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上工去了
沈雁秋的身体终于彻底恢复了。
这恢复了,就得去上工了。
因为沈家人宠她,有意帮她斡旋,所以沈雁秋在生产队里的任务并不重。
但因为她之前需要休养身体,长时间没有去上工,先前的那个活就被别人顶了。
她的新活是喂养生产队里的那些猪牛羊。
离着他们村子大约一百米开外,有个石块垒着黄泥造的屋子,那就是村里的牛棚。
说是牛棚,其实里面做了隔断,也养了猪,也养了羊。
要城里人看来,喂养畜生真不是什么体面活,但在村里人看来,这比下地种田轻松很多啊!首先,牛棚里的卫生不需要沈雁秋打扫,畜生的粪便也不需要她清理,她只要上山采到足够的猪草给猪吃,带着那仅有的几只牛羊去山上转转,这就行了。
沈家人还说了,要是沈雁秋采不到足够的猪草,那也没关系,等吴春花他们下了工,他们还能上山帮沈雁秋采点。
所以总得来说,这个活真的比其他活都要轻松。
他们这儿的牛棚里也住着坏分子。
不过,这个坏分子也是当地人。
在解放前,坏分子一家的祖上是当大地保的。
地保和地主不一样,地主是家里有很多田地就可以被称之为地主了,而地保都是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的人,品性方面都是很过关的。
谁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这家人却因为成分不好要被批斗了。
坏分子是夫妻二人,听说曾经有个儿子,又听说那个儿子已经死在外头了,只剩他们了。
因为都是当地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你祖上好不好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让这对夫妻住在牛棚里,那是政策需要。
偶尔也对夫妻进行批斗,那也是政策需要。
但村里人只要不是那种心思坏透的,都不会故意和这对夫妻过不去。
所谓批斗,也都是意思意思,不会真的对他们灌大粪啊,给他们剃阴阳头啊。
因此,和许许多多的备受折磨的快要被逼死的“坏分子”比起来,这对老夫妻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和他们一起的日子肯定不能比,他们以前身上穿的是细棉布,现在都是破破烂烂的补丁衣,以前吃的是白面和肉,现在吃的都是混着糠的野菜糊糊。
沈雁秋要来牛棚里喂畜生,家里人甚至都没有多提醒一句,离着牛棚里的坏分子们远一点。
根本就没有说这话。
反倒是吴春花说了一句,我那天瞧着刘叔走路不太稳当,好像是上山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家里有一贴土制的膏药,你给刘叔送过去吧。
刘叔刘婶就是牛棚里住着的那对夫妻。
沈雁秋揣着膏药往牛棚里去的时候,心里还琢磨着,虽然他们这个村子非常非常偏远,在大山的深处,但偏远有偏远的好处。
像刘叔刘婶这样的,要放在外面那种交通发达的村子里,天天都有小兵来批斗他们,他们肯定就没几年好活的了。
但在他们这里,刘叔刘婶的日子总归是能过下去的。
牛棚再糟糕,好歹不漏风,也不漏雨。
快要走到牛棚时,沈雁秋看到了刘胜楠从山上下来。
牛棚后面还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平日里要放羊放牛去山上吃草,都是沿着那条路上山去的。
偶尔,村里人想要砍柴时,也会走那边,但村里人更多的都是走村里的这几条上山的路。
因为牛棚后面那条上山路相对来说会更陡一些,并不是最好走的。
刘胜楠正沿着那条路下来,身后背着一个筐子,看上去坠坠的,显然筐子里装着东西。
刘胜楠眼力好,其实比沈雁秋还早发现她。
她今天上山抓到两只山鸡,还掏了一窝子的山鸡蛋。
除此以外,她还发现了一大丛的野绿豆,虽然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好吃,但都是能填饱肚子的玩意儿,刘胜男采摘了不少回来,背筐满了都没有摘完。
牛棚里住着的刘叔刘婶,虽然大家都姓刘,但和刘胜楠的养父母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只是当年他们日子还行的时候,看在大家都姓刘的份上,似乎照顾过刘胜楠的养父母。
虽然养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但刘胜楠心里还是记着这个恩情。
如今她的魂魄齐全了,她的很多思想都更趋于古代人了,他们那个时候是最讲忠义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不是随口说说的,如今刘叔刘婶落难,刘胜楠肯定要多看顾他们几分。
包括沈雁秋和沈爱民,他们兄妹俩前几天帮过她,刘胜楠心里也记着呢。
刘胜楠快步走到沈雁秋面前。
沈雁秋扬起笑脸说:“胜楠姐,从山上下来呢?”
刘胜楠闻到一股怪味,下意识皱了皱鼻子。
沈雁秋连忙捧出膏药解释说:“我娘说,刘叔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可能伤到了,正好我们家还剩一点膏药,她让我给刘叔送来。”
这种土制的膏药味道非常难闻,就像是什么东西腐烂了一样,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沈雁秋信得过刘胜楠的人品,就实话实说了。
如果眼前的不算刘胜楠,而是吴家那一帮人,要是知道沈雁秋给牛棚里的人送药品,估计他们反手就能给举报了。
他们吴家人一直都是恨不得沈家能倒大霉的。
刘胜楠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到底是当过将军的人,习惯了不苟言笑,这点笑意太不明显了,几乎不存在一样。
她点点头说:“我也找刘叔他们有事,一起来吧。”
两个人一起进了牛棚,又往里面走了走,最里面的屋子就是刘叔刘婶的住处。
门口堆着一个稻草垛子,刘叔正叼着一根稻草,躺在垛子上晒着太阳呢,很有几分安贫乐道的样子!听见脚步声,刘叔眯起眼睛朝这边看了过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沈雁秋把膏药递刘叔。
刘叔忙说:“哎呀哎呀,正需要这个呢,替我谢谢你爹娘。”
刘婶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沈雁秋不防着刘胜楠,刘胜楠便也坦坦荡荡的,同样不防着沈雁秋。
她卸下肩膀上的背筐,把上层的那些中草药拨到一边,从里面捧出十几个山鸡蛋,叫刘婶拿家伙装着,说:“这些山鸡蛋,煮出来也没啥香味,你们先吃着。”
要是给肉的话,做肉就会有香味。
村里人虽然不过分苛待刘叔刘婶,但要是被他们发现刘叔刘婶在吃肉,那多少也是个事,更何况还有吴家那种人存在。
刘婶忙说不能要。
刘胜楠露出背筐底下的两只野鸡说:“我不缺吃的。
我家就我一个人,真的不缺吃的。”
然后,刘胜楠又把全部的野豆倒出来,全都留给了刘叔刘婶,能当主食吃。
刘婶还是不肯收下。
沈雁秋在一旁搭腔说:“婶子,你就收着吧。
我听我爹娘说,从我爹、我爷爷,我太爷爷一直往上倒上去,当年都受过你们刘家的帮助呢……快收着,乡里乡亲的就得是这样,我有的时候想着你们,你们有的时候也想着我们,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刘胜楠又是一副坚决的样子,非要把这些东西给刘叔刘婶留下来。
最后到底是收了。
这恢复了,就得去上工了。
因为沈家人宠她,有意帮她斡旋,所以沈雁秋在生产队里的任务并不重。
但因为她之前需要休养身体,长时间没有去上工,先前的那个活就被别人顶了。
她的新活是喂养生产队里的那些猪牛羊。
离着他们村子大约一百米开外,有个石块垒着黄泥造的屋子,那就是村里的牛棚。
说是牛棚,其实里面做了隔断,也养了猪,也养了羊。
要城里人看来,喂养畜生真不是什么体面活,但在村里人看来,这比下地种田轻松很多啊!首先,牛棚里的卫生不需要沈雁秋打扫,畜生的粪便也不需要她清理,她只要上山采到足够的猪草给猪吃,带着那仅有的几只牛羊去山上转转,这就行了。
沈家人还说了,要是沈雁秋采不到足够的猪草,那也没关系,等吴春花他们下了工,他们还能上山帮沈雁秋采点。
所以总得来说,这个活真的比其他活都要轻松。
他们这儿的牛棚里也住着坏分子。
不过,这个坏分子也是当地人。
在解放前,坏分子一家的祖上是当大地保的。
地保和地主不一样,地主是家里有很多田地就可以被称之为地主了,而地保都是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的人,品性方面都是很过关的。
谁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这家人却因为成分不好要被批斗了。
坏分子是夫妻二人,听说曾经有个儿子,又听说那个儿子已经死在外头了,只剩他们了。
因为都是当地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你祖上好不好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让这对夫妻住在牛棚里,那是政策需要。
偶尔也对夫妻进行批斗,那也是政策需要。
但村里人只要不是那种心思坏透的,都不会故意和这对夫妻过不去。
所谓批斗,也都是意思意思,不会真的对他们灌大粪啊,给他们剃阴阳头啊。
因此,和许许多多的备受折磨的快要被逼死的“坏分子”比起来,这对老夫妻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但和他们一起的日子肯定不能比,他们以前身上穿的是细棉布,现在都是破破烂烂的补丁衣,以前吃的是白面和肉,现在吃的都是混着糠的野菜糊糊。
沈雁秋要来牛棚里喂畜生,家里人甚至都没有多提醒一句,离着牛棚里的坏分子们远一点。
根本就没有说这话。
反倒是吴春花说了一句,我那天瞧着刘叔走路不太稳当,好像是上山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家里有一贴土制的膏药,你给刘叔送过去吧。
刘叔刘婶就是牛棚里住着的那对夫妻。
沈雁秋揣着膏药往牛棚里去的时候,心里还琢磨着,虽然他们这个村子非常非常偏远,在大山的深处,但偏远有偏远的好处。
像刘叔刘婶这样的,要放在外面那种交通发达的村子里,天天都有小兵来批斗他们,他们肯定就没几年好活的了。
但在他们这里,刘叔刘婶的日子总归是能过下去的。
牛棚再糟糕,好歹不漏风,也不漏雨。
快要走到牛棚时,沈雁秋看到了刘胜楠从山上下来。
牛棚后面还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平日里要放羊放牛去山上吃草,都是沿着那条路上山去的。
偶尔,村里人想要砍柴时,也会走那边,但村里人更多的都是走村里的这几条上山的路。
因为牛棚后面那条上山路相对来说会更陡一些,并不是最好走的。
刘胜楠正沿着那条路下来,身后背着一个筐子,看上去坠坠的,显然筐子里装着东西。
刘胜楠眼力好,其实比沈雁秋还早发现她。
她今天上山抓到两只山鸡,还掏了一窝子的山鸡蛋。
除此以外,她还发现了一大丛的野绿豆,虽然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好吃,但都是能填饱肚子的玩意儿,刘胜男采摘了不少回来,背筐满了都没有摘完。
牛棚里住着的刘叔刘婶,虽然大家都姓刘,但和刘胜楠的养父母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只是当年他们日子还行的时候,看在大家都姓刘的份上,似乎照顾过刘胜楠的养父母。
虽然养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但刘胜楠心里还是记着这个恩情。
如今她的魂魄齐全了,她的很多思想都更趋于古代人了,他们那个时候是最讲忠义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不是随口说说的,如今刘叔刘婶落难,刘胜楠肯定要多看顾他们几分。
包括沈雁秋和沈爱民,他们兄妹俩前几天帮过她,刘胜楠心里也记着呢。
刘胜楠快步走到沈雁秋面前。
沈雁秋扬起笑脸说:“胜楠姐,从山上下来呢?”
刘胜楠闻到一股怪味,下意识皱了皱鼻子。
沈雁秋连忙捧出膏药解释说:“我娘说,刘叔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可能伤到了,正好我们家还剩一点膏药,她让我给刘叔送来。”
这种土制的膏药味道非常难闻,就像是什么东西腐烂了一样,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沈雁秋信得过刘胜楠的人品,就实话实说了。
如果眼前的不算刘胜楠,而是吴家那一帮人,要是知道沈雁秋给牛棚里的人送药品,估计他们反手就能给举报了。
他们吴家人一直都是恨不得沈家能倒大霉的。
刘胜楠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到底是当过将军的人,习惯了不苟言笑,这点笑意太不明显了,几乎不存在一样。
她点点头说:“我也找刘叔他们有事,一起来吧。”
两个人一起进了牛棚,又往里面走了走,最里面的屋子就是刘叔刘婶的住处。
门口堆着一个稻草垛子,刘叔正叼着一根稻草,躺在垛子上晒着太阳呢,很有几分安贫乐道的样子!听见脚步声,刘叔眯起眼睛朝这边看了过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沈雁秋把膏药递刘叔。
刘叔忙说:“哎呀哎呀,正需要这个呢,替我谢谢你爹娘。”
刘婶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沈雁秋不防着刘胜楠,刘胜楠便也坦坦荡荡的,同样不防着沈雁秋。
她卸下肩膀上的背筐,把上层的那些中草药拨到一边,从里面捧出十几个山鸡蛋,叫刘婶拿家伙装着,说:“这些山鸡蛋,煮出来也没啥香味,你们先吃着。”
要是给肉的话,做肉就会有香味。
村里人虽然不过分苛待刘叔刘婶,但要是被他们发现刘叔刘婶在吃肉,那多少也是个事,更何况还有吴家那种人存在。
刘婶忙说不能要。
刘胜楠露出背筐底下的两只野鸡说:“我不缺吃的。
我家就我一个人,真的不缺吃的。”
然后,刘胜楠又把全部的野豆倒出来,全都留给了刘叔刘婶,能当主食吃。
刘婶还是不肯收下。
沈雁秋在一旁搭腔说:“婶子,你就收着吧。
我听我爹娘说,从我爹、我爷爷,我太爷爷一直往上倒上去,当年都受过你们刘家的帮助呢……快收着,乡里乡亲的就得是这样,我有的时候想着你们,你们有的时候也想着我们,这样才能长长久久。”
刘胜楠又是一副坚决的样子,非要把这些东西给刘叔刘婶留下来。
最后到底是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