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魏兴思突然睁开双眼,目光炯炯的看向许秋。
    不知为何,此情此景,让许秋联想到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垂死病中惊坐起,……”
    魏兴思拿起桌上正充电的手机,想了想又放了下去,随后说道:“本来想给龚远江打个电话,但还是低调一些吧,等我们把文章投出去再说。”
    随后,魏兴思主动问道:“这个工作,你打算投什么期刊,有考虑过吗?”
    许秋直接答复道:“《自然·能源》或《焦耳》。”
    魏兴思做出思考状,轻敲了几下桌子,随后沉声说道:“我本来的想法是投《自然·光学》或者《自然·材料》的,现在你提的新刊也行,其中《焦耳》的话,虽然是《细胞》的子刊,现在在学术圈里推广也很猛,但我觉得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的起来,近几年的影响力我估计大概率介于《自然》大子刊和am之间,投《焦耳》的不确定性比较大,《自然·能源》相对稳一些,日后的影响因子很有机会能破40。”
    “那就暂定《自然·能源》吧,”顿了顿,魏兴思补充道:“说起《焦耳》,我倒是有另外一个想法。”
    许秋好奇问道:“什么想法?”
    魏兴思解释道:“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非富勒烯体系的综述,就针对我们合成出来的一系列itic材料,当然,这个现在不急,等再过几个月把手里的工作都消化了再说,我们itic系列肯定是之后有机光伏的热点,或者也可以试试能不能发nat. rev. mater.。”
    nat. rev. mater.,直译过来就是《自然·材料·综述》,也是个半新的期刊,刚推出不久,达到了《自然》大子刊级别,原则上只接受材料相关领域的综述,实时影响因子已经超过50+,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明年甚至有望突破到60+、70+,比acs旗下的chem. rev.以及rsc旗下的chem. soc. rev.综述期刊的影响因子还要高。
    “好的。”许秋点点头,这个他之前还真没想过,因为这种类型的综述都是大佬专属,比如他们课题组开创了一个比较热门的细分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开发出若干种材料,然后自己写一篇综述总结一下这个细分领域的阶段性进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这种通常是期刊直接约稿的形式,课题组的大老板直接上场亲自写,通常作者人数不会太多,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两位作者,大老板直接挂一作加通讯的也有。
    当然,按魏兴思组里的情况,大概率是许秋一作,魏老师二作挂通讯,小概率中间再加一两个其他人。
    毕竟,现在许秋在有机光伏领域里也称得上是一位新晋大佬了,只是他自己对此并没有太深刻的意识罢了。
    “综述的事情之后再说,我们先把手头这个工作做做好。”魏兴思笑着说道:
    “我联系一下瑞典那边,让他们优先测试一下这个j2:idic4f的体系,嗯……我直接给冯盛东打个电话吧,他现在应该有空。”
    这半年来,魏兴思和冯盛东有过多次合作,一起投了不少文章,包括许秋之前的3dpdi体系的那篇nc,还有田晴的chem. soc. rev.综述,吴菲菲二维钙钛矿的一篇aem、一篇jacs,以及韩嘉莹刚刚投出去的h43:it4f体系的一篇nc,都是高质量的工作。
    电话很快拨通,因为两人都比较熟悉了,所以用的是视频通话,比较容易判断网络是否卡顿。
    许秋坐在侧面,可以看到冯盛东的脑袋出现在了魏兴思的手机屏幕中,但冯盛东看不到许秋。
    从外部环境判断,对方似乎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这还是许秋第一次见到冯盛东的真面目,之前只在田晴的综述文章中见到过他的大头照。
    镜头中的冯盛东,属于那种文绉绉的类型,一眼望过去,给人的感觉要么是一个搞科研的,要么就是医生之类的。
    魏兴思开门见山:“有个好消息,我们这边有机光伏最近做了一个新的体系,性能很好,过段时间给你送一批样品过去测试,这个体系我们打算冲一波《自然·能源》。”
    冯盛东好奇问道:“《自然·能源》是新刊吗?之前我好像没有听说过。”他相对比较关注物理方面期刊,这个新刊属于材料口的,他还真不知道。
    “没错,是新刊,”魏兴思解释道:“《自然》新出的大子刊,和《自然·材料》、《自然·光学》在一个级别。”
    “噢,这样啊……”冯盛东顿了顿,说道:“这次的样品还是要做tas吗?”
    “嗯……tas、trpl,全套能做的都做了吧,”魏兴思补充道:“还有,这次的分析部分你可得好好写啊,上次许秋那篇nc,最后可是你那边拖后腿了。”
    “之前有机领域做的少,后来我又补了不少有机方面的文献,”冯盛东承诺道:“这次肯定没问题。”
    “那就好,”魏兴思点点头,随后问道:“对了,这次你要不要带t?nu?”
    “……”冯盛东考虑片刻,“带上他吧,《自然》大子刊不带上他说不过去啊,毕竟在人家手下干活。”
    “行,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好。”魏兴思调侃了一句:“过几年,你也可以回国自己当大老板啊。”
    “还是多积累几年吧,至少也得等到我这边助理教授转成副教授,我就怕到时候回国特聘,又给我搞一个六年非升即走的教职,那就太痛苦了。”说到这里,冯盛东忍不住摇了摇头。
    非升即走这种制度,就和鲤鱼跃龙门一样,越过去皆大欢喜,越不过去就惨了,甚至有失业的风险,因此压力非常大。
    在冯盛东遇到魏兴思之前,他还一直挺愁这项考核的,现在蹭了这么多am、nc、jacs的文章,虽然其中没有一作的工作,但大多数都挂通讯了,能给他助理教授转正考评加上不少分,压力瞬间减轻了不少。
    冯盛东换了个话题:“这个工作还是你们组许秋做出来的?”
    魏兴思:“是啊,刚好他就在我旁边呢……许秋,来打个招呼。”
    许秋起身,朝镜头挥了挥手:“冯老师好。”
    冯盛东笑着说道:“许秋你好啊,什么时候让魏老师带你来瑞典这边玩啊。”
    许秋点了点头,没有回应。
    魏兴思接话道:“看之前申请的中瑞stint基金能不能申请上,如果能的话,明年就可以找个机会过去。现在电子版已经提交了,过些天邮寄纸质材料,年末出结果。”
    冯盛东:“我们这边申请挂t?nu名字,基本一路绿灯,你们组今年成果这么多,国内大概率应该也能通过,而且中瑞项目,能做的课题组也不多,问题应该不大。
    顿了顿,冯盛东又问道:“对了,魏老师你今年准备申请‘杰青’,还是打算直接评‘长江’?”
    魏兴思:“还是先‘杰青’吧,能多拿些经费,今年申请‘杰青’的时间已经错过了,年初那会儿感觉成果不太够,就没申请,要等明年的年初才能再申请,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后,魏兴思挂断了电话。
    “杰青”和“长江”是并列的两套体系:
    “杰青”指的是申请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是由基金委那边评审,评审通过后到手的是一个基金项目,可能四年八十万左右,这个基金属于特殊项目,不与普通面上项目冲突,主要考察的是学术方面的成果,相对来说评审比较透明一些;
    “长江”的全称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由教育部评审,相对比较看重资历,每年能多拿一些国家的工资补贴,补贴也太算高,特聘长江教授的话,持续5年的时间,差不多一年多20w,而且文科领域因为没有院士,所以文科“长江”的地位就约等于文科的院士。
    因为“杰青”和“长江”两者评审的部门不同,所以有些是“长江”但不是“杰青”,也有反过来是“杰青”但不是“长江”的。
    但相对来说,“长江”的数量比“杰青”要少,前者大约每年150人,后者大约每年200人,因此一般认为“长江”更加厉害一些。
    同时,“杰青”和“长江”申报都是有年龄限制的,要求在当年1月1号申请时,申请人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
    像魏兴思这样接近45岁的,基本上时间就只够评一个帽子,而且他在国内待的时间比较短,评“杰青”比评“长江”更容易一些,这也是他打算从“杰青”入手的原因。
    如果有了“杰青”或“长江”帽子后,申请基金通过的概率会提升不少,而且像重点、重大项目,“杰青”或“长江”基本上是门槛,当然这都是潜规则,在基金申请指南上肯定不会说“你没有帽子就不给你”,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还是看帽子的,除非你的报告写的非常好,或者科研成果产出非常夸张。
    换句话说,当一群基金申请人,他们的本子写的差不多,科研成果也差不多的时候,科研经费会向帽子更大的人倾斜。
    当然,客观上来讲,在同一领域里,有帽子的人大概率比没有帽子的人更加厉害一些,“长江”和“杰青”每年众多研究者一起竞争350个坑位,有些大佬还会二者兼得,没点真本事的话,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一点就类似于网文圈“大神”、“白金”、“lv5”的特权,成名的作者开新书直接就是app闪屏推荐,甚至封推,lv1萌新就要等着排推荐,10w字试水推,然后从网页端角落里“凉门分类”、“气人连载”……一步步晋级才能有更多的曝光机会。
    离开魏兴思的办公室后,许秋做好了这篇拟投《自然·能源》的文章的工作计划。
    冯盛东那边测试tas,韩嘉莹帮忙制备器件、进行jv表征、eqe测试,莫文琳去nim进行第三方认证测试,田晴负责激子结合能、激子扩散距离、celiv、tof等测试,之后一同进行光源giwaxs、rsoxs测试。
    至于写文章和其他的表征测试,包括uvvis、pl、cv、dsc等则由许秋自己来完成。

章节目录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肥美的韭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美的韭菜并收藏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