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难道你以为朕立下的律法就是为了羞辱你们吗?”老朱听到李节的话却有些生气的反问道,他之所以将律法设立的那么严苛,主要还是用于震慑,如果那些官员不想着犯法,根本没必要在意刑法是否严苛。
“我当然知道陛下的用意,但陛下的震慑却已经超过了一个度,比如我身为官员,本来应该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卖命,就算是真的犯了法,大不了让朝廷依法处置自己就是了,但现在陛下却牵连到他们的家人,而且还要送到教坊司任人凌辱,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羞辱,而这也必将对官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节说到这里长吸了口气接着道:“对于官员来说,朝廷的这条律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底线,使得他们很难与朝廷同心同德,甚至会让官员从内心对皇权产生极大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可知道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难道他们还要造反不成?”老朱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反问道,他还真不怕有人敢造反。
“造反他们当然不敢,可是他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联合起来,想办法来限制皇权,这很可能会成为所有官员的共识,也许陛下在位时不需要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可陛下您想过没有,日后您的儿孙还会有您这样的能力吗?”李节最后抛出一个十分长远的问题道。
这下老朱也愣住了,的确,他不怕下面的官员搞事,甚至他直接把宰相给废了,以便于自己大权独揽,可是他的儿孙们却没有他这样的威望与能力,别的不说,朱标的身体就承担不了太过繁重的政务,日后也势必需要大臣的辅佐,到时也必须给大臣们放权,而一旦大臣掌握了实权,也就有了与皇权对抗的资本。
“陛下!之前的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即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一种平衡,陛下现在虽然废弃掉了宰相一职,但相权并没有消失,因为所谓相权,说白了就是天下官员共有的权力,除非陛下能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需要依靠任何官员,否则相权永远都不会消失!”李节这时也一咬牙说出了一段心理话。
老朱废掉了宰相,但等到他的儿孙登基时,大学士却成为了新的宰相,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恰恰是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争斗最激烈的朝代,甚至皇帝为了从大臣手中夺权,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太监与特务机构,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当政,以及锦衣卫与东厂等机构的强盛。
不过就算是这样,大明的皇权也几次被大臣们给压了下去,曾经有三位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特别是那位万历皇帝,更是二十八年都不上朝,但大明的朝廷依然照常运转,这对于老朱来说,估计都是无法想像的。
只见老朱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朕的严刑峻法,那些官员日后可能会联合起来,从而限制帝王手中的权力?”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皇帝就算是拥有天下,但依然需要依靠官员来治理天下,这些官员在见识到皇权的可怕后,必须会想办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甚至这可能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种共识,而且时间越久,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很可能会造成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城的情况!”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李节说的这些也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明朝中后期时,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上面说的三位长年不上朝的皇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上朝本身也是一种对大臣不满的反抗。
甚至到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时,竟然连税都征不上来,堂堂一个帝王,竟然要求着官员们捐钱,但官员们却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等到李自成杀进京城,却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数千万两白银,虽然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当时皇权被压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听到“政令不出皇城”这六个字,老朱也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一股火气也直冲顶门,做为皇帝,这种情况是他最无法容忍的,甚至一瞬间他有种杀掉天下所有官员的冲动。
然而很快老朱就冷静下来,就算他把天下的官员全部杀光,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依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他管理天下,到时这些官员依然会想办法来限制皇帝,而且他们完全不用急于一时,只需要一点点的来蚕食皇帝手中的权力,迟早会成为李节说的那种情况。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朕把律法变得宽松,那些官员就不会对皇权产生警惕了吗?”老朱沉默良久最后再次问出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会!但事情都是相互的,陛下恩威并重,自然比一味的示之以威要强得多,即使有官员对皇权产生警惕,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他们也样也担心帝王对臣子产生警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帝王与大臣之间永远是相辅相成,却又相互牵制的情况,最好是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会更加的稳定!”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再次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一句改编于后世的话:“当一支箭还在弦上未发射时,它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时候,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支箭会射向何方,但当这支箭离弦时,它的威慑力反而会下降,因为它的轨迹已经暴露了!”
李节的这句话也再次引起了老朱的沉思,所谓的箭,其实可以看做是老朱手中的皇权,他现在利用皇权实行严刑峻法,而且事无巨细全都规定的明明白白,这相当于把箭射了出去,反而不如引而不发的威慑力更强。
“陛下,将犯官家属没入教坊司虽然看起来解恨,但却触犯了官员的底线,这就像是您射出来的一支箭,虽然看起来十分凌厉直指要害,但也失去了它的威慑力,而且还会引起官员们的警惕,所以在臣看来,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之举!”李节最后再次劝说道。
其实李节有些话并没有明说,像这种把犯官妻子送进教坊司为妓的事,已经显得有些下作了,如果是土匪流寇来做这种事倒也正常,但堂堂一个帝国来做这种事,说出去都有点丢人,甚至这也暴露了老朱出身底层,在某些事情上目光狭隘的缺点。
看到老朱沉默不语,李节也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该看老朱自己的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教坊司的这件事,老朱只是开了个头,真正发扬光大的其实是他的儿子朱棣,朱棣在夺得皇位后,把支持朱允炆的许多官员妻女都送进教坊司,而且她们所生的儿女也是男为奴、女为娼,简直是永世无法翻身。
不过就在这时,李节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来的肯定是朱标,因为只有朱标才有资格进暖阁时不需要内侍禀报。
朱标进来后也一眼看到沉思是的父亲,又看到旁边站立的李节,这才让他也立刻放慢了脚步,然后悄悄来到李节旁边低声问道:“怎么回事,父皇在想什么?”
“这个……事情有点复杂,一时间解释不清楚。”李节倒是想解释,可这么复杂的事情他都不知道该从哪解释。
“能有多复杂,难道比你从教坊司抢人还要复杂?”朱标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节再次问道。
“咳~,殿下也知道这件事了?”李节闻言也露出尴尬的神色道,还真是坏事传千里,这才刚发生的事,结果朱标都已经知道了。
“刚才玉宁告诉我的,她担心你这边再出什么问题,所以就请我来看看,不过我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以后你要是敢对不起玉宁,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朱标说到最后也板起脸道。
“这个您不必担心,我对玉宁可是一片真心,绝对不会辜负于她,不过刚才陛下已经说了,过了年就要让我们完婚,我觉得殿下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花点心思给玉宁多准备点嫁妆,比如在北平给我们划出一块地皮建个公主府什么的!”李节笑嘻嘻的回道。
要迁都了,北平的地价肯定会飞涨,不过最值钱的土地肯定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因为北平城的规划还没有定,哪怕一块不值钱的土地,朝廷也能让它变得寸土寸金。
“你小子还真是贪心,都把主意打到北平府了……”
朱标闻言也有些无语,不过刚说到这里时,书桌后面的老朱也终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当他看到朱标时,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而是向朱标招了招道:“太子来的正好,刚才李节向我提了一个建议,你也来帮我参详一下!”
“我当然知道陛下的用意,但陛下的震慑却已经超过了一个度,比如我身为官员,本来应该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卖命,就算是真的犯了法,大不了让朝廷依法处置自己就是了,但现在陛下却牵连到他们的家人,而且还要送到教坊司任人凌辱,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羞辱,而这也必将对官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李节说到这里长吸了口气接着道:“对于官员来说,朝廷的这条律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底线,使得他们很难与朝廷同心同德,甚至会让官员从内心对皇权产生极大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陛下可知道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难道他们还要造反不成?”老朱冷哼一声十分不屑的反问道,他还真不怕有人敢造反。
“造反他们当然不敢,可是他们会有意或无意的联合起来,想办法来限制皇权,这很可能会成为所有官员的共识,也许陛下在位时不需要在意这些官员的想法,可陛下您想过没有,日后您的儿孙还会有您这样的能力吗?”李节最后抛出一个十分长远的问题道。
这下老朱也愣住了,的确,他不怕下面的官员搞事,甚至他直接把宰相给废了,以便于自己大权独揽,可是他的儿孙们却没有他这样的威望与能力,别的不说,朱标的身体就承担不了太过繁重的政务,日后也势必需要大臣的辅佐,到时也必须给大臣们放权,而一旦大臣掌握了实权,也就有了与皇权对抗的资本。
“陛下!之前的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即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最理想的状态是达到一种平衡,陛下现在虽然废弃掉了宰相一职,但相权并没有消失,因为所谓相权,说白了就是天下官员共有的权力,除非陛下能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不需要依靠任何官员,否则相权永远都不会消失!”李节这时也一咬牙说出了一段心理话。
老朱废掉了宰相,但等到他的儿孙登基时,大学士却成为了新的宰相,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恰恰是历史上皇权与相权争斗最激烈的朝代,甚至皇帝为了从大臣手中夺权,不得不依靠身边的太监与特务机构,这也导致了明朝的太监当政,以及锦衣卫与东厂等机构的强盛。
不过就算是这样,大明的皇权也几次被大臣们给压了下去,曾经有三位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特别是那位万历皇帝,更是二十八年都不上朝,但大明的朝廷依然照常运转,这对于老朱来说,估计都是无法想像的。
只见老朱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终于抬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因为朕的严刑峻法,那些官员日后可能会联合起来,从而限制帝王手中的权力?”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皇帝就算是拥有天下,但依然需要依靠官员来治理天下,这些官员在见识到皇权的可怕后,必须会想办法一点点的限制皇权,甚至这可能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种共识,而且时间越久,他们对皇权的限制就越大,最后很可能会造成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城的情况!”李节十分肯定的道。
李节说的这些也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明朝中后期时,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上面说的三位长年不上朝的皇帝,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不上朝本身也是一种对大臣不满的反抗。
甚至到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崇祯皇帝时,竟然连税都征不上来,堂堂一个帝王,竟然要求着官员们捐钱,但官员们却只捐了二十万两银子,结果等到李自成杀进京城,却从这些官员家里搜出数千万两白银,虽然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的乱来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当时皇权被压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听到“政令不出皇城”这六个字,老朱也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一股火气也直冲顶门,做为皇帝,这种情况是他最无法容忍的,甚至一瞬间他有种杀掉天下所有官员的冲动。
然而很快老朱就冷静下来,就算他把天下的官员全部杀光,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他依然需要新的官员来替他管理天下,到时这些官员依然会想办法来限制皇帝,而且他们完全不用急于一时,只需要一点点的来蚕食皇帝手中的权力,迟早会成为李节说的那种情况。
“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就算朕把律法变得宽松,那些官员就不会对皇权产生警惕了吗?”老朱沉默良久最后再次问出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
“会!但事情都是相互的,陛下恩威并重,自然比一味的示之以威要强得多,即使有官员对皇权产生警惕,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因为他们也样也担心帝王对臣子产生警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帝王与大臣之间永远是相辅相成,却又相互牵制的情况,最好是能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一个国家才会更加的稳定!”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再次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一句改编于后世的话:“当一支箭还在弦上未发射时,它的威慑力才是最大的时候,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支箭会射向何方,但当这支箭离弦时,它的威慑力反而会下降,因为它的轨迹已经暴露了!”
李节的这句话也再次引起了老朱的沉思,所谓的箭,其实可以看做是老朱手中的皇权,他现在利用皇权实行严刑峻法,而且事无巨细全都规定的明明白白,这相当于把箭射了出去,反而不如引而不发的威慑力更强。
“陛下,将犯官家属没入教坊司虽然看起来解恨,但却触犯了官员的底线,这就像是您射出来的一支箭,虽然看起来十分凌厉直指要害,但也失去了它的威慑力,而且还会引起官员们的警惕,所以在臣看来,这根本就是得不偿失之举!”李节最后再次劝说道。
其实李节有些话并没有明说,像这种把犯官妻子送进教坊司为妓的事,已经显得有些下作了,如果是土匪流寇来做这种事倒也正常,但堂堂一个帝国来做这种事,说出去都有点丢人,甚至这也暴露了老朱出身底层,在某些事情上目光狭隘的缺点。
看到老朱沉默不语,李节也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该看老朱自己的决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教坊司的这件事,老朱只是开了个头,真正发扬光大的其实是他的儿子朱棣,朱棣在夺得皇位后,把支持朱允炆的许多官员妻女都送进教坊司,而且她们所生的儿女也是男为奴、女为娼,简直是永世无法翻身。
不过就在这时,李节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用回头他也知道来的肯定是朱标,因为只有朱标才有资格进暖阁时不需要内侍禀报。
朱标进来后也一眼看到沉思是的父亲,又看到旁边站立的李节,这才让他也立刻放慢了脚步,然后悄悄来到李节旁边低声问道:“怎么回事,父皇在想什么?”
“这个……事情有点复杂,一时间解释不清楚。”李节倒是想解释,可这么复杂的事情他都不知道该从哪解释。
“能有多复杂,难道比你从教坊司抢人还要复杂?”朱标似笑非笑的看着李节再次问道。
“咳~,殿下也知道这件事了?”李节闻言也露出尴尬的神色道,还真是坏事传千里,这才刚发生的事,结果朱标都已经知道了。
“刚才玉宁告诉我的,她担心你这边再出什么问题,所以就请我来看看,不过我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以后你要是敢对不起玉宁,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朱标说到最后也板起脸道。
“这个您不必担心,我对玉宁可是一片真心,绝对不会辜负于她,不过刚才陛下已经说了,过了年就要让我们完婚,我觉得殿下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花点心思给玉宁多准备点嫁妆,比如在北平给我们划出一块地皮建个公主府什么的!”李节笑嘻嘻的回道。
要迁都了,北平的地价肯定会飞涨,不过最值钱的土地肯定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因为北平城的规划还没有定,哪怕一块不值钱的土地,朝廷也能让它变得寸土寸金。
“你小子还真是贪心,都把主意打到北平府了……”
朱标闻言也有些无语,不过刚说到这里时,书桌后面的老朱也终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当他看到朱标时,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而是向朱标招了招道:“太子来的正好,刚才李节向我提了一个建议,你也来帮我参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