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两儿两女
当事人当夜还被人强行闯进屋中,生生砸断了腿,自此之后,再无人敢打私建庙宇,讹人钱财之事。
于是,有传言说这位穆家小姐是天神下凡,普度世人,如今功德圆满,已经飞天而去。
反正不管是天仙也好,修罗恶鬼也罢。这事终于被金银彻底抹平了。
大家得了好处,又因有嘴快之人被打,便不再敢胡乱开口。
唯一对此事诸多抱怨的,便是江言了。
看着眼前数十尊,大大小小的泥像,石像,江言头大如斗。
又接到护卫递上的补偿单子。江言更加生无可恋……
江言这人有点守财。
最让他痛苦的便是银子只出不进……
几万两,足足几万两银子,便“买”回这些破泥像烂石像来。如果刻的好,还勉强能摆着镇镇宅。可这泥像和石像,实在太异想天开了些。有的甚至辩不出男女来,除了吓人,还真不知道能拿来做什么。
宁九公子大手一挥,说是装车,都拉上山。
江言一脸肉疼。
这花大价钱收回来便罢了,还要花大价钱雇人雇车拉山上去。
败家子,真是个败家子。
所以江言整整一天,心情都十分不美妙。
于是,心情不美妙的江言,就得寻个途径发泄一番啊。于是,那些在赵家庄“冒名顶替”的假百姓,真差役便倒霉了。
宁子珩最后是让人将县令绑在马上。
身后插着根旗子,上书:打家劫舍,掳人妻女八个大字。
一路上被扔了数不清臭鸡蛋,烂菜叶,一路便这么敲敲打打的直奔赵家庄。
明明是去打仗的,可是阵势,倒像去赶集。
穆臻还担心会大动干戈一场。
最终还未进赵家庄,对方便已经在村口集合。然后集体扔下刀剑……
宁子珩立在马上,睥睨四下。
那些人原本还面带不忿之色,可在宁子珩那双桃花目扫过之后,膝盖竟然不由得发软。
再看到自家大人那幅狼狈相,仅有的那点争斗之心,也散了。
他们对于县令做过的事也隐约知道一些。
可毕竟吃这碗皇粮,还得依令行事。
如今……县令被俘,他们被断了后路。便是想要抵抗,又用什么来抗?
倒不如留条小命,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
想明白这些,这些人脸上的戾气缓缓散了。
宁子珩这时才不急不忙的开口。“你们这位县令大人做过的事,尔等谁知道?若谁愿意当证人。证明他罪大恶极。本公子定然重重有赏。”
宁子珩便这么大刺刺的,在村口吆喝着。
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收买证人。
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倒真的有十数人表示,自己愿意做证。
有一便有二……
宁子珩这人向来不会让人牵着鼻子走。
他开口找证人,这些人不敢站出来。眼见着有人站出来,他们觉得风险不大,便想着多得些好处。
他会让他们如愿?除非见了鬼。
宁子珩冷冷一笑。
让最先站出来的十余人跟上他。
至于其他人,他可没心思理会他们的死活。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穿着百姓衣服,实际身份却是差役的人,左右分列。
破衣烂衫,真正的赵家庄人从中昂首挺胸而过。
有的人发现差役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衣裳,还不忘三下五除二的扒下来。
差役敢怒不敢言。只得穿着中衣,瑟缩成一团。
“这位公了,我等何去何从?”
眼见着宁子珩便要消失在诸人的视线中。
有人大声问道。宁九勒马,回首,然后挑唇一笑。
笑的那叫一个风华绝代。
“干我屁事!”
说完,调转马头,这次不管差役如何叫嚣,他也没有回头。
最终,差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决定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至于差事……保住一条小命就不错了。还说什么差事?
那端坐在马上的公子,一身凛然的杀气。
让人有种感觉……若再多说一句,他们或许连小命都难保。一个敢把县令吊在马上的人,杀他们几个差役,岂不简单的就像切西瓜。
诸人进了赵家庄。
吆喝着各回各家。
其间不断响起抱怨声。
说家中被翻的乱七八遭。家中的粮食都被吃干净了。
衣服也随意丢在屋中,有不少被撕扯坏,成了烂布。
每家都有损失。
不过院子尚在,屋子收拾一番勉强还能住人。
能保住命,还能有片瓦遮身。劫后余生的人们最终聚在一起,拥抱着,欢呼着。
然后目送着宁子珩一行人穿过赵家庄,向山路而去。
山路并不难行。
解决了心头大患,而且没伤筋动骨。穆臻心情不错。
下了马车,和宁子珩并肩前行。
阔别几个月,再次踏上山间小路。
穆臻有种心在飞扬的感觉。她喜欢这里,这里即清静,不染尘嚣。
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似乎不管发生什么,山上山下,几乎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都能将其隔绝在外。
哪怕封山数日,穆臻也没有丝毫荒凉的感觉。
反而觉得只不过是大山关了门。
只要轻轻叩门,整坐山便会活过来。
“九哥,等我们老了,便长住这里好不好?”
宁子珩自然点头。
对于他来说,云郡的繁荣已经不够吸引他了。
他只想陪在穆臻身边。
不管置身哪里。
“好。在山上多建几个院子,每个孩子一个小院……我看最少要十个。”
穆臻顿时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
她在这里感慨万端。
他只一句话,便将全部旖旎都打散了。
这也是本事。
偏偏,她还生不起气来。
“两个。多了不要。”
“九个,不能更少了。”
“三个,两个寂寞了些。”
“八个,三个太少了。一个得继承家业,一个陪在我们身边,若是个姑娘,及笄后便要嫁人。我们身边便没人陪着了。
老了老了,身边没个一儿半女的,太凄凉。多生几个富裕的,哪怕连生六个女儿也不怕!”
“四个,两儿两女……最合适。”
“成交!”于是,两人定下这辈子要生够两儿两女。
至于三儿一女,四儿无女……三女一儿……反正只要不够两儿两女,便一直生,一直生。
前景多么美好!
当事人当夜还被人强行闯进屋中,生生砸断了腿,自此之后,再无人敢打私建庙宇,讹人钱财之事。
于是,有传言说这位穆家小姐是天神下凡,普度世人,如今功德圆满,已经飞天而去。
反正不管是天仙也好,修罗恶鬼也罢。这事终于被金银彻底抹平了。
大家得了好处,又因有嘴快之人被打,便不再敢胡乱开口。
唯一对此事诸多抱怨的,便是江言了。
看着眼前数十尊,大大小小的泥像,石像,江言头大如斗。
又接到护卫递上的补偿单子。江言更加生无可恋……
江言这人有点守财。
最让他痛苦的便是银子只出不进……
几万两,足足几万两银子,便“买”回这些破泥像烂石像来。如果刻的好,还勉强能摆着镇镇宅。可这泥像和石像,实在太异想天开了些。有的甚至辩不出男女来,除了吓人,还真不知道能拿来做什么。
宁九公子大手一挥,说是装车,都拉上山。
江言一脸肉疼。
这花大价钱收回来便罢了,还要花大价钱雇人雇车拉山上去。
败家子,真是个败家子。
所以江言整整一天,心情都十分不美妙。
于是,心情不美妙的江言,就得寻个途径发泄一番啊。于是,那些在赵家庄“冒名顶替”的假百姓,真差役便倒霉了。
宁子珩最后是让人将县令绑在马上。
身后插着根旗子,上书:打家劫舍,掳人妻女八个大字。
一路上被扔了数不清臭鸡蛋,烂菜叶,一路便这么敲敲打打的直奔赵家庄。
明明是去打仗的,可是阵势,倒像去赶集。
穆臻还担心会大动干戈一场。
最终还未进赵家庄,对方便已经在村口集合。然后集体扔下刀剑……
宁子珩立在马上,睥睨四下。
那些人原本还面带不忿之色,可在宁子珩那双桃花目扫过之后,膝盖竟然不由得发软。
再看到自家大人那幅狼狈相,仅有的那点争斗之心,也散了。
他们对于县令做过的事也隐约知道一些。
可毕竟吃这碗皇粮,还得依令行事。
如今……县令被俘,他们被断了后路。便是想要抵抗,又用什么来抗?
倒不如留条小命,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
想明白这些,这些人脸上的戾气缓缓散了。
宁子珩这时才不急不忙的开口。“你们这位县令大人做过的事,尔等谁知道?若谁愿意当证人。证明他罪大恶极。本公子定然重重有赏。”
宁子珩便这么大刺刺的,在村口吆喝着。
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收买证人。
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倒真的有十数人表示,自己愿意做证。
有一便有二……
宁子珩这人向来不会让人牵着鼻子走。
他开口找证人,这些人不敢站出来。眼见着有人站出来,他们觉得风险不大,便想着多得些好处。
他会让他们如愿?除非见了鬼。
宁子珩冷冷一笑。
让最先站出来的十余人跟上他。
至于其他人,他可没心思理会他们的死活。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穿着百姓衣服,实际身份却是差役的人,左右分列。
破衣烂衫,真正的赵家庄人从中昂首挺胸而过。
有的人发现差役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衣裳,还不忘三下五除二的扒下来。
差役敢怒不敢言。只得穿着中衣,瑟缩成一团。
“这位公了,我等何去何从?”
眼见着宁子珩便要消失在诸人的视线中。
有人大声问道。宁九勒马,回首,然后挑唇一笑。
笑的那叫一个风华绝代。
“干我屁事!”
说完,调转马头,这次不管差役如何叫嚣,他也没有回头。
最终,差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决定还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至于差事……保住一条小命就不错了。还说什么差事?
那端坐在马上的公子,一身凛然的杀气。
让人有种感觉……若再多说一句,他们或许连小命都难保。一个敢把县令吊在马上的人,杀他们几个差役,岂不简单的就像切西瓜。
诸人进了赵家庄。
吆喝着各回各家。
其间不断响起抱怨声。
说家中被翻的乱七八遭。家中的粮食都被吃干净了。
衣服也随意丢在屋中,有不少被撕扯坏,成了烂布。
每家都有损失。
不过院子尚在,屋子收拾一番勉强还能住人。
能保住命,还能有片瓦遮身。劫后余生的人们最终聚在一起,拥抱着,欢呼着。
然后目送着宁子珩一行人穿过赵家庄,向山路而去。
山路并不难行。
解决了心头大患,而且没伤筋动骨。穆臻心情不错。
下了马车,和宁子珩并肩前行。
阔别几个月,再次踏上山间小路。
穆臻有种心在飞扬的感觉。她喜欢这里,这里即清静,不染尘嚣。
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似乎不管发生什么,山上山下,几乎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都能将其隔绝在外。
哪怕封山数日,穆臻也没有丝毫荒凉的感觉。
反而觉得只不过是大山关了门。
只要轻轻叩门,整坐山便会活过来。
“九哥,等我们老了,便长住这里好不好?”
宁子珩自然点头。
对于他来说,云郡的繁荣已经不够吸引他了。
他只想陪在穆臻身边。
不管置身哪里。
“好。在山上多建几个院子,每个孩子一个小院……我看最少要十个。”
穆臻顿时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
她在这里感慨万端。
他只一句话,便将全部旖旎都打散了。
这也是本事。
偏偏,她还生不起气来。
“两个。多了不要。”
“九个,不能更少了。”
“三个,两个寂寞了些。”
“八个,三个太少了。一个得继承家业,一个陪在我们身边,若是个姑娘,及笄后便要嫁人。我们身边便没人陪着了。
老了老了,身边没个一儿半女的,太凄凉。多生几个富裕的,哪怕连生六个女儿也不怕!”
“四个,两儿两女……最合适。”
“成交!”于是,两人定下这辈子要生够两儿两女。
至于三儿一女,四儿无女……三女一儿……反正只要不够两儿两女,便一直生,一直生。
前景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