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华夏才在三年前,以多架歼6为交换,从埃及换回了一架米格21mf型战斗机。
米格21mf是米格2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国家的空军部队。
而歼73项目的立项,便是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
遗憾的是,华夏制造的歼73,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原因有很多。
首先,歼73的机动性相比歼72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由于机体重量增加,而发动机推力增加有限,与米格21mf一样,光为了维持机体变化后的平衡所需的配重,就达到100千克。
而激波锥加大导致了格斗时进气不足,严重影响机动性,机身直径加大,也增加了阻力。
其次,虽然歼73装备的jl7雷达探测距离虽然达到26~28千米,但这一数值并没有为作战带来根本性的改善,仍然要依靠地面雷达引导。
更致命的是,上述型号研制成功的时间太晚,已经不符合当时作战的需要。
歼73投入部队试用后,部队普遍反对装备该型号。
这也是为什么我军没有大量采用3型的原因之一。
身为歼73项目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路阳和陈良伟自然不知道歼73项目未来的命运如何,这个时候,他们还在为如何加快歼73项目进度而愁眉不展。
“金陵电子技术研究所那边已经完成了kj11型自动驾驶仪,ads1型大气数据计算机的研发工作,jl7型单脉冲火控雷达和射瞄8d(hk03d)型光学射击瞄准具进度也比较顺利,应该能赶得上明年年末的首飞节点。”
“你负责的那块我倒不怎么担心,现在的关键是这次改进,新的零部件几乎占了80%,新材料占了37项,所有零部件都要重新绘图试制,年底必须发全部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按照现在的进度,根本来不及。”
“所里已经有五十多人都投入到项目组了,甚至连今年刚刚加入我们单位的大学生都没放过,再去拉人,肯定要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度。”
“实在不行,也只能是加班加点,增加工作量了。现在距离首飞节点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所有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的发放工作……”
……
杨卫宁听着路阳和陈良伟讨论了大半天,才搞清楚了歼73项目所面临的窘境。
按照空军最初的计划,歼73应该在1980就完成首飞,到1981年定型,到1982年,达到年产千架的规模。
但实际开始试制的时候,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首飞进度,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参照设计和测绘设计的争论。
这里要说明一点,所谓参照设计,就是在参考机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将我国较为先进的部件更换其老旧的部件。
比如说,在歼8的设计中,我国利用美国f4的残骸,学到了很多苏联不具备的东西,其设计理念和效果要比一些苏式设计科学合理的多。
像厚度只有一毫米的橡胶薄壁软油箱制造技术、机内管线采用氟塑料导管等等,都是苏联当时根本还没有掌握的技术,歼8在设计时已经很成熟地运用了。
而测绘设计,则是完全参照米格21mf的设计以及工艺,不做任何改进。
相比较而言,测绘设计的进度要比参照设计快很多。
这个时代,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一旦爆发战争,图22、图95等战略轰炸机随时能够深入华夏,华夏面临极大的防空压力,军方迫切需要一款全天候战斗机。
正因为如此,高层才在参照设计和测绘设计之间举棋不定,直接导致项目拖延了两年。
一直到1981年末,最高领导层对国际形势判断(三十年没大战)盖棺定论,关于测绘设计和参照设计的争论才尘埃落定,最终参照设计取得了胜利。
其结果就是路阳和陈良伟分别出任歼73项目的总师和副总设计师,陈良伟同时担任航电及飞控分系统的总设计师。
这样一来,两人身上的压力可就大了。
按照计划,歼73项目组必须在1981年12月完成总体设计,发出理论图,1982年底发全部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1983年10月完成首飞,1984年12月设计定型。
路阳和陈良伟领导的项目组不得不加班加点,但即便如此,大半年过去了,歼73的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才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三十。
这样下去,年底铁定完成不了原计划的任务。
路阳和陈良伟可谓压力山大。
杨卫宁见路阳和陈良伟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道:“路叔叔,我们现在的零部件机械制图,都是手绘制图吗?”
路阳有些苦涩道:“不用手绘,那能用什么制图?怎么,你在大学没学过这个?”
杨卫宁摇了摇头,笑道:“机械制图是大一的基础课,我怎么可能没学过?对了,路叔叔,我们单位有大型计算机吧?”
路阳皱眉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陈良伟似乎看出了杨卫宁的心思,说道:“计算机肯定有,小杨,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
杨卫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我想,我或许有办法加快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的绘制过程。”
“你有办法?”
“什么办法?”
路阳和陈良伟面面相觑,有些不相信杨卫宁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年轻,能解决全所的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杨卫宁笑道:“路叔叔,杨叔叔,不知道你们听过cad技术没?”
“cad?”
米格21mf是米格2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性能与早期的米格2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广泛装备于苏联、东欧、印度等国家的空军部队。
而歼73项目的立项,便是以米格21mf为蓝本,目的是改变歼7系列航程短、雷达作用距离短、火力弱等缺点。
遗憾的是,华夏制造的歼73,却不能说是成功之作。
原因有很多。
首先,歼73的机动性相比歼72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由于机体重量增加,而发动机推力增加有限,与米格21mf一样,光为了维持机体变化后的平衡所需的配重,就达到100千克。
而激波锥加大导致了格斗时进气不足,严重影响机动性,机身直径加大,也增加了阻力。
其次,虽然歼73装备的jl7雷达探测距离虽然达到26~28千米,但这一数值并没有为作战带来根本性的改善,仍然要依靠地面雷达引导。
更致命的是,上述型号研制成功的时间太晚,已经不符合当时作战的需要。
歼73投入部队试用后,部队普遍反对装备该型号。
这也是为什么我军没有大量采用3型的原因之一。
身为歼73项目的总设计师和副总设计师,路阳和陈良伟自然不知道歼73项目未来的命运如何,这个时候,他们还在为如何加快歼73项目进度而愁眉不展。
“金陵电子技术研究所那边已经完成了kj11型自动驾驶仪,ads1型大气数据计算机的研发工作,jl7型单脉冲火控雷达和射瞄8d(hk03d)型光学射击瞄准具进度也比较顺利,应该能赶得上明年年末的首飞节点。”
“你负责的那块我倒不怎么担心,现在的关键是这次改进,新的零部件几乎占了80%,新材料占了37项,所有零部件都要重新绘图试制,年底必须发全部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按照现在的进度,根本来不及。”
“所里已经有五十多人都投入到项目组了,甚至连今年刚刚加入我们单位的大学生都没放过,再去拉人,肯定要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度。”
“实在不行,也只能是加班加点,增加工作量了。现在距离首飞节点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所有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的发放工作……”
……
杨卫宁听着路阳和陈良伟讨论了大半天,才搞清楚了歼73项目所面临的窘境。
按照空军最初的计划,歼73应该在1980就完成首飞,到1981年定型,到1982年,达到年产千架的规模。
但实际开始试制的时候,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首飞进度,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参照设计和测绘设计的争论。
这里要说明一点,所谓参照设计,就是在参考机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将我国较为先进的部件更换其老旧的部件。
比如说,在歼8的设计中,我国利用美国f4的残骸,学到了很多苏联不具备的东西,其设计理念和效果要比一些苏式设计科学合理的多。
像厚度只有一毫米的橡胶薄壁软油箱制造技术、机内管线采用氟塑料导管等等,都是苏联当时根本还没有掌握的技术,歼8在设计时已经很成熟地运用了。
而测绘设计,则是完全参照米格21mf的设计以及工艺,不做任何改进。
相比较而言,测绘设计的进度要比参照设计快很多。
这个时代,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一旦爆发战争,图22、图95等战略轰炸机随时能够深入华夏,华夏面临极大的防空压力,军方迫切需要一款全天候战斗机。
正因为如此,高层才在参照设计和测绘设计之间举棋不定,直接导致项目拖延了两年。
一直到1981年末,最高领导层对国际形势判断(三十年没大战)盖棺定论,关于测绘设计和参照设计的争论才尘埃落定,最终参照设计取得了胜利。
其结果就是路阳和陈良伟分别出任歼73项目的总师和副总设计师,陈良伟同时担任航电及飞控分系统的总设计师。
这样一来,两人身上的压力可就大了。
按照计划,歼73项目组必须在1981年12月完成总体设计,发出理论图,1982年底发全部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1983年10月完成首飞,1984年12月设计定型。
路阳和陈良伟领导的项目组不得不加班加点,但即便如此,大半年过去了,歼73的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才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三十。
这样下去,年底铁定完成不了原计划的任务。
路阳和陈良伟可谓压力山大。
杨卫宁见路阳和陈良伟愁眉不展的样子,忍不住道:“路叔叔,我们现在的零部件机械制图,都是手绘制图吗?”
路阳有些苦涩道:“不用手绘,那能用什么制图?怎么,你在大学没学过这个?”
杨卫宁摇了摇头,笑道:“机械制图是大一的基础课,我怎么可能没学过?对了,路叔叔,我们单位有大型计算机吧?”
路阳皱眉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陈良伟似乎看出了杨卫宁的心思,说道:“计算机肯定有,小杨,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
杨卫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我想,我或许有办法加快结构图纸和系统图纸的绘制过程。”
“你有办法?”
“什么办法?”
路阳和陈良伟面面相觑,有些不相信杨卫宁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年轻,能解决全所的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杨卫宁笑道:“路叔叔,杨叔叔,不知道你们听过cad技术没?”
“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