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的府邸里,张猛离开朝堂后,就回到书房里,皱着眉头思索着,如何打消赵安改制的念头。
    张猛身后的张氏家族,是赵国的豪贵家族,在赵国内也有封地,他自然是不希望实行郡县制,并按照赵安按说,县丞和县尉的任免全部由国君说了算。
    如果真要赵安所说,国君的权力就会膨胀到失去掌控。这是他们这些贵族万万不愿意见到的。
    张猛想到这里,心慌得厉害,拿起笔,在案几上写起信来,动笔速度飞快。
    赵安出招,他必须做出应对之策。
    过了一会儿,侍卫统领疾步走了过来,“主上,唤属下来,是有要事?”
    张猛写完信,拿起来张嘴快速吹干,然然脸色严肃对侍卫统领道:“你派人将这信抄写数十封,然后派人向各地走一遭,把这封信交给各地领主大夫。”
    “是。”
    侍卫统领收下信,转身跑开。
    看着侍卫统领离开,张猛心下稍安,此刻他一度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赵安早已预料到他的对策。
    在送往各地大夫的信封里,张猛陈述了郡县制对领主大夫的危害,建议领主大夫联名上书,来阻止赵安改制。
    张猛双眸微动,望着窗外,喃喃自语:“赵丹应该会先带头站出来……”
    赵丹势力庞大,他的带头很重要,将散乱的地方大夫组织起来,张猛还是有一定信心,赵丹能被他说服。
    赵丹虽然是国君的弟弟,但对赵王,却早有取而代之的心思,所以他和赵丹暗地里勾结在一起,互相帮扶。
    当然,这不是因为张猛支持赵丹作国君,而是他希望看到赵氏内斗。
    赵氏家族一旦内耗,就难以维持独大的局面,张氏家族趁机壮大,到时谁做赵国之主就不好说了。
    张猛还真希望赵丹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又隐隐担心齐国狼子野心,又再度兵压邯郸,造成赵国覆灭,谁也讨不了好。
    “想不到啊,赵安有这样的本事,以前的游手好闲,真是装的?”
    张猛又想起赵安,心中十分忌惮。
    想起这些日子来,赵安在朝廷上,以太子身份,代替赵王摄政,面对着丞相汇报的政务,永远只是淡笑着,仿佛毫无意见。
    除了税收制度,是赵安一人全权掌控,其他全然不管。
    张猛还天真地以为赵安很好说话,很好糊弄,很好控制,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今天,赵安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原来,赵安早就有变法图强的心思,一直以来只是隐而不发。
    赵安比他父亲赵王还更难管控。
    一国两制,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连他也不得不震撼,从未想过可以这么玩,越思量越觉高明,成功的可能性还很高。
    赵安再也不是昔日的纨绔子弟,之前的默默无闻,听说是在体察民情事理。
    张猛发觉的确如此。
    数年的沉淀,最后露出这样的锋芒,怪不得赵王不管赵安如何混账,都不愿意废赵安太子之位,怕是早知道赵安的才华。
    不可小觑啊!
    张猛再三思虑,还是决定去见赵王一趟,改制一事,事关重大,赵王一向古板,未必支持赵安。
    赵王又不像赵安那般咄咄逼人,还是很好糊弄的,说不定能挑拨父子的关系。
    带着这样美好的心思,张猛起身去宫里见赵王。
    宫殿内,张猛面见赵王,说起今天的廷议,用“不师古不长久”为理由,反对赵安推行郡县制。
    赵王听了拧眉,他在心底支持赵安执政,但对于改革还是保持谨慎态度。
    分封制,是祖宗留下的制度,他对于祖宗留下的财产很珍惜。
    从他登基以来,直到现在,年逾数十载,也没想过变革过祖制。
    张猛看见赵王如此表现,顿时暗喜,知道有戏,脸庞上表现出忧心忡忡,道:“王上,殿下终究是年轻气盛,刚上朝堂就想改革,但贸然变制后果难以预料,祖宗之法不可改。”
    赵王有些纠结,不过心底还是偏向赵安,摇了摇头道:“孤已经说过,朝堂之事让安儿决定,既然我儿说要改制,那便改制。”
    张猛不死心,继续说:“王上!大周先王实行的便是分封制,恕臣直言,难道殿下还能比周先王还聪慧么?”
    赵王听到这里,轻轻一怔。
    可以说,张猛抓住了赵王的弱点,就是赵王喜欢儒家之学。儒家非常推崇先王之道,问题关键在于,周代先王实行就是分封制。
    戴丞相也是儒家一员,如果在这里,只怕也会怀疑郡县制是否可行,先王圣人的言论是不会错,或许是郡县制考虑不周全?
    不是谁都勇气站出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上!”张猛巧舌如簧,分析利害关系道,“周先王乃真命天子,以分封诸侯之举,收拢人心,数百年来被天下当作共主,周先王是何等人物,必然是知道什么制度可以制天下,才选择分封制!后来周幽王昏庸无能,烽火戏诸侯,才导致大周日渐衰落,并非分封制的缘故!”
    赵王眉头渐渐皱起,有点被说动摇了。
    必须指出,这个时空和赵安熟悉的历史有些改变。
    起先的武王伐纣是一样的,西周把天下分为许多国,把国分封诸侯。这里国的含义起先是城池,西周所在的王都被称为“中国”。
    到后来,烽火戏诸侯也是一样,周平王把国度向东迁移,到了东周时代,也就是春秋时代来临,历史走向就不一样了。
    吊炸天的晋国不存在,亲周的诸侯势力没有那么强大,无法压制住崛起的异姓诸侯。
    春秋之初,不少异姓诸侯崛起,想学武王伐纣,起兵讨伐天子,以至于天下大乱,诸侯国在中原会战,谁也不服谁。
    祸乱四起,周天子玩了个骚操作,封其他诸侯为外姓王,再度稳住了局面,自此之后,周天子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对诸侯失去控制了。
    魏王、秦王、赵王这些称号,便是周天子之前封的,而不是自封。这一点,和地球就大不相同了。
    历史大概是这样的。
    现在张猛给赵王分析历史,头头是道,意思很明确,不是分封制有问题,是周朝后代的昏君,才导致了大周的衰落。
    圣人和先王怎么会有问题?
    张猛强调,分封制没有错,不要执行听都没听说过的郡县制,简直莫名其妙。
    而赵王心底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事实上,分封制和郡县制,谁优谁劣还真不好说。硬要比较,反而是分封制占据上风,全球多数国家历史都是分封制,近代分封制的西欧和日本诞生科学和民主,先一步踏入现代化。
    分封制下的春秋战国,文化科技进步是有目共睹,后来华夏两年前也没超过这个巅峰。
    统一的政权,需要统一的思想,所以有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一来,华夏思想彻底被桎梏住了。
    不过,华夏地理情况比较特殊,也不能一概而论,耍流氓说分封制好。
    我们北方游牧民族同学,论打架能力是地球这个班上数一数二,不是西欧那些小领主所能比较的,华夏没有统一政真不一定是对手。
    简单来说,华夏没有统一政权,可能会被游牧民族欺压……
    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游牧民族南下,那一副惨景就不说了,小说家都觉得惨不忍睹不愿写这段历史。
    当然,华夏政权统一,游牧民族被打懵逼了,也会被逼走向联盟,后果可能就是造就了后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现。
    这是后话了。
    现在,天下还是诸侯国分开治理的时代,县的概念还未正式出现。
    赵王第一次听说郡县制,也是一头雾水,对新鲜事物抱有怀疑态度,被张猛一顿分析,头脑更晕了。
    以好战闻名的他,对于这些治国,确实不能说擅长。
    张猛叹息道:“王上,卿大夫是您的臣子,时代守卫疆土,捍卫着赵国,若实施郡县制,实在是寒卿大夫的心,只怕失去卿大夫的拥戴,非明君说为啊。”
    赵王眉头紧皱,犹豫不决道:“我儿不是说一国两制,又不是所有地区都改制。”
    “正因为如此,微臣更担心了,有些地方改制,有些地方不改制,这种一国两制叫地方大夫怎么想,难道赵国要分裂不成,不是让赵国陷入混乱?”张猛有些忧虑,诚恳地道,“王上,那些士人为了当官不折手段,微臣真的担心殿下年少,被士人有心利用,让地方大夫对殿下心生嫌隙。”
    “爱卿的意思,孤明白了。”
    赵王深吸了一口气,想明白了,觉得是要管管了。
    带着赵王的口令,宦官内侍头目出宫,径直往太子府奔去,说要赵王召见太子。

章节目录

带着商店到春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卡卡大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卡卡大仙并收藏带着商店到春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