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官云、纳兰与独孤月带领十七位亲兵穿上百姓衣服,骑马往潼关赶去,此时,已进入腊月,天气异常寒冷,路面多处结冰,且又在夜中行走,便得十分谨慎小心。
    选在深夜离开,亦是摆脱众多干扰,防止斥候盯梢。对外则说为调离,至于去哪里,只有上官云、纳兰、独孤月知晓。为了防止皇甫丹在路中拦截使用幻术,纳兰特意带足了火引及火弹。加上崤函几十里有几处驻军,行走起来比较放心。
    他们摸黑牵着马走出青龙镇两三里才燃起火把,翻身上马后便往潼关方向奔去。
    纳兰和独孤月对于此时调离,都心有不甘,没有抓到慕容城,皇甫丹的身份也没弄清楚,另外还有无缘无故消失的那五百石粮食去了哪里?还有出现在山洞中的闻人妤等等。
    而独孤月一梦从慕容城手中逃脱;皇甫丹追轩辕乐道到底为何事?这些都显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幻,难以拨开云雾,识得庐山真面目。可就这么离开了,这些谜团谁人去解?
    世上很多事或许并没有答案。
    一行人在驿道上策马疾行约莫三四个时辰,就到了桐裕驿站。再走几个时辰将到潼关,借着辰时开关就可过关。正当大家为这天寒地冻能赶这么快而高兴时,哪知在桐峪驿站前不远,驻军架设了栅栏,并建了箭楼。
    约到栅栏前百十步,箭楼上有军士大喝:“来人止步,否则格杀勿论!”
    一行人只好下马,上官云嘀咕:来时都未有见有此关卡,怎么刚一天却设了卡,许是潼关行营为加强戒备,提高警惕也是正常,无可厚非。于是,他上前一步道:“吾乃兵部员外郎上官云,有紧急事情率十九随从通过,请通融。”说完,亮出了兵部令牌。
    可箭楼上的队正厉声说道:“酉时至辰时,一律不开门,大人要么在原地等候,要么请由原路返回!”
    “你这是何道理?我乃兵部员外郎,有令牌,有兵部文书,为何不放行?”
    “大人,恕卑职按令行事,请大人谅解。”
    “我堂堂兵部员外郎因军情之事需要通过,速去叫你们校尉来说话。”
    说完他往前走了两三步,没想到“嗖、嗖”两声,两支箭便射在脚下。他们来真的。
    纳兰见状,上前护住上官云,往后退了几步。只见箭楼上又射下来一排箭,毫不妥协的架势。
    纳兰劝道:“大人,跟他们理论没用。”转而对箭楼上的军士道:“速请你们校尉来说话。否则耽搁军情,你们吃罪不起。”
    “什么吃罪不起的,叛军就在函谷关外,我怎知道你们是不是斥候?令牌和文书到我们这里没用,还是等到辰时开关再说吧。”
    “可这么冷的天,你让我们就这般露宿?”十几个亲兵见此,都有些摩拳擦掌,纳兰朝他们瞥了一眼,示意不可轻举妄动。
    上官云道:“实在不行,我们就近拾掇些柴火,先生火,等辰时再走?”
    这次独孤月上前道:“大人,我知附近还有一条小路,直达潼关。只是难行。不如我们避开这一关卡,从小路通过。”
    上官云思忖了一会道:“我们夜间行动,本就为了避人耳目,而现在被阻于此,不如就借小道而过?”
    此时纳兰急切地回道:“大人,不可!其中定有蹊跷,这番阻拦似故意为之。如若我们轻易走小路,且不说夜黑路滑,万一遭遇埋伏,该如何办?”
    看着上官云有些焦躁,独孤月反思了一下道:“大人,纳兰所说不是没有道理。这般阻拦我们,似故意逼着我们走小道的意思。”
    “若如此,那就按我所说,拾掇些柴火就此生火,不要让大家冻伤了。”说完,不停地跺脚,搓手,哈气。
    此时,底下几位亲兵嘀咕起来,连兵部令牌和文书都不认了,这还是朝廷的兵吗?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纳兰一听,心中一震,莫非?
    他不敢再往下想,但愿此事非真。可的确也是奇怪,兵部令牌都不认,还是朝廷的兵吗?如若在这关卡前生火等候,若他们真的已经背叛朝廷,我们岂能有命?
    想起种种,觉得独孤月所说的小道或许可行?可……如若判断失误,那小道又有陷阱该如何是好?
    正当无计可施时,远处似乎传来黄河端急的水流声。此处离黄河约有二三里,白天断然听不到。只是夜晚在这夜深人静,偶尔传来。纳兰听到这声音,灵机一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寻一近道往北,沿途找一渡船,先渡过黄河。不管崤函驻军叛没叛变,赶到风陵渡才是目的。可,未必能说动上官云和独孤月啊!
    于是试着先找独孤月道:“驿长,我感觉这个关卡设得有些异常,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是风陵渡,要不先找条近道到黄河边,找到一条船,渡过河去?”
    独孤月一听惊道:“不会吧!你今天怎么这么急切?”
    “我疑驻军有变!”
    独孤月瞪着他看了良久。
    “但愿我的感觉是错的。你对这条驿道熟悉,往北走渡过黄河是否可以?”
    “往北走三四里,我知有一不太起眼的小渡口,渡口有一老者用羊皮筏子摆渡,我已一两年不曾走过那里,不知老者可在?”
    “不管如何,我们且先去,就从此渡河。莫等军变之后,就都来不及了。”
    “可从那里渡河,估摸要往下漂十来里才能上岸,离风陵渡就更远了。”
    “朔方军在北线活动,叛军应顾及不过来……现在主要不知该如何劝说上官大人。”
    “我来与他说吧!”
    只见独孤月靠近上官云,耳语一阵,上官脸上现出惊悚之色。马上对军士说道:“众将士听从驿长安排!”
    独孤月马上示意纳兰,纳兰心领神会,走到关口朝箭楼喊道:“请告知你们校尉,既然你们不让通过,我们暂且回山塘驿,到时兵部怪罪下来,你们吃不完兜着走!”
    箭楼上的军士没有回答。
    一行人马立即调转马头策马而行,退至约一里之后,独孤月寻到那条往北的小路。可路狭窄,无法骑马。于是便下马牵着马相继前行。
    刚走约一里,就见驿道山那边传来嘈杂声,似有人马打着火把追来,隐约可闻:“不要让他们跑了!弟兄们快追!”
    这正应正了纳兰的猜测。纳兰令众人将火把全部熄灭,伫立在黑夜中,待不久,就见约一百多人骑着马追了过来。他们以为欲过关的二十人真的往山塘驿方向去了,便没有在意往北的这条小道。
    待那伙人追了过去,纳兰对上官云、独孤月商议道:“他们发现不对劲后,肯定会回来搜寻这条小路,我们赶紧弃马步行,驿长熟悉道路,在前带路,我带几人断后。”
    独孤也二话没说,拿过火把携着上官云便往前走,纳兰则在后与几名亲兵将马栓到一起,阻止追来的去路。独孤月的咏月见主人弃她而去,竟然长嘶一声。
    这下可好?
    纳兰也不知驿道上的人听没听到,有些于心不忍咏月在此被擒。便将束缚咏月的缰绳一刀砍断,咏月便朝着主人的方向跑去。他们几人也赶紧向前追去。
    走出两三百步,驿道上的追兵果然循着马嘶折返而来,大声喊道:“他们往北走了小路,快跟上,抓住他们!”
    好在相隔有一里来路,对方亦骑不了马,只得下马来追。见对方如此霸蛮追击,纳兰猜准崤函驻军有变,幸好及时撤出,可苦了独孤月和司马亭长他们了。
    大约跑了三四里地,来到了黄河滩上。
    可独孤月记忆中的那个隐秘渡口,竟然找不准了。在追兵越来越近,几乎准备背水一战时,咏月突然嘶鸣着在河滩上往前跑,一边跑一便嘶鸣,约莫跑了三四百步停下来,几人追过去,竟然是两架羊皮垡子。
    独孤月激动得抱住咏月啜泣一阵。上官云道:“快,别哭了,赶紧去找船夫!”其他几位军士则赶紧将羊皮垡子抬到黄河边。
    独孤月疯了一般大喊:“阿——渡、阿——渡”。这种语言令上官云和纳兰感动奇怪,其实这处秘密渡口是郭家往来于黄河两岸经商所用的渡口,只有本族人使用此暗语,船夫才会出现。
    喊了好几声也不见船夫出现,而追兵越来越近,上官云急道:“来不及了,只有自己撑船了”,于是几人都上了羊皮垡子。
    可看着滔滔黄河水,还是有些心中发悚。河中不时有冰凌穿过,没有船夫摆渡,凭他们这些完全没有渡船经验的人来说,可能是九死一生。
    与其被追兵追上乱箭射死,不如自己拼命一搏。
    独孤月见无法找到船夫,亦登上了羊皮筏子。这时咏月奔到河边一高坎上,长嘶几声,隐约可见高坎下好像有一窑洞。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那人缓慢爬上马,咏月驮着他一路奔了过来。
    正当大家都说不能再等,马上启动垡子时,咏月是驮着一老翁过来了。独孤月赶忙过去道:“老翁,快上垡子,渡我们过河。”
    老翁恍惚了一下,怔道:“原来是小姐啊!实在对不住,多久没人过河了。老朽今夜多喝了几杯酒御寒,睡过头了,不知道您要来。实在对不住。你们这么多人都要过渡吗?”
    独孤月道:“阿翁,闲话少叙,赶紧上垡子,渡我们过去。后面有追兵!”
    老翁一听忙上了垡子,环视一周道:“老朽一人只能驾驭一只垡子。另外一只垡子该如何是好?”
    此时追兵已进到河滩,喊杀声传来,不过四五百步了。
    独孤月厉声道:“阿翁,别啰嗦了,快开垡子。”
    老翁被骂,酒似乎醒了一半,忙从垡子上找到木杆往河中一撑,就到了水中。纳兰与几名军士在另外一只垡子上也学着他的样子一撑,两只垡子都到了水中。
    离岸几十步之后,垡子就像失去控制的一快木板,在飞速向下游漂去。这时追兵已赶到岸边,弓箭手往垡子上射了一排箭,领头校尉见状,自言自语道:“夜里渡黄河,不要浪费箭了。保准明天他们就在龙王那里报道了。”
    追兵欲牵独孤月的咏月,咏月长嘶一声,竟然也奔到河中,跟在了纳兰那只垡子的后面。独孤月见到咏月奔入河中,很是悲怆地喊了一声“咏月”,便啜泣起来。
    这滴水成冰的水中,它怎能可能渡过。
    上官云、独孤月几人乘在老翁伐的那只垡子上,老翁虽有渡河经验,可是在这么晚,且是这么冷的天里渡河也是手忙脚乱。
    而纳兰的确是第一次撑垡子,不一会儿,与独孤月他们乘坐的那只垡子已隔百十来步了。垡子失去了控制一般随波逐流。
    他们有些惶恐起来,想使劲往何中心划,可是怎么也不起作用,在火把照射下,看到河水奔涌,自己不知奔向何方?而独孤月他们的火把已经离对岸越来越近了。
    就在他们绝望之时,垡子后面突然响起一个鼻鸣,将他们几人吓了一跳,纳兰拿着火把一照,原来是独孤月的咏月不知何时跟在后面,它的全身已浸没在水中,只露出一截脖子和头。纳兰趴在垡子上,想去牵它的缰绳。无奈牵不住,他只好扔下一段垡子上的绳子,让它自己咬住。本意是想拉住它,可咏月咬住绳子之后,竟然往河对岸拖。
    纳兰懂得了咏月的用意,于是用力向河对岸划去。途中不时有浪打上垡子,垡子有倾覆之险,几人只好一手牢牢抓住捆绑垡子的绳索,另一手用力向对岸划,军士没有浆,竟用手伐,手冻得失去了知觉。
    许是咏月和几人共同努力,垡子离独孤月他们近了一些,从黑夜中的山影来看,已经过了黄河中线,来到水流缓慢处。
    而纳兰再看咏月时,已不见踪影,拉起绳子,只留有咬过的痕迹。纳兰对轻声而沉重地说:“今夜若不是驿长的马,我们的命休矣!”

章节目录

大唐斥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步白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白臣并收藏大唐斥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