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阴天了,天上阴云密布,星月皆无,车夫往车前多挂了两只灯笼,借着些亮光,驾着车往姜府回去。
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李丹若掀帘子看了眼外面,夜色浓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李丹若放下帘子,疲倦的打了个呵欠,将头靠在姜彦明身上,姜彦明连连打着呵欠,车子经过御街时,忽然听到远处一阵急促非常的马蹄声急压而来,李丹若和姜彦明几乎同时扑车前,掀帘往外面看。
御街上,一队接一队的殿前军举着火把,鲜亮的衣甲上闪着光,马鞭挥的带着哨声,急奔而过。
“出事了!”姜彦明缩回头,看着李丹若低低道,李丹若指了指皇宫方向:“皇上?”
“大约是,咱们赶紧回去!”姜彦明不等李丹若答话,探头吩咐车夫赶紧。
车夫答应一声,甩了几个响亮的鞭花,催动两匹马,车子猛往前冲了下,奔跑起来,往姜府疾驶回去。
车子跑的太快,车厢里挂着的琉璃盏晃动剧烈,光影在李丹若和姜彦明脸上身上来回闪动。
李丹若掀起半边车帘,看着马蹄阵阵的御街,一支支火把光亮照人,光亮之外,黑沉沉令人心悸。
车子冲进姜府二门,姜彦明跳下车,伸手扶下李丹若,低声道:“累了一天了,你赶紧回去歇下,我去寻趟大伯父,这事得跟他说一声。”
李丹若点头,带着丫寰婆子径直回去自己院子,姜彦明大步往大老爷院子过去。
直到天色蒙蒙亮,姜彦明才回到院里,见李丹若要倒茶,忙摆手道:“喝了一夜茶了,皇上没了,刚宫里和衙门里都来人传了话,凡有职品的,都要进宫进衙门哭丧。”
“太婆也要去?”
“太婆不用去,年七十以上者免,宁老夫人和太婆都不用去,你不用担心。”姜彦明忙解释道。
李丹若稍稍松了口气,进宫哭丧这样的大礼,几天下来,身子骨捎稍差一点的,都得折腾出一场大病,因此送了命的,也不是没有。
“那新皇?”李丹若忍不住问道,姜彦明看着李丹若,摊手苦笑道:“端王,你说的极对,皇上大事上多让人匪夷所思。”
“不是我,这是太婆的话。”李丹若低低道。
姜彦明疲倦的往后靠了靠:“大哥……唉,一直在悔不当初,大伯父让大家这几天都守在家里,不许外出,以免惹出什么祸事,我不吃早饭了,去睡会儿,累了。”
李丹若忙让人侍候他洗漱,铺好被褥,又在屋角点了支安神香,悄悄退出来,坐在炕上发了一会儿怔,见时辰差不多,换了衣服,往正院去给程老夫人请安。
李丹若到的有些早,可三太太廖氏已经一脸惊恐的坐在炕前扶手椅上了。
见李丹若冲她见礼请安,勉强扯出丝笑意。
程老夫人歪坐在上首榻上,沉着脸道:“行了,你先回去歇着吧,别到处蛇蛇蝎蝎的添乱,这不算什么大事。
“这京城,就是昨天,有多少人家拼着命的攀附敬王呢?法不责众。
“再说了,既然做了,就要敢担当,大郎当初一意孤行,非要谋这个长史,不就是要搏一把,这话是你说给我听的。
“既然搏了,就譬如关扑,站上去扑了,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回去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程老夫人的话,听的廖三太太眼泪一串串往下滚,哽咽着再要说话,被程老夫人挥着手堵了回去。
“不用多说了,你那些话,滚车轱辘一样,说了多少遍了?
“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如今已经这样了,再说什么都没用了,你能做的,就是别再添乱。
“你说的那些,统不中用,好了,回去歇着吧,安心,纵是祸事,能有什么大祸事?不过罢个官,别说大郎那官,就是老三那官,有什么打紧?不做也就不做了,回去吧。”
廖三太太听程老夫人声调越来越严厉,神情也越来越不好,不敢再哭,用帕子按着眼角,勉强忍着泪,站起来曲膝告退。
李丹若屏声静气,垂手侍立在炕前,程老夫人看着廖三太太出了门,叹了口气,浑身的忧心烦躁,看着李丹若道:“你看看,既然没有这个胆子担当,当初就别走那步捷径。当初,我说过多少回,就是听不进去,唉,既然听不进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你坐,陪我说说话儿。”
“嗯,”李丹若侧身会到炕沿上,婉转劝道:“太婆也别多担心,端王即位,也不是什么坏事,端王性子宽厚良善,再说,象太婆说的,这京城攀附敬王的,十家里头得有八家,若是家家治罪,哪里治得过来?”
程老夫人长长吐了口气,点头道:“我就是这么想,端王那样宽厚的性子,不能个睚眦必报的,至多也就是不得意个十年八年的,等这事过去了,也就好了。”
“我跟太婆想的一样,端王这样宽厚君子即了位,倒是好事儿呢,朝臣日子好过……”李丹若慢条斯理的说着宽心话儿,宽着程老夫人的心,也宽着自己的心。
李丹若陪程老夫人吃了早饭,又陪着说东说西说了大半天话,才告退出来,往自己院子回去。
沈嬷嬷接了李丹若进去,边走边低声问道:“出了这样的事,给二姑奶奶另寻住处的事儿,要不要缓一缓?”
“不用,多事之秋,还是赶紧把这事办妥最好,悄悄儿的,别惊动人就行了。
“还是烦劳嬷嬷跑一趟吧,叫上春妍,挑一处带园子的,院子要大一些,你们两个看好了,不用跟二姐姐说了,直接带人到狄府帐房上,嗯,先支三年的赁钱吧,支出来,都交给东家,先赁三年。
“赁好了院子,就说要修缮布置,从狄府帐上支五百两银子出来,回头交给二姐姐,唉,二姐姐那性子,交给春妍吧,跟二姐姐说一声,这是备着不时之需的。
“今天还早,赶得及,嬷嬷就辛苦些,这件事儿,越早安排妥当越好。”
沈嬷嬷答应一声,辞了李丹若,出来要了辆车,先往狄府接了春妍,一径往陈州门外去看院子了。
………………………………
国丧期间的姜府,比起压抑的京城,更多添了几分惶惑和隐隐的不安。
端王次日就在灵前即了位,大皇子敬王一直拘在宫里守灵,一趟也没出来过。
整个京城的压抑中,只有端王妃娘家,也就是如今的皇后邹氏娘家,镇宁开国公邹府在一片白茫茫中透着掩不住的洋洋喜气,那位原本就满京城闻名的小衙内、三爷邹书明更是进进出出马蹄带风。
………………………………
沈嬷嬷办事极其利落,李雨菊又是恨不能立时就搬出狄府,不过十来天,还没等宫里守灵的皇子皇孙和文武大员们被放出来,李雨菊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出狄府,搬进了城外婆台庵边上的秋萱居。
小金花巷的陈宅里,面色青黄、形容憔悴的李金蕊对着李雨菊遣来报信的婆子,仔仔细细问了怎么搬走的细节,以及李雨菊怎么样了,问的清楚明白了,吩咐寒碧:“拿些钱给嬷嬷买酒吃。”
寒碧进去,取了二三十个大钱出来。
李金蕊看着短短的一串儿大钱。呆了一瞬,低低道:“再拿些吧。”
寒碧垂下眼帘,顿了顿,’嗯’了一声,进去又拿了一把,总共五六十个钱,递给婆子,婆子垂眼接过,告退出去。
看着婆子出去,李金蕊转过眼,怔怔的看着窗外。
寒碧端着针线筐子坐过来,一边补着件小袄,一边低声道:“已经两个月了,爷一分银子没拿回来过,刚才那一把,差不多六十个大钱呢。二姑奶奶虽说难心些,银钱上不缺,五六十个大钱,就是那些婆子,也不放眼里,咱们何苦撑这个脸面。”
李金蕊沉默听着,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我是高兴,替二姐姐高兴,她总还是肯帮她的。”
寒碧抬头看了李金蕊一眼,叹了口气,没接话,只埋头做着手里的针线。
李金蕊微微仰头,出神的看着窗外慢慢飘落的黄叶。
又一年过去了,日子一直往前走,没有后退的时候,没有能后退的时候……
这会儿的李府后园,正是菊黄遍地、菊香灿烂的时候。
那一年,都十月里了,湖里还开着几枝荷花,好看极了。
四姐儿做的菊花糕,一点儿也不苦,她说过法子,怎么做的来?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还有蟹,其实自己不喜欢吃蟹……
听说太婆病了……
“奶奶!奶奶!爷回来了!爷回来了!”
小院里,小丫寰一路惊叫的跑进来。
寒碧急忙站起来,见李金蕊没动,急忙伸手去拉她。
李金蕊用力推过寒碧的手,“不用,他回来就回来,不回来就不回来。”
“奶奶别失了礼,爷那脾气!”寒碧急的仓惶起来,她怕她家爷,很怕。
李金蕊露出丝讥笑,看着仓惶的寒碧,还是下了炕,理了理衣服,迎了出去。
陈清迈一身雪白,衣履光鲜,穿着件薄薄的素棉斗篷,神清气爽的大步进来,在李金蕊面前站住,满脸关切,笑道:“脸色怎么不大好?我不在家,你就好好歇着,好好照顾自己,别担心我。”
寒碧意外的瞪大了双眼,怔怔然的看着陈清迈。
李金蕊也意外的怔住了,怔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陈清迈伸手揽在李金蕊腰间,扶着她进了屋,自己去了斗篷甩给寒香,在炕上坐了,伸手从腰间解下只荷包,递向李金蕊,笑道:“这是别人孝敬的一点银子,还有禄米票子,你收好。
“这炕还没烧?这么冷的天,你也太节省了些,赶紧让人烧上吧,你是娇养惯了的,哪受得了这个冻?你不像我,当年我们读书,真真是十年寒窗苦……”
李金蕊浑身僵硬,托着荷包,怔怔的听着陈清迈随意亲热的闲话:“……累了一天了,今儿这丧礼算是过去了,让人多炒几个菜,再温壶黄酒,我得喝两口解解乏,今儿晚上得早点歇下,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
李金蕊呆了好半天,将荷包放到炕桌上。
寒碧不用李金蕊吩咐,早就忙着去张罗着买米、买菜、买酒、买炭,生火盆烧炕。
“……听说二姐姐搬到陈州门外静养去了?我实在太忙,今儿早上才听狄大郎说起这事,四妹妹就是热心。”
四妹妹三个字,象一根尖长的针,扎进李金蕊心里,李金蕊骤然明白过来,眯起眼,盯着陈清迈,好一会儿,才淡淡道:“都是一处长大的亲姐妹,平日里再怎么置气吵闹,也自家姐妹之间的事儿,真有哪个被外人欺负了,断不能坐视不管,我不过是没本事,管不了罢了。”
“呵呵,那是那是。”陈清迈的笑容有些僵硬。
“我是个硬脾气,有点儿什么,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多说.”李金蕊淡淡说了句,接着道:“你回来的正好,前些日子你忙,我也见不到你,二姐姐出了这样的事,我得去看看她,她这又搬到了城外,我打算陪她住几天,和她好好说说话儿。”
陈清迈忙欠身笑道:“应该得很,确实该如此.明天我正好得空,我送你过去。”
“嗯,你先歇一歇,我去后厨看看。”李金蕊站起来往外走.
陈清迈笑应了.
李金蕊出了屋,越走越疾,穿过月亮门,疾到几乎跑起来,奔的太急,脚下一绊,李金蕊往前踉跄了几步,扶着墙站住,转个身,靠着墙,抬手捂在脸上,压着声音,抽泣的肩膀耸动.
到头来,能撑她救她的,是一个’李’字!是她的姐妹!
一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李丹若掀帘子看了眼外面,夜色浓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李丹若放下帘子,疲倦的打了个呵欠,将头靠在姜彦明身上,姜彦明连连打着呵欠,车子经过御街时,忽然听到远处一阵急促非常的马蹄声急压而来,李丹若和姜彦明几乎同时扑车前,掀帘往外面看。
御街上,一队接一队的殿前军举着火把,鲜亮的衣甲上闪着光,马鞭挥的带着哨声,急奔而过。
“出事了!”姜彦明缩回头,看着李丹若低低道,李丹若指了指皇宫方向:“皇上?”
“大约是,咱们赶紧回去!”姜彦明不等李丹若答话,探头吩咐车夫赶紧。
车夫答应一声,甩了几个响亮的鞭花,催动两匹马,车子猛往前冲了下,奔跑起来,往姜府疾驶回去。
车子跑的太快,车厢里挂着的琉璃盏晃动剧烈,光影在李丹若和姜彦明脸上身上来回闪动。
李丹若掀起半边车帘,看着马蹄阵阵的御街,一支支火把光亮照人,光亮之外,黑沉沉令人心悸。
车子冲进姜府二门,姜彦明跳下车,伸手扶下李丹若,低声道:“累了一天了,你赶紧回去歇下,我去寻趟大伯父,这事得跟他说一声。”
李丹若点头,带着丫寰婆子径直回去自己院子,姜彦明大步往大老爷院子过去。
直到天色蒙蒙亮,姜彦明才回到院里,见李丹若要倒茶,忙摆手道:“喝了一夜茶了,皇上没了,刚宫里和衙门里都来人传了话,凡有职品的,都要进宫进衙门哭丧。”
“太婆也要去?”
“太婆不用去,年七十以上者免,宁老夫人和太婆都不用去,你不用担心。”姜彦明忙解释道。
李丹若稍稍松了口气,进宫哭丧这样的大礼,几天下来,身子骨捎稍差一点的,都得折腾出一场大病,因此送了命的,也不是没有。
“那新皇?”李丹若忍不住问道,姜彦明看着李丹若,摊手苦笑道:“端王,你说的极对,皇上大事上多让人匪夷所思。”
“不是我,这是太婆的话。”李丹若低低道。
姜彦明疲倦的往后靠了靠:“大哥……唉,一直在悔不当初,大伯父让大家这几天都守在家里,不许外出,以免惹出什么祸事,我不吃早饭了,去睡会儿,累了。”
李丹若忙让人侍候他洗漱,铺好被褥,又在屋角点了支安神香,悄悄退出来,坐在炕上发了一会儿怔,见时辰差不多,换了衣服,往正院去给程老夫人请安。
李丹若到的有些早,可三太太廖氏已经一脸惊恐的坐在炕前扶手椅上了。
见李丹若冲她见礼请安,勉强扯出丝笑意。
程老夫人歪坐在上首榻上,沉着脸道:“行了,你先回去歇着吧,别到处蛇蛇蝎蝎的添乱,这不算什么大事。
“这京城,就是昨天,有多少人家拼着命的攀附敬王呢?法不责众。
“再说了,既然做了,就要敢担当,大郎当初一意孤行,非要谋这个长史,不就是要搏一把,这话是你说给我听的。
“既然搏了,就譬如关扑,站上去扑了,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回去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程老夫人的话,听的廖三太太眼泪一串串往下滚,哽咽着再要说话,被程老夫人挥着手堵了回去。
“不用多说了,你那些话,滚车轱辘一样,说了多少遍了?
“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如今已经这样了,再说什么都没用了,你能做的,就是别再添乱。
“你说的那些,统不中用,好了,回去歇着吧,安心,纵是祸事,能有什么大祸事?不过罢个官,别说大郎那官,就是老三那官,有什么打紧?不做也就不做了,回去吧。”
廖三太太听程老夫人声调越来越严厉,神情也越来越不好,不敢再哭,用帕子按着眼角,勉强忍着泪,站起来曲膝告退。
李丹若屏声静气,垂手侍立在炕前,程老夫人看着廖三太太出了门,叹了口气,浑身的忧心烦躁,看着李丹若道:“你看看,既然没有这个胆子担当,当初就别走那步捷径。当初,我说过多少回,就是听不进去,唉,既然听不进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你坐,陪我说说话儿。”
“嗯,”李丹若侧身会到炕沿上,婉转劝道:“太婆也别多担心,端王即位,也不是什么坏事,端王性子宽厚良善,再说,象太婆说的,这京城攀附敬王的,十家里头得有八家,若是家家治罪,哪里治得过来?”
程老夫人长长吐了口气,点头道:“我就是这么想,端王那样宽厚的性子,不能个睚眦必报的,至多也就是不得意个十年八年的,等这事过去了,也就好了。”
“我跟太婆想的一样,端王这样宽厚君子即了位,倒是好事儿呢,朝臣日子好过……”李丹若慢条斯理的说着宽心话儿,宽着程老夫人的心,也宽着自己的心。
李丹若陪程老夫人吃了早饭,又陪着说东说西说了大半天话,才告退出来,往自己院子回去。
沈嬷嬷接了李丹若进去,边走边低声问道:“出了这样的事,给二姑奶奶另寻住处的事儿,要不要缓一缓?”
“不用,多事之秋,还是赶紧把这事办妥最好,悄悄儿的,别惊动人就行了。
“还是烦劳嬷嬷跑一趟吧,叫上春妍,挑一处带园子的,院子要大一些,你们两个看好了,不用跟二姐姐说了,直接带人到狄府帐房上,嗯,先支三年的赁钱吧,支出来,都交给东家,先赁三年。
“赁好了院子,就说要修缮布置,从狄府帐上支五百两银子出来,回头交给二姐姐,唉,二姐姐那性子,交给春妍吧,跟二姐姐说一声,这是备着不时之需的。
“今天还早,赶得及,嬷嬷就辛苦些,这件事儿,越早安排妥当越好。”
沈嬷嬷答应一声,辞了李丹若,出来要了辆车,先往狄府接了春妍,一径往陈州门外去看院子了。
………………………………
国丧期间的姜府,比起压抑的京城,更多添了几分惶惑和隐隐的不安。
端王次日就在灵前即了位,大皇子敬王一直拘在宫里守灵,一趟也没出来过。
整个京城的压抑中,只有端王妃娘家,也就是如今的皇后邹氏娘家,镇宁开国公邹府在一片白茫茫中透着掩不住的洋洋喜气,那位原本就满京城闻名的小衙内、三爷邹书明更是进进出出马蹄带风。
………………………………
沈嬷嬷办事极其利落,李雨菊又是恨不能立时就搬出狄府,不过十来天,还没等宫里守灵的皇子皇孙和文武大员们被放出来,李雨菊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出狄府,搬进了城外婆台庵边上的秋萱居。
小金花巷的陈宅里,面色青黄、形容憔悴的李金蕊对着李雨菊遣来报信的婆子,仔仔细细问了怎么搬走的细节,以及李雨菊怎么样了,问的清楚明白了,吩咐寒碧:“拿些钱给嬷嬷买酒吃。”
寒碧进去,取了二三十个大钱出来。
李金蕊看着短短的一串儿大钱。呆了一瞬,低低道:“再拿些吧。”
寒碧垂下眼帘,顿了顿,’嗯’了一声,进去又拿了一把,总共五六十个钱,递给婆子,婆子垂眼接过,告退出去。
看着婆子出去,李金蕊转过眼,怔怔的看着窗外。
寒碧端着针线筐子坐过来,一边补着件小袄,一边低声道:“已经两个月了,爷一分银子没拿回来过,刚才那一把,差不多六十个大钱呢。二姑奶奶虽说难心些,银钱上不缺,五六十个大钱,就是那些婆子,也不放眼里,咱们何苦撑这个脸面。”
李金蕊沉默听着,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我是高兴,替二姐姐高兴,她总还是肯帮她的。”
寒碧抬头看了李金蕊一眼,叹了口气,没接话,只埋头做着手里的针线。
李金蕊微微仰头,出神的看着窗外慢慢飘落的黄叶。
又一年过去了,日子一直往前走,没有后退的时候,没有能后退的时候……
这会儿的李府后园,正是菊黄遍地、菊香灿烂的时候。
那一年,都十月里了,湖里还开着几枝荷花,好看极了。
四姐儿做的菊花糕,一点儿也不苦,她说过法子,怎么做的来?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还有蟹,其实自己不喜欢吃蟹……
听说太婆病了……
“奶奶!奶奶!爷回来了!爷回来了!”
小院里,小丫寰一路惊叫的跑进来。
寒碧急忙站起来,见李金蕊没动,急忙伸手去拉她。
李金蕊用力推过寒碧的手,“不用,他回来就回来,不回来就不回来。”
“奶奶别失了礼,爷那脾气!”寒碧急的仓惶起来,她怕她家爷,很怕。
李金蕊露出丝讥笑,看着仓惶的寒碧,还是下了炕,理了理衣服,迎了出去。
陈清迈一身雪白,衣履光鲜,穿着件薄薄的素棉斗篷,神清气爽的大步进来,在李金蕊面前站住,满脸关切,笑道:“脸色怎么不大好?我不在家,你就好好歇着,好好照顾自己,别担心我。”
寒碧意外的瞪大了双眼,怔怔然的看着陈清迈。
李金蕊也意外的怔住了,怔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陈清迈伸手揽在李金蕊腰间,扶着她进了屋,自己去了斗篷甩给寒香,在炕上坐了,伸手从腰间解下只荷包,递向李金蕊,笑道:“这是别人孝敬的一点银子,还有禄米票子,你收好。
“这炕还没烧?这么冷的天,你也太节省了些,赶紧让人烧上吧,你是娇养惯了的,哪受得了这个冻?你不像我,当年我们读书,真真是十年寒窗苦……”
李金蕊浑身僵硬,托着荷包,怔怔的听着陈清迈随意亲热的闲话:“……累了一天了,今儿这丧礼算是过去了,让人多炒几个菜,再温壶黄酒,我得喝两口解解乏,今儿晚上得早点歇下,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
李金蕊呆了好半天,将荷包放到炕桌上。
寒碧不用李金蕊吩咐,早就忙着去张罗着买米、买菜、买酒、买炭,生火盆烧炕。
“……听说二姐姐搬到陈州门外静养去了?我实在太忙,今儿早上才听狄大郎说起这事,四妹妹就是热心。”
四妹妹三个字,象一根尖长的针,扎进李金蕊心里,李金蕊骤然明白过来,眯起眼,盯着陈清迈,好一会儿,才淡淡道:“都是一处长大的亲姐妹,平日里再怎么置气吵闹,也自家姐妹之间的事儿,真有哪个被外人欺负了,断不能坐视不管,我不过是没本事,管不了罢了。”
“呵呵,那是那是。”陈清迈的笑容有些僵硬。
“我是个硬脾气,有点儿什么,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多说.”李金蕊淡淡说了句,接着道:“你回来的正好,前些日子你忙,我也见不到你,二姐姐出了这样的事,我得去看看她,她这又搬到了城外,我打算陪她住几天,和她好好说说话儿。”
陈清迈忙欠身笑道:“应该得很,确实该如此.明天我正好得空,我送你过去。”
“嗯,你先歇一歇,我去后厨看看。”李金蕊站起来往外走.
陈清迈笑应了.
李金蕊出了屋,越走越疾,穿过月亮门,疾到几乎跑起来,奔的太急,脚下一绊,李金蕊往前踉跄了几步,扶着墙站住,转个身,靠着墙,抬手捂在脸上,压着声音,抽泣的肩膀耸动.
到头来,能撑她救她的,是一个’李’字!是她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