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隆帝看着朝气蓬勃的朱睿昇,忽然想起了丽妃,当年那个温柔恬静心地善良的美丽女子,在模糊的记忆中浮现了出来。
    “平身吧,给宋王搬把椅子来,冰镇的葡萄酒也端一杯过来,天气太热了,等会他走的时候,赐给他两桶。”盛隆帝笑着说道。
    孙安柏亲自给朱睿昇搬了椅子,他心里也是有些好奇,这根本不像是宋王的行事风格,但是没听说宋王府有什么谋士幕僚啊?
    在皇帝心里,宋王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赐座和赐酒两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可在盛隆帝和皇子之间,是几乎看不到的,虽然是父子,可也是君臣。
    “儿臣感谢父皇赏赐!”朱睿昇躬身说道,然后才落座。
    “你监管工部的旨意,过两天就会下达,这也是你们兄弟五人首次参与国事,朕提前说几句!”盛隆帝说道。
    “儿臣恭聆父皇教诲!”朱睿昇站起来说道。
    “坐下说话,虽然你在行为方面太不检点,导致小节有亏,让皇家此次很是被动,但能够及时发现言官们的意图,在朝堂挫败了他们的阴谋,驳的他们哑口无言垂头丧气,朕还是很为你高兴的。”
    “你从小做事情有勇而无谋,说起来朕很担心你到了工部之后,会被那些奸猾的官员们所愚弄,而今天的表现,却让朕放心很多。”
    “工部一直以来贪腐严重、账目混乱、亏空巨大,官员们相互勾结、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侵吞了大量的银两,背后牵涉到各部衙门和许多重臣,朕早就想要整治一番,奈何官官相护阻力重重,一直也没有什么动作。”
    “管部之后无需太过担忧,要敢于应对文官们设置的障碍,顶多就是案件查不下去或者被误导方向,被人扣几口黑锅而已,何况文官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你要利用好他们的矛盾。”盛隆帝说道。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睿昇说道。
    合着就是想要让我到工部挑事,把水搅得更混了,逼着大鱼跳出来!
    “管部对你来说也是个机遇,以后做事情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亲王身份极其尊贵,一举一动代表着皇家,类似这样违反祖制、羞辱士林、践踏儒家地位的事情,最好不要再出现!”
    “文官是朝堂的主要力量,把持着内阁、科道和六部衙门,你要是被人家拿住把柄,连朕也很难帮到你。”盛隆帝叮嘱说道。
    “祖制是号召寡妇守节,也没说非得守节。至于读书人的脸面,读书人有脸面吗?文官贪污腐化、欺男霸女、栽赃陷害、打击异己、结党营私,私底下干的龌龊事令人不敢置信,父皇您不会不知道吧?”
    “凭什么他们在下面,不知道礼义廉耻是何物,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家里财产万贯、良田万顷,我堂堂的皇家嫡系血脉,天明皇朝的亲王,就得老老实实的装孙子?”
    “说句难听的话,天明皇朝表面上是我们老朱家坐天下,可实际上呢,完全被文官给架空了!官员升迁罢黜他们说了算,调兵之权他们掌握着,连立太子也得听他们的意思,这是要把皇帝置于何地?”
    “天明皇朝是外有强敌内有忧患,在文官的治理下,原本的锦绣江山早就千疮百孔了,父皇从继位开始,厉行节俭压缩皇宫内的开支,通宵达旦的批阅题本,以至于身体受损白发早生,他们还想怎么样?”
    “儿臣以为,与其说这些文官们是在维护田刘氏,还不如说是借题发挥,针对的目标也不是儿臣,而是父皇您立贤不立长的打算。”朱睿昇越说越是顺嘴,对着文官就是一顿喷。
    在天明皇朝,君权被文官集团所压制,皇家的利益受到严重侵犯,对此,皇帝不可能不痛恨文官,朱睿昇认为自己只要站在这个点上,那就是政治正确,指责文官肯定能够引起皇帝的共鸣。
    “借题发挥?你说的明白点!”盛隆帝皱着眉头问道。
    对于阴谋论,他是相当敏感的,就像刚才皇极殿内的交锋,看似是宋王强抢节妇引发的弹劾,但是经过宋王当面“梳理”了潜在的可能,他就觉得言官们的行为是在耍阴谋。
    “对那些文官来说,行为向来没有底线,一个女人能有多重要,他们维护的是儒家思想,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德规范,而且他们也在借这件事向万岁爷表示维护嫡长子制的决心。”
    “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您退一步他们就逼近一步,这样下去早晚都会彻底成为摆设!依儿臣的浅见,您就是对他们太宽容了,我们天明皇朝缺的不是官员,缺的是能办实事的能臣干吏,这些张嘴闭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就该早点踢出朝堂!”朱睿昇说道。
    天明皇朝的太祖皇帝定下制度,只有太子和未成年的皇子可留京生活,其余的成年皇子必须到封地就藩,绝不能留在京师。
    这也是为了保障太子的地位,避免给皇位交替留下隐患。
    眼下盛隆帝的五个皇子全部都在京师的王府里居住,谁也没有就藩。
    四皇子楚王朱睿远和五皇子魏王朱睿志不但已经结婚,而且还有了孩子,而六皇子赵王朱睿谦和八皇子韩王朱睿礼也都结了婚。
    唯独朱睿昇因为年龄小,暂时没有成亲,按制度可以留京拖几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很简单,那就是天明皇朝的国本之争,也是嫡长子制的争论。
    老大和老二都因病去世了,目前皇子里面年龄最大的是老四楚王朱睿远,如果是以嫡长子继承制,自然是他要被册封为太子。
    但盛隆帝却有自己的想法,他给文武百官的“理由”是,既然皇朝两位太子早逝,这肯定是上天预警,所以,皇朝不能早立太子。
    可是大多数官员都认为,盛隆帝之所以拖拖拉拉,是因为意属的继承人不是老四朱睿远,而是六皇子赵王朱睿谦!
    朱睿谦和朱睿礼的母亲淑妃,盛隆帝非常宠爱,十九岁的朱睿谦从小就聪敏俊秀,盛隆帝更是视若珍宝,称之为聪慧过人必成大器。
    盛隆帝多次放风,想要把朱睿谦立为太子,可文官集团的大多数人,对皇帝的选择坚决抵制,要求必须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天明皇朝是文官当家,皇权被限制到了极点,他要是敢强行推动立太子,那圣旨就会无效,得不到内阁和百官的承认。
    一国的储君啊,册封的时候需要祭拜天地和宗庙,举办盛大仪式,还得大赦天下,假如太子只捧着一道不被认可的圣旨,皇宫大门还被劝谏的文官堵住了,那简直成了最大的笑话。

章节目录

锦衣皇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深蓝的国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蓝的国度并收藏锦衣皇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