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收到了大儿子的来信,付永根老两口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一点儿安慰,至少知道了儿子的下落。
即使如此,他们的心里也一直惦念着儿子的安危,到处打听着来自东北的消息。作为一个祖祖辈辈都是老农的付永根,他以前却从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从不喜欢凑热闹,可他这段日子以来,不管出门干活,还是进城办事,只要有人提到“东北”二字,他的神经立马就绷紧了,侧着耳朵仔细听听人家到底说了些什么?或者在大街上有贴布告的地方,凑过去叫人家给他念念。就这样,也许会听到有关东北抗日的情况或者打仗的消息,没准儿还能听见儿子的信息呢。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这些日子,付永根地里的活干不下去了,天天借理由往城里跑,老伴儿带着埋怨的口气嘟囔他问:“你今儿个进城说干这个,赶明儿进城又说干那个,也不知道你到底在干啥?”
这种事他是绝不会告诉老伴儿的,免得一提到儿子她又要哭哭啼啼、眼七泪八的,他把手一摆说:“你别管,反正俺有正事要干。哎,告诉你那小子们,这几天别老是往外跑,外面越来越乱,城里头这几天来来往往的净过军队,听说他们见了年轻人就抓,这叫抓夫当兵,上前线打仗,有的说这是抓壮丁。嘱咐他们没事呆在家里,万一被抓走了怎么办?”
一听说又打仗了,李氏有些紧张,两手抖落着说:“哎哟,怎么就没安生的时候呢?咱这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哟。他爹呀,你进城的时候,多打听打听咱立宗的消息,看看他有没有捎信回来?”
“嗯,俺知道,俺打听着呢。”付永根甩了一句话又进城了。这天进城他却听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来城里最常去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茶馆,这里人多嘴杂,是真假新闻、小道消息的集散地,也是各行各业、是是非非地平说场所;二是戏园子,这里却能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故事和传说;再就是县**大门口两边的布告牌子,虽说这里净是些冠冕堂皇的布告、通知、通告什么的,但是也背不住从中能得到一些各地或者东北战事的信息。
这天,他刚走进茶馆儿,就见一个戴着眼镜、穿着长袍的人手里拿着一篇报纸在大声朗读着。就见那人一边读报一边对大伙儿讲解说: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这三省有着丰富矿产和物产资源,蒋委员长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他说:“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二十九万中国军队,日本军队只有一万,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也仅仅在三天的时间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致使这个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沦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如今,中国共产***的抗日联军正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勇士们得不到后援和补给,他们缺弹少粮,缺医少药,可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不怕挨冻受饿,不怕牺牲,每场战斗都打得非常惨烈。
现在,日寇又蠢蠢欲动,他们跨过了分水岭,进入了山海关,并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哈尔东边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队;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北平危在旦夕!
只见那人越说越激动,居然高呼起了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义勇军万岁!”正在这时,大街上突然一阵大乱,紧接着就是“嘀嘀嘀”的哨声,人们以时间慌乱起来,就见从后门进来一个人把那个读报演讲的人拽走了。
付永根刚要顺着人群往外走,却被一帮军警堵了回来,趁着乱哄哄的时候,他也想从门溜走,只听一个军警叫喊道:“站住!上哪去?干什么的?”
他回头一看,那位军警已经挤到了他的跟前,那军警手持警棍指着他问:“你,干什么的?把手举起来!”
付永根吓得忙说:“俺就是个种地的庄稼人,来城里办事儿,渴了进来喝点水,没别的。”
军警把他身上从上到下翻了一遍,又冲人们说:“刚才听见举报,说这里有**分子在搞赤色宣传,你们看见没有?”人们谁敢承认?全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你们这帮刁民贱民,不挨揍量你们不说,全部带到局子里审问。”他转身向付永根问:“你看见没有?”
付永根作揖解释说:“俺刚刚进来,真是什么也不知道,不信你老问问老板。”
这茶馆老板姓夏,具体叫什么人们并不知道,并且平日里,这些军警们也常来茶馆喝茶、歇脚、吃点儿点心、磕磕瓜子什么的,当然是白吃白喝了,所以他们与夏老板比较熟悉。
“哟,这不是苟队长吗?什么风把你吹来?”这时,夏老板正好从后屋出来,一见这阵势忙着笑脸相迎。
这苟队长说:“夏老板,刚才有线人说你这茶馆里有**分子活动,你知道不?”
夏老板心说:一听就是个笨蛋。他笑笑说:“哎哟我的苟队长啊,吓死我我也不敢让**分子在我这小地方乱来呀,我向你保证,从来没听说过,也没看见过,一定是弄错了。咱可是个正经拔北的小生意人,哪敢掺和这个?”
“我说的呢,夏老板不会这么不知道好歹,让那些**分子在这里兴风作浪。”苟队长转身坐在板凳上,他一抬眼看见付永根,便向夏老板询问说:“这个人见了我们想从后门溜走,他是干什么?他说你认识他,是吗?”
夏老板看了看付永根赶紧说:“不错不错,这位老哥就是个老实巴脚的庄稼人,经常来我这儿喝水落脚。再说,我这里哪来的共什么党分子?都是些老顾客了,人多嘴杂,肯定是场误会。”
夏老板说着指了指墙上贴的一条大字:勿淡国事。
“弟兄们不也经常来这里吗?你们发现我这茶馆里啥时候有**来着?”夏老板从后拿出来一个小盒子说:“苟队长,弟兄们,来来来,进来都坐下,今儿个我这里刚刚进来的今年最好的龙井,你们既然来了,就都来尝尝鲜儿吧。”
“你这里真没有**分子?”
“没有,苟队长难道连我也不信任了吗?”
苟队长一指人群问:“那么,这些人是……?”
夏老板一边浸茶一边说:“这些都是闲着没事来我这里歇着喝茶的,都是些老熟人了,净是乡里乡亲的老少爷们儿,就是为了照顾我的生意。”
苟队长瞅了瞅人们,对手下几个军警说:“挨个搜查一下,没有疑问的叫他们滚蛋!”
军警们把人们一个个搜查之后,全放出了茶馆。
苟队长一见付永根还站在原地没动,不耐烦地说:“你还在这儿干啥?滚!”
付永根这才慌忙走了。他走在大街上东张西望,刚才被吓了一下还没缓过神来。他找了个路边清闲的地方坐下来,脑子里仍然回荡着那个读报人声音:勇士们得不到后援和补给,他们缺弹少粮,缺医少药,可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不怕挨冻受饿,不怕牺牲,每场战斗都打得非常惨烈。他暗暗自问:那人到底是什么人?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俺的立宗现在怎样了?儿子你在哪呢?
他想去别的地方闻悉闻悉,于是他站起身来失魂落魄地走在大街上,他忽然想起了县**门前的布告牌子,也许那里会有正式的消息?他抱着很大希望来到牌子前,那上面有新张贴出来的两张大纸,这里倒有几个人仰着头在看,但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大字他却不认得一个,他凑过去朝着一个看着的人问:“这上头写的啥?有没有东北打仗的消息?”
那人瞅他一眼说:“没有。这上面有就写着一句:由于战事吃紧。剩下的全是号召人们捐钱捐物的消息,再就是一些个口号。”
“没提东北打仗的事吗?”
“没提。唉,东北完了。”那人摇一摇头走了。
“噢,又没有东北的消息,国家在干什么呢?”他嘴里嘟嘟囔囔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不知道回家后怎样向老伴儿说?从儿子被抓走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瞒着老伴儿,本来儿女远嫁外地没了音信,她就死去活来的承受不了了,他再不敢让她分担失去儿子痛苦。好不容易盼望着儿子有消息,可今儿个读报人的话,一下又使人揪心起来。
他闷头走在城里的大街上,突然,前面一阵大乱,他抬一看,人们纷纷向大街两边躲去。
即使如此,他们的心里也一直惦念着儿子的安危,到处打听着来自东北的消息。作为一个祖祖辈辈都是老农的付永根,他以前却从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从不喜欢凑热闹,可他这段日子以来,不管出门干活,还是进城办事,只要有人提到“东北”二字,他的神经立马就绷紧了,侧着耳朵仔细听听人家到底说了些什么?或者在大街上有贴布告的地方,凑过去叫人家给他念念。就这样,也许会听到有关东北抗日的情况或者打仗的消息,没准儿还能听见儿子的信息呢。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这些日子,付永根地里的活干不下去了,天天借理由往城里跑,老伴儿带着埋怨的口气嘟囔他问:“你今儿个进城说干这个,赶明儿进城又说干那个,也不知道你到底在干啥?”
这种事他是绝不会告诉老伴儿的,免得一提到儿子她又要哭哭啼啼、眼七泪八的,他把手一摆说:“你别管,反正俺有正事要干。哎,告诉你那小子们,这几天别老是往外跑,外面越来越乱,城里头这几天来来往往的净过军队,听说他们见了年轻人就抓,这叫抓夫当兵,上前线打仗,有的说这是抓壮丁。嘱咐他们没事呆在家里,万一被抓走了怎么办?”
一听说又打仗了,李氏有些紧张,两手抖落着说:“哎哟,怎么就没安生的时候呢?咱这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哟。他爹呀,你进城的时候,多打听打听咱立宗的消息,看看他有没有捎信回来?”
“嗯,俺知道,俺打听着呢。”付永根甩了一句话又进城了。这天进城他却听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来城里最常去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茶馆,这里人多嘴杂,是真假新闻、小道消息的集散地,也是各行各业、是是非非地平说场所;二是戏园子,这里却能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故事和传说;再就是县**大门口两边的布告牌子,虽说这里净是些冠冕堂皇的布告、通知、通告什么的,但是也背不住从中能得到一些各地或者东北战事的信息。
这天,他刚走进茶馆儿,就见一个戴着眼镜、穿着长袍的人手里拿着一篇报纸在大声朗读着。就见那人一边读报一边对大伙儿讲解说: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这三省有着丰富矿产和物产资源,蒋委员长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他说:“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二十九万中国军队,日本军队只有一万,本应该是取得绝对的胜利,可是只有三天,也仅仅在三天的时间哪,日军竟不费一枪一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致使这个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沦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如今,中国共产***的抗日联军正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勇士们得不到后援和补给,他们缺弹少粮,缺医少药,可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不怕挨冻受饿,不怕牺牲,每场战斗都打得非常惨烈。
现在,日寇又蠢蠢欲动,他们跨过了分水岭,进入了山海关,并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哈尔东边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队;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北平危在旦夕!
只见那人越说越激动,居然高呼起了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义勇军万岁!”正在这时,大街上突然一阵大乱,紧接着就是“嘀嘀嘀”的哨声,人们以时间慌乱起来,就见从后门进来一个人把那个读报演讲的人拽走了。
付永根刚要顺着人群往外走,却被一帮军警堵了回来,趁着乱哄哄的时候,他也想从门溜走,只听一个军警叫喊道:“站住!上哪去?干什么的?”
他回头一看,那位军警已经挤到了他的跟前,那军警手持警棍指着他问:“你,干什么的?把手举起来!”
付永根吓得忙说:“俺就是个种地的庄稼人,来城里办事儿,渴了进来喝点水,没别的。”
军警把他身上从上到下翻了一遍,又冲人们说:“刚才听见举报,说这里有**分子在搞赤色宣传,你们看见没有?”人们谁敢承认?全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你们这帮刁民贱民,不挨揍量你们不说,全部带到局子里审问。”他转身向付永根问:“你看见没有?”
付永根作揖解释说:“俺刚刚进来,真是什么也不知道,不信你老问问老板。”
这茶馆老板姓夏,具体叫什么人们并不知道,并且平日里,这些军警们也常来茶馆喝茶、歇脚、吃点儿点心、磕磕瓜子什么的,当然是白吃白喝了,所以他们与夏老板比较熟悉。
“哟,这不是苟队长吗?什么风把你吹来?”这时,夏老板正好从后屋出来,一见这阵势忙着笑脸相迎。
这苟队长说:“夏老板,刚才有线人说你这茶馆里有**分子活动,你知道不?”
夏老板心说:一听就是个笨蛋。他笑笑说:“哎哟我的苟队长啊,吓死我我也不敢让**分子在我这小地方乱来呀,我向你保证,从来没听说过,也没看见过,一定是弄错了。咱可是个正经拔北的小生意人,哪敢掺和这个?”
“我说的呢,夏老板不会这么不知道好歹,让那些**分子在这里兴风作浪。”苟队长转身坐在板凳上,他一抬眼看见付永根,便向夏老板询问说:“这个人见了我们想从后门溜走,他是干什么?他说你认识他,是吗?”
夏老板看了看付永根赶紧说:“不错不错,这位老哥就是个老实巴脚的庄稼人,经常来我这儿喝水落脚。再说,我这里哪来的共什么党分子?都是些老顾客了,人多嘴杂,肯定是场误会。”
夏老板说着指了指墙上贴的一条大字:勿淡国事。
“弟兄们不也经常来这里吗?你们发现我这茶馆里啥时候有**来着?”夏老板从后拿出来一个小盒子说:“苟队长,弟兄们,来来来,进来都坐下,今儿个我这里刚刚进来的今年最好的龙井,你们既然来了,就都来尝尝鲜儿吧。”
“你这里真没有**分子?”
“没有,苟队长难道连我也不信任了吗?”
苟队长一指人群问:“那么,这些人是……?”
夏老板一边浸茶一边说:“这些都是闲着没事来我这里歇着喝茶的,都是些老熟人了,净是乡里乡亲的老少爷们儿,就是为了照顾我的生意。”
苟队长瞅了瞅人们,对手下几个军警说:“挨个搜查一下,没有疑问的叫他们滚蛋!”
军警们把人们一个个搜查之后,全放出了茶馆。
苟队长一见付永根还站在原地没动,不耐烦地说:“你还在这儿干啥?滚!”
付永根这才慌忙走了。他走在大街上东张西望,刚才被吓了一下还没缓过神来。他找了个路边清闲的地方坐下来,脑子里仍然回荡着那个读报人声音:勇士们得不到后援和补给,他们缺弹少粮,缺医少药,可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不怕挨冻受饿,不怕牺牲,每场战斗都打得非常惨烈。他暗暗自问:那人到底是什么人?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俺的立宗现在怎样了?儿子你在哪呢?
他想去别的地方闻悉闻悉,于是他站起身来失魂落魄地走在大街上,他忽然想起了县**门前的布告牌子,也许那里会有正式的消息?他抱着很大希望来到牌子前,那上面有新张贴出来的两张大纸,这里倒有几个人仰着头在看,但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大字他却不认得一个,他凑过去朝着一个看着的人问:“这上头写的啥?有没有东北打仗的消息?”
那人瞅他一眼说:“没有。这上面有就写着一句:由于战事吃紧。剩下的全是号召人们捐钱捐物的消息,再就是一些个口号。”
“没提东北打仗的事吗?”
“没提。唉,东北完了。”那人摇一摇头走了。
“噢,又没有东北的消息,国家在干什么呢?”他嘴里嘟嘟囔囔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不知道回家后怎样向老伴儿说?从儿子被抓走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瞒着老伴儿,本来儿女远嫁外地没了音信,她就死去活来的承受不了了,他再不敢让她分担失去儿子痛苦。好不容易盼望着儿子有消息,可今儿个读报人的话,一下又使人揪心起来。
他闷头走在城里的大街上,突然,前面一阵大乱,他抬一看,人们纷纷向大街两边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