间气息的盛世美景。
也许是在跟手中正在演奏的旋律相互应和,十二个年轻靓丽的女孩儿在舞台璀璨的灯光照耀下,各个笑颜如花。
站在最前排的是四个身穿红色锦缎短袖旗袍的二胡手,随着她们持弓的右手来回穿梭,丝毫不亚于小提琴、中提琴融合在一起的弦乐之声便蔓延到了整座剧院。在她们身后不远处,三位琵琶演奏者身着同样质地和款式的蓝色旗袍,姿态万千的坐在搭起的小舞台上,她们的双手轻拢慢捻之间,金珠似的清脆旋律便从她们的手指之间流淌了出来。
小舞台的左右两侧,竖着一高一低两支麦架,而在麦架的后面,两位年轻的演奏者一位横持竹笛、一位手持洞箫,手指快速的按动之间,穿透云层的清丽竹笛和低回盘旋的洞箫雅乐一唱一和,点缀在二胡和琵琶的中间和上方。黄色的旗袍穿在她们的身上,就像舞台上盛开的两朵黄?色菊?花,那么的鲜艳,那么的迷人。
第三层舞台高高的搭建在大舞台最后方的中央位置,两架古筝和一架扬琴呈现一个倒立的三角,扬琴处于三角的尖角处,两架古筝一左一右位于三角的两侧。古筝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挥动,滑、揉、勾、摇的同时,独属于华夏特有的古典之声就为这场刚刚开始的首演之旅定下了最坚实的基调。而扬琴演奏者轻挥琴竹,或轻或重、或快或慢的击打在144根琴弦上,扬琴的声音忽而如同山间的清泉叮咚作响,忽而又如潺?潺的流水哗啦啦的流淌,宽阔的音域和宏大的音量,让扬琴把二胡、琵琶、古筝、竹笛、洞箫之间所有遗留下来的空隙之处全都一一填满,所有的乐器因此凝结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身着黑色旗袍的扬琴演奏者和穿着白色旗袍的古筝演奏者站在一起黑白分明,却又和谐如画。
……
摩根?菲什曼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这首开场的乐曲仅仅演奏了还不到一分钟,就已经让他完全推翻了开场之前自己刚刚给这场演出下的结论。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摩根?菲什曼自己都没有想到。
不过,对于一位常年奔走于音乐最前线进行采访的文艺版记者来说,摩根?菲什曼宁可自己被事实打脸,也不愿耗费时间在一场毫无营养的商业演出当中。
即使这场演出有可能带给他一个轰动性的社会新闻。
事实上,摩根?菲什曼心里再也没有把这场演出归结为一场商业性质的普通演出。刚刚过去的几十秒演奏,已经足以让他给这场演出再次下了一个结论。
从這首乐曲当中,摩根?菲什曼惊讶的发现,舞台上的这支乐团把属于华夏特有的旋律和音色,跟现代流行的节奏和韵律结合得不是一般的好。就像这首作品,她的旋律行进和创作企图一听就是完全属于华夏独有的五声音阶,但是在进行编曲的时候,编曲者却极其大胆的把欧美的流行元素融入了华夏的五声音阶当中,这就是刚开始那一段改变了的华夏大鼓的鼓点,以及快速节奏铺垫下中速旋律的由来和理由。
这样大胆的编曲方式,让原本照道理不太可能喜欢华夏五声音阶的欧美观众,也能从这首乐曲当中找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那一部分,甚至因为这份熟悉和喜欢,会让一部分欧美观众对于华夏特有的五声音阶产生兴趣。而那些对于普通欧美观众来说相当新奇的竹笛、二胡、洞箫、琵琶等等华夏乐器的音色,又能让另外一部分喜欢猎奇的观众完全满足。
摩根?菲什曼现在就可以断言,哪怕这首作品仅仅是以目前这种循环往复的简单结构来完成整首作品的演奏,同样会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
然而就在摩根?菲什曼下了断言的时候,乐曲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源头仍然还是大张的架子鼓。
一个段落的循环即将结束,大张的鼓棒却在最后两拍的时候突然加速,在大嗵和军鼓上同时做出了渐响的敲击。随着鼓声被渐渐催响,整支乐团的演奏音量也同步增大,两拍过后到了下一节,就在第一个正拍上,包括华夏大鼓和大张的架子鼓在内,乐团用最强音集体奏出了两下重音,随即收回,到了下一节,又是两下强拍重音,连续四次的反复之后,大张手下的架子鼓立刻改变了原先的节奏,鼓点变得更加密集,催促着乐曲向前大步迈进,从一开始舒缓的中速,变成正拍时重音演奏,期间再加舒缓旋律的变化模式。
连续两遍同样的往复之后,乐曲再一次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这一次的变化却并没有发生在节奏上。
乐曲的主旋律仍然还是两拍重音+循环往复的固定模式,但是在这种固定模式当中,竹笛却在重音之后突然吹响了一段离调旋律。这段旋律乍听之下跟主旋律毫无关联,它的走向甚至都不在和声范围,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竹笛的演奏可能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竹笛却用一两个半音之间的巧妙连接,重新回到了乐曲的和声范围之内,并且牢牢的扎根了下来。
离调的旋律一起,摩根?菲什曼舒服的轻轻呻?吟了一声。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轻?盈的小鸟,小鸟忽然之间调皮的独自飞上了半空,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的翱翔起来。但是……小鸟的翅膀仍然相当稚?嫩,仅仅翱翔了短短的一小会儿,小鸟就累了。于是她张开翅膀慢慢的滑翔了回来,最后还是停留在了原先栖息的那根树枝上。
这种感觉无与伦比,摩根?菲什曼立刻沉迷了进去。
摩根?菲什曼的精神还停留在那只离调的“小鸟”带给他的满足和喜悦当中,整首乐曲却已经在再次隆隆催响的鼓声衬托下,用一连串顿挫的齐奏结束了最后一个乐句。
时长,只有短短的3分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