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四年,对于赵宁来说是个不错的年头,在这一年,十五岁的赵宁,掌握了沙丘绿林道,实际上成了沙丘县最有权势的人。
    不久之后,沙丘县死人谷又发现了大型浅表铁矿脉,虽然矿脉被来自zc县的商人把持了,但沙丘的铁砂价格,却也因此腰斩。拥有庞大锻冶产销体系的赵宁,自然从中得益匪浅。
    当然,这也只是赵宁希望外人所看到的。
    事实上,那次见到死人谷的景象,赵宁就觉得那地方必有蹊跷。直到事后他才想起来,前世的时候他听过一个传说,说岳王墓那里有一片无头林,传说是因为岳飞死的冤屈,所以才会在岳王墓那里出现无头林。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原来是因为岳王墓地下富含铁矿石,容易吸引雷击,天长日久,不断有树木被雷击中,所以才会形成无头林。
    而那死人谷,恰恰就和传说中岳王墓的无头林一样,所以赵宁推测,那里一定是有着大型铁矿脉。
    于是事后赵宁就让连叔私下派人去查探,结果果然在死人谷发现了大型铁矿脉。但是赵宁认为此事不宜声张,让人知道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所以才故技重施,让连叔安排人,扮作郯城的商人,作为矿脉明面上的主人。
    这还得说是三年来庄园和铁器生意都发展迅猛,铁器行更是开到了东海十四县里面的八个县,其他产业也都进项日增,帮他攒下不少金子。这次攻灭白头山和白河寨又收获不小,赵宁才有了实力从朝廷任命的铁官那里拿到矿脉的合法开采权,并且有能力进行矿脉的保护和开采。
    如此一来,今后更是会有大量的金子,源源不断的流入赵宁的庄园了。
    这一年,赵宁十五岁,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座铁矿,每年的进项也达到了数千两金子的级别,向着成为大夏朝的比尔盖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正始四年对于赵宁来说好事不断,但是对于沙丘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一年就没那么美好了,盛夏的连日干旱,直接导致庄稼收成几乎减半,很多人家的生活无以为继。
    幸而赵宁慷慨,献出存粮数万石,助官府赈灾,沙丘县才没有出现其他地方那么多的流民。
    秋十月的一个午后,赵宁府中。
    “咱又不是外人,赵公子何必这么客气。”王县尉接过一杯散发着清馨香气的新茶,一脸堆笑道。
    寻常一杯茶,倒也不值得他一个县尉客套,只是赵宁这茶却不同。此茶出自扬州清岭山,最得天地灵秀之处,每年仅在清明前三日内,指定由十六岁的清丽少女,以口唇采摘,并亲手以小锅炒成。
    其茶形如兰蕙,毫白如玉,汤色碧绿明净,香气清馨持久,闻之若少女吐气,品之更是如饮香津。因此唤作仙姝玉露,乃是真正的茶中极品,一两新茶就能值黄金五两,即便这样,也只有洛京城中的贵人们和真正有权势的世家子弟才能买到。
    而这茶若是跨越千山万水,能在采摘下来的第二年内运到遥远西方的罗曼帝国,那价格更是十倍、二十倍的飙升。
    本来赵宁也没福气喝上这茶,这还是夏天的时候,那个连叔提过的赵武诚派人送了五两新茶来给连叔,赵宁才得喝上。
    “县尉大人保一方安宁,劳苦功高,一杯清茶,又算得什么?”赵宁只微笑着,甚是随意道。
    “公子过誉了,下官可不敢当。”这话倒不是王县尉谦虚,而是他也隐约知道点赤嘴峰和赵家的关系,自然明白这沙丘县的地面是否太平安宁,其实还是要看这位小公子的意思。“我此次前来,倒有一事要和公子商量。”
    “哦?还请王大人指教。”
    王县尉连忙挥手,口称不敢。“是这么件事:公子想必知道,广陵郡的反贼越闹越大了,连州郡进剿的官兵前些时候都吃了大亏。而朝廷的南北军精锐如今又都压在北边,一时半会儿也派不出人马来东海。
    因此,前日朝廷给徐州各郡下达了诏命,特命徐州境内,刺史举勇猛知兵科三人,每郡、县亦各举一人,五郡六十二城,共举勇猛知兵科七十人。每人自募乡勇三百名,于十一月朔日(一日)在徐州刺史治所zc县取齐,由新任刺史周大人率领,击破东海反贼。
    如有阵前立功者,朝廷不吝重奖,战后会同计功,功列前十者,赐为羽林郎,秩比三百石,另赐黄金千两,得头功者,赐为羽林左监,秩六百石,另赐黄金万两。咱们大夏的法度,县里是没有察举权的,但是这次事急从权,诏命一下来,许大人和下官都第一个就想到了公子,只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大夏王朝,实行的是察举制。
    也就是由州郡官员向国家推荐自己辖区内的人才。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每年一举,分为两种,一曰孝廉,二曰茂才。孝廉看德行,茂才重能力。
    孝廉每郡一名,茂才每州一个,故而孝廉多,茂才少,示天下以天朝大夏重德行、敦教化之义。
    常科之外又有诸多特科,特科无常例,仅在朝廷有需要时,下特旨命中央或地方官员举荐。特科又分明经、明法、直言极谏、勇猛知兵等诸多名目。
    但察举之权,最低止于郡国,大夏立国二百余年,还从未有过县官可以举荐人才的先例,这次倒是破天荒头一回。
    据说本来朝中的意见,是由朝廷拨付钱粮,命新任徐州刺史周景发榜募兵,进讨反贼。但时任尚书令的帝师文崇极力反对,以为即便事态紧急,也不应开地方大员自行募兵的先例。故而献策,请下特旨,着徐州各郡县举勇猛知兵科七十人,以合两万一千之众。
    但因此次特科,将察举权下放到各县,故而被举之人,不会直接授予官职,要等阵前立功,才能论功行赏。
    “好!既然蒙两位大人不弃,晚生就谢两位提携了。”
    虽然早知赵宁并非凡品,但他的痛快还是让王县尉很是吃惊。出兵放马毕竟不是闹着玩的,而这赵公子竟然一丝犹豫都没有就应承了下来。
    他原以为赵宁就算答应,怎么也要考虑几天才有准信。
    彼此毕竟有着多年的交情,他也知道,赵宁既然说了,那事情也就不会再有反复。“公子果然是做大事人,够痛快,那下官这就回去告知许大人,也好往上递文书。”
    “大人不在庄上盘桓几日,让晚生聊表谢意吗?”
    “公子这是什么话,这些年咱们都多承公子恩惠,哪还用个谢字?公子要这么说,可愧杀我了。我这边动作快些,好尽快把公文递上去,也显得公子心忧君国,急于报效,落在刺史大人眼里,对公子的前程也是好的。”
    王县尉此话倒是不假,除了今年夏天剿灭盗匪送上的一份天大功劳不说,这些年赵家庄园的铁匠生意越做越大,缴纳到官府的税赋也是连年增长,数额甚巨。而且沙丘但凡有个天灾人祸,赵宁更是无不慷慨解囊,故而沙丘一县日渐富裕,流民也甚少。
    这些摊到桌面上,自然显得一文一武两位县官政绩卓著,是造福一方的能员。据闻许县令很快就会入京供职,而他王县尉,也同样是升迁可期。
    “既如此,就多谢大人了。晚生也尽快打点好一切,就不强留大人了。连战,拿我前日新得的那口出云国宝刀和那幅六山居士的墨梅来。”赵宁又道了谢,吩咐道。
    “公子,这怎么行呢?不说下官,许大人也是断不会收的。”
    两人一阵拉扯,赵宁到底还是送王县尉带着宝刀、名画欣然离去了。
    赵宁始终信奉一个原则,那就是“小财不出,大财不入。”花点钱打点好这些人都是小意思,只要没人来影响自己的生意,只要自己的庄园平安无事,商队畅行无阻,商号越做越大,那金子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
    何况他现在有了自己的第一座铁矿,又掌握了一县的绿林道,自然更是不愁金子。
    要说赵宁毕竟还小,也没有认真想过步入仕途的事情,只想着广开财路,当个大夏朝的比尔盖茨。但是既然机会找上门来了,而且还有机会直接入京成为羽林军的军官,接近帝国权利的中心,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这样一个机会。
    “少爷,你又何必应承这事?”连叔知道后,却不觉得这个勇猛知兵科算是什么好机会。
    “以少爷的人才,将来在郡里举个孝廉,才是正经功名。如今应了这个勇猛知兵科,以后再想举孝廉、茂才可就没机会了。说到底,咱大夏朝还是重文轻武,重德行轻才干的,别的不说,您就看如今在北边带兵的皇甫端和罗庆吧,论武功,论统兵,两人都是不世之才,也都战功赫赫。而且两人一个是左将军,一个是右将军,官位也一般无二,但人家皇甫端就是主将,罗庆就只能屈居副将,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皇甫端当年是孝廉出身,而罗庆是个勇猛知兵科的特科出身吗?话再说回来,人家罗庆那个勇猛知兵科,还是州里举荐的特科,如今的这个特科呢,不过是县里举荐,这又差上许多了,少爷您何苦应它?如果您能听老奴一句劝,老奴这就去追王县尉,让他另请高明。”
    事关赵宁的前程,连叔也不能不紧张、着急。
    赵宁见连叔着急,忙请他坐了,又替他捧了一杯茶,才道,“您老说的这些宁儿都明白,但是依着大夏的法度,年不满二十五者,不得举孝廉、茂才,唯特科可以例外。”
    “话是这么说不错,可少爷您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您老也不必担心,王县尉不是说了吗,只要能在战场上立功,拔得头筹,是可以直接成为秩六百石的羽林左监的,那不是比一般举孝廉的还好出许多吗?”赵宁娓娓道来,好像那个头功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

章节目录

宁天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手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手军并收藏宁天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