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许白的眼泪止住了,瞪着水盈盈的眸子望着他。突然又仿佛想到了什么,“你早就计划着拿我当诱饵是不是?你们找不到吕益,便想拿我当诱饵引吕益上钩是不是?你们以为他会来救我,所以北上押送的一路都在偷偷观察,是不是?!”
李执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当初押送许白上京的时候,李执极力反对,不想让许白吃苦头。但李乾却说:“若吕益真对那个小子有意,见他一路颠簸受难,进了都城又要被押送审问,肯定是会出手救他的吧。我们不妨守株待兔。”
李执派去的人马通通被李乾又调了回来,他只能派他的府兵在城门口接应。
北上的那一路,李执的心里最为忐忑。他心疼许白受苦,却不想看见吕益突然出现,将许白救了去。即使那样能逮捕吕益,却也证实了吕益确实是对许白放心不下。
结果,吕益根本没有出现,即使许白病了的时候,遭人非议的时候,吕益也依旧没有踪影。
或许是高估了吕益的实力?吕益即使逃了出去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已,根本无法调动兵马?或者吕益根本就是个鼠尾之辈,逃出升天之后,便不管不顾了?亦或者,许白对于吕益来说,与其他下人并无太大差别,所以根本没有营救的必要?
但无论如何,李执还是高兴的。因为这证明了吕益是可以抛下许白的。
“他若对你有意,北上的那一路只有三名官兵押送,劫囚车应该不困难的吧。”李执道:“但他可曾出现过?你心念着他,但他未必心念着你!他真的值得你这么茶饭不思地想他吗?”
许白刚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赌气说道:“好,那我们就看着少爷会不会出现。他若出现,你便说话算话,一定要放了我。”
李执郑重地点点头,“而且那个时候,我便会死心了。”
“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
若是有所期待,等待的日子便会格外漫长。
许白后悔说了那么意气的话,他心里既盼着吕益出现,也不希望吕益出现。
若真出现了,不就掉进了李执的陷阱了么?但若迟迟不出现,是不是也证明了吕益确实没有救他的打算呢?
这个情景倒有些像逢年过节,吕益去本家应酬的时候。他总在别府门口等着,生怕吕益不回来了。但那时候,吕益尚有归期,现在却是归期未有期。
等了一天又一天,从日出薄雾到日落西山,从朝霞满天到暮霭沉沉。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消息。
远处的飞鸦一声声地叫得凄切而刺耳,那声音回荡在空旷的街巷之中,无端由地叫人生出了些许寒意。
是倒春寒罢。许白裹了裹锦袍。
可能吕益真的弃了他罢。
春末夏初,很快便到了三司会审的日子。
得益于李执的多方周旋,也多亏他父亲李乾大人的爱子心切,许白并不需要出席在公堂之上。但他实在不想在屋子里闷着等消息,便求李执带他去看会审的经过。
李执开始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后来经不住他软磨硬泡,于是同意让一个下人随时将会审的结果通报于他。
、50 会审
会审当日,刑部尚书为主审官坐于几案正中,大理寺卿和御史丞分坐两侧。李乾官阶比御史丞比高一品,加之参与了查抄事宜,故而在此次会审之中不出席作为副审官。
吕益既然不在,首当其冲跪在堂下的便是吕家大哥吕衡了。想当初吕衡在户部官列三品,多少人巴结,多少人眼红,而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风光不复,威风不在。被罢官入监牢之后,只留得一个罪人身份。
刑部尚书开始一一宣读吕衡的罪状:透露军情、延误军机、操纵征粮、贪污受贿、陷害朝廷要员……桩桩件件皆是铁证如山,不容置喙。
“吕衡,你可知罪?”
“草民知罪。”
吕衡并未辩白,也未抵抗。
皇帝亲自下旨追查的案子,在会审之前,每个犯人几乎都已经被刑部单独审问过了,若不是证据确凿,断不会公开审理。但既然公开了,便容不得辩解,容不得翻案。
接下来是别府记账的骆叔、江陵米铺的王琛、江南绸庄的罗叔、吕二爷的大儿子吕岷和小儿子吕谯……除了女眷不便出庭之外,几乎所有所涉/案之人都被审了一遍。
绸庄和茶庄的生意牵连得最少,顶多是采办的时候动了些手脚,因此罪不至死。但别府、米铺和钱引铺相关的人等便没那么幸运了,牵涉到了私收军粮、造假交引、违法兑换、低收高抛等罪行,多数人都被判了死刑。
“骆良弼被判了死刑,不株连九族。”送信的人来给许白通报。
那是曾经教许白读书算账的骆叔。许白到别府的第一天,吕益便派他去跟着骆叔学算账。骆叔倾尽所有,知无不言。
“王琛被判了死刑,不株连九族。”送信的人再报。
那是掌管米粮生意的王叔。为什么吕益不来救他?为什么李执不去保他?许白的心里很难受。不是出于他对王琛有多深的感情,只是觉得他被当作一个棋子,先被吕益利用,再被李执利用。利用完了,就扔了。这样对待一个人,未免太残酷了些。
他顿时理解了陆成蹊想脱离吕家的念头。如果王琛能够早些脱离吕家,不受吕益的调派,不操作私征军粮的事宜,那么他可能就不会死。他本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本分人,何苦却要牵连其中?
听了一天的会审下来,全部罪行都指向了吕益。
罪魁祸首是吕益,而被判死刑和终身/监/禁的却都是代为执行的喽啰。
那些喽啰也是人,有着妻儿父母,本该过着太平日子,本该抱得儿孙满堂。如今却被关在地牢之中,有些人过些时日便要问斩。
但吕益对于这些,大概毫不在意。许白想到大荒之年跟着吕益出街的情景。
当时饥民全部被手持棍棒的家丁打得不敢靠近吕家出街队伍的半米之内。吕益对此情此景熟视无睹,只道是“盛衰有道,枯荣由天”。当时许白曾怀疑过他的话,也问他为何不理不睬,吕益没有直接回答。
大概对于吕益来说,人只分有用和无用两种,他记得吕益对他说过很多次希望他能变得有用。
有用的人,吕益会留着用,无用的人,吕益便会扔了。
现在这些被关押的,罪名已经板上钉钉的人,对于吕益来说,便是无用的了。
吕衡也好,骆叔、王琛、吕岷、吕谯、罗叔……他们都只是吕益的工具而已。若他们还活着,听命于吕家,他们便是有用的。若他们死了,背叛吕家了,他们便是无用,应该被废掉了。
那自己呢?许白想,自己恐怕
李执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当初押送许白上京的时候,李执极力反对,不想让许白吃苦头。但李乾却说:“若吕益真对那个小子有意,见他一路颠簸受难,进了都城又要被押送审问,肯定是会出手救他的吧。我们不妨守株待兔。”
李执派去的人马通通被李乾又调了回来,他只能派他的府兵在城门口接应。
北上的那一路,李执的心里最为忐忑。他心疼许白受苦,却不想看见吕益突然出现,将许白救了去。即使那样能逮捕吕益,却也证实了吕益确实是对许白放心不下。
结果,吕益根本没有出现,即使许白病了的时候,遭人非议的时候,吕益也依旧没有踪影。
或许是高估了吕益的实力?吕益即使逃了出去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已,根本无法调动兵马?或者吕益根本就是个鼠尾之辈,逃出升天之后,便不管不顾了?亦或者,许白对于吕益来说,与其他下人并无太大差别,所以根本没有营救的必要?
但无论如何,李执还是高兴的。因为这证明了吕益是可以抛下许白的。
“他若对你有意,北上的那一路只有三名官兵押送,劫囚车应该不困难的吧。”李执道:“但他可曾出现过?你心念着他,但他未必心念着你!他真的值得你这么茶饭不思地想他吗?”
许白刚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赌气说道:“好,那我们就看着少爷会不会出现。他若出现,你便说话算话,一定要放了我。”
李执郑重地点点头,“而且那个时候,我便会死心了。”
“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
若是有所期待,等待的日子便会格外漫长。
许白后悔说了那么意气的话,他心里既盼着吕益出现,也不希望吕益出现。
若真出现了,不就掉进了李执的陷阱了么?但若迟迟不出现,是不是也证明了吕益确实没有救他的打算呢?
这个情景倒有些像逢年过节,吕益去本家应酬的时候。他总在别府门口等着,生怕吕益不回来了。但那时候,吕益尚有归期,现在却是归期未有期。
等了一天又一天,从日出薄雾到日落西山,从朝霞满天到暮霭沉沉。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任何消息。
远处的飞鸦一声声地叫得凄切而刺耳,那声音回荡在空旷的街巷之中,无端由地叫人生出了些许寒意。
是倒春寒罢。许白裹了裹锦袍。
可能吕益真的弃了他罢。
春末夏初,很快便到了三司会审的日子。
得益于李执的多方周旋,也多亏他父亲李乾大人的爱子心切,许白并不需要出席在公堂之上。但他实在不想在屋子里闷着等消息,便求李执带他去看会审的经过。
李执开始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后来经不住他软磨硬泡,于是同意让一个下人随时将会审的结果通报于他。
、50 会审
会审当日,刑部尚书为主审官坐于几案正中,大理寺卿和御史丞分坐两侧。李乾官阶比御史丞比高一品,加之参与了查抄事宜,故而在此次会审之中不出席作为副审官。
吕益既然不在,首当其冲跪在堂下的便是吕家大哥吕衡了。想当初吕衡在户部官列三品,多少人巴结,多少人眼红,而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风光不复,威风不在。被罢官入监牢之后,只留得一个罪人身份。
刑部尚书开始一一宣读吕衡的罪状:透露军情、延误军机、操纵征粮、贪污受贿、陷害朝廷要员……桩桩件件皆是铁证如山,不容置喙。
“吕衡,你可知罪?”
“草民知罪。”
吕衡并未辩白,也未抵抗。
皇帝亲自下旨追查的案子,在会审之前,每个犯人几乎都已经被刑部单独审问过了,若不是证据确凿,断不会公开审理。但既然公开了,便容不得辩解,容不得翻案。
接下来是别府记账的骆叔、江陵米铺的王琛、江南绸庄的罗叔、吕二爷的大儿子吕岷和小儿子吕谯……除了女眷不便出庭之外,几乎所有所涉/案之人都被审了一遍。
绸庄和茶庄的生意牵连得最少,顶多是采办的时候动了些手脚,因此罪不至死。但别府、米铺和钱引铺相关的人等便没那么幸运了,牵涉到了私收军粮、造假交引、违法兑换、低收高抛等罪行,多数人都被判了死刑。
“骆良弼被判了死刑,不株连九族。”送信的人来给许白通报。
那是曾经教许白读书算账的骆叔。许白到别府的第一天,吕益便派他去跟着骆叔学算账。骆叔倾尽所有,知无不言。
“王琛被判了死刑,不株连九族。”送信的人再报。
那是掌管米粮生意的王叔。为什么吕益不来救他?为什么李执不去保他?许白的心里很难受。不是出于他对王琛有多深的感情,只是觉得他被当作一个棋子,先被吕益利用,再被李执利用。利用完了,就扔了。这样对待一个人,未免太残酷了些。
他顿时理解了陆成蹊想脱离吕家的念头。如果王琛能够早些脱离吕家,不受吕益的调派,不操作私征军粮的事宜,那么他可能就不会死。他本是一个胆小怕事的本分人,何苦却要牵连其中?
听了一天的会审下来,全部罪行都指向了吕益。
罪魁祸首是吕益,而被判死刑和终身/监/禁的却都是代为执行的喽啰。
那些喽啰也是人,有着妻儿父母,本该过着太平日子,本该抱得儿孙满堂。如今却被关在地牢之中,有些人过些时日便要问斩。
但吕益对于这些,大概毫不在意。许白想到大荒之年跟着吕益出街的情景。
当时饥民全部被手持棍棒的家丁打得不敢靠近吕家出街队伍的半米之内。吕益对此情此景熟视无睹,只道是“盛衰有道,枯荣由天”。当时许白曾怀疑过他的话,也问他为何不理不睬,吕益没有直接回答。
大概对于吕益来说,人只分有用和无用两种,他记得吕益对他说过很多次希望他能变得有用。
有用的人,吕益会留着用,无用的人,吕益便会扔了。
现在这些被关押的,罪名已经板上钉钉的人,对于吕益来说,便是无用的了。
吕衡也好,骆叔、王琛、吕岷、吕谯、罗叔……他们都只是吕益的工具而已。若他们还活着,听命于吕家,他们便是有用的。若他们死了,背叛吕家了,他们便是无用,应该被废掉了。
那自己呢?许白想,自己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