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标题:总算是这段写完啦!
    ………………………………………
    电影继续播放……
    在肥头大耳的议员当中走出来了一位又高又瘦,长着一只夸张鹰钩鼻和尖利嘴巴的中年男子。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穿着一件乌漆嘛黑的外套。
    站在米字旗下的他,看上去像之前那只乌鸦一样。
    不用问了,这又是一个明喻,就是要让观众产生这样的联想。
    字幕打出: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二等男爵,乔治格雷爵士(sir george grey, 2nd baronet),辉格党。
    “作为世界级的编剧家,袁燕倏先生不但赋予了《饥荒孤女》以艺术性和思想性,也在考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众所周知,在他就读于纽约大学期间,常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因此各类知识相当之渊博。这部电影的灵感就来自于他平时的积累。
    《饥荒孤女》中出现的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乔治格雷爵士确有其人,也真的是他提出了这个计划。更‘因吹斯听(袁先生常用语之一)’的是,他本人长相和银幕形象很有点那么一点共通之处。
    因此有人戏称袁先生是‘图书馆三贤者’之一。另两位就是……”
    ——节选自《十部你不可错过的电影之《饥荒孤女》赏析》
    “乌鸦”走上了议院的演讲台,开始宣讲起了“famine orphans”计划:把爱尔兰的女孩子送到澳大利亚。
    先生们,这个计划实在是两全其美。那些年轻的女孩们能免于饥馑,在新的肥沃土地上生活。而澳大利亚在作为罪犯流放地数十年后女性紧缺,急需年轻女性来劳作、照管家务和繁衍人口……
    “哈、哈、哈……”
    在座的英国议员们发出了粗俗的笑声。
    其中有位议员站了起来,开口问道:“格雷爵士阁下,如果澳大利亚人不欢迎那些天主教徒怎么办?”
    这一任的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耸了耸肩道:“澳大利亚人既不欢迎罪犯,又不欢迎天主教徒,现在他们必须选一个!”
    简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历史背景。
    因为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去往澳大利亚的自由移民越来越多,所以当地人拒绝宗主国继续把澳大利亚再当作罪犯的流放地。
    到了1840年,除了塔斯马尼亚岛之外的澳大利亚运输罪犯终于停止了。而等到这位格雷爵士上台之后又想往重启此事,当地人自然对此反弹得十分强烈。
    嗯,不但1848年的澳大利亚对格雷爵士很不满,1921年的爱尔兰人看到了他把天主教徒和罪犯相提并论,立马也是破口大骂。
    “英国人才是全世界头号罪犯!”
    “为了离婚背叛教廷的狗杂种!”
    “圣公会的异端都要去死死死!”
    就在现场观众的骂骂咧咧之中,“famine orphans”计划得到了议院的全票通过。
    于是镜头又转回到了爱尔兰的都柏林……
    “袁先生自己曾经介绍说,《饥荒孤女》的架构设置是‘抄袭’但丁的《神曲》。
    法雷尔三姐妹一开始尚在人间。
    随着神父的死亡和天象的改变,她们坠入了冥界。
    见到乱葬坑的那一刻起,她们其实抵达了地狱的入口。
    而等她们抵达都柏林,那意味着她们已经身处地狱之中……”
    ——节选自《十部你不可错过的电影之《饥荒孤女》赏析》
    其实我们的袁大师这么写剧本并非真的向阿利盖利但丁他老人家致敬,而是考虑到当时电影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恐怖片和惊悚片自然是怎么耸动怎么来。毕竟后世的观众早就经受过无数感官刺激的洗礼,编导们不弄得夸张一点,怎么吸引观众?
    1921年就不同了,这年头的恐怖片在后世看来实在太小儿科了。不过反过来说,你直接就让当时的观众看类似《电锯惊魂》这样的片子,他们也受不了啊。
    所以《饥荒孤女》的开场只是“惨”,而不是“恶”。
    进了片中的“都柏林”之后,就开始“恶”了。
    这个“恶”不但是让人感到反胃的恶心的“恶”,也是触碰人类道德底线的恶行的“恶”。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饿”!
    当然啦,仍然是因为时代的限制,袁燕倏和格里菲斯这两位主创还是对很多片段做了“柔化”的处理。
    但是观众们仍然能够明白,法雷尔三姐妹在城中看到了无处不在的皮肉交易,各种各样的暴力事件,甚至隐隐约约的食人行为。
    这些场面看得场内的爱尔兰人如坐针毡,因为这不但完全违背了天主教的教义,而且他们知道电影里面的这些“恶徒”就是他们老祖宗。
    明白了吗,正是这两个原因促使袁大师他们才需要“柔化”来着。
    本来热热闹闹的会场重新安静了下来。
    法雷尔三姐妹还有她们同村一行人互相照顾着,总算坚持到了济贫院门口。
    他们发现此时的济贫院门口早就排起了长队,要知道当时整个爱尔兰的救济系统最多可以容纳10万人。
    而此时爱尔兰救济系统已经接到了伦敦的命令,只招收健康的年轻女孩。
    所以这里又来了一段非常催泪的“生离”桥段,三姐妹以外的几位女孩子不得不和她们的父母兄弟甚至爱人告别了。
    其实,这一路上一直有两位年轻人在帮助法雷尔三姐妹,看得出来他们与大姐、二姐之间略有情愫,不过这个时候爱情实在是太奢侈了。
    就这样,村中的女孩子们进入了济贫院。
    看过《雾都孤儿》和《悲惨世界》就知道十九世纪的济贫院有多可怕了,更何况这还是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济贫院。
    不过我们的袁大师为了让观众们喘上一口气,这段相比之下显得比较温馨和轻松。
    比如女孩子们被剃了一个短发而抿嘴偷乐。
    比如她们狼吞虎咽的吃相。
    比如大姐给其他女孩子讲故事。
    比如她们合伙捉弄恶毒却有愚蠢的嬷嬷……
    总之,这些苦中作乐又展现少女俏皮可爱的场景让观众席上发出了轻轻的笑声。
    然后,出发的日子到了。
    第一批的“饥荒孤女”们被带到了码头,登上了开往澳大利亚的帆船。
    这个场景实际上是严格地按照史实。历史上每一批次的三艘船都搭载有700位女孩子。大卫格里菲斯也真的找了三艘真正的帆船和700位女孩子来拍摄这个场景。
    当然啦,比起《党同伐异》里面为了拍摄征伐巴比伦的波斯大军行军场面找了一万五千名群众演员,这也算不了什么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场景也是相当滴壮观。
    这些帆船都经过了一定改装,又加上袁大师的“后期制作”,看上去都如同史前的海洋巨兽,张开了大嘴吞下了这些可怜的女孩。
    接着就是远洋航行了。
    实际上,饥荒孤女们要比同一时期去往美利坚同胞幸运得多得多得多。
    别看爱尔兰到美利坚只用横渡一个大西洋,但是由于这些贫民根本就没有什么钱,因此他们只能乘坐最廉价的船只。这种船只条件极差,只给乘客们提供少量的水、食物和空间,乘客们的死亡率往往高达30%!
    而此时英国往澳大利亚运送犯人的经验相当丰富,毕竟他们从1788年开始搞了将近半个多世纪。
    另外平心而论,英国政府在十九世纪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是一个纯粹的政府行为,受到了爱尔兰济贫法委员会、伦敦殖民地土地和移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当局等政府机构的密切监管。
    所以虽然去往澳大利亚遥远得多,但是孤女们在远航中的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
    但是,但是,但是,这部片子可是出自袁燕倏的手笔,他怎么可能给英国佬说好话?
    因此我们的袁大师开始豪快地发起了便当。
    身处潮湿、逼仄、黑暗、颠簸的舱室之中,本来就体弱的饥荒孤女纷纷死去。每一天都要进行好多次的海葬。
    看到这些青春少女被无情的大海所吞噬,场内响起了轻轻的抽泣之声。
    不过在大姐的照顾之下,法雷尔三姐妹总算平安抵达了墨尔本。
    当她们走出舱室的时候,这是《饥荒孤女》第二次出现了太阳。不过这却是一个毒辣的日头。
    幸存下来的饥荒孤女被安置在海德公园(英国人还真是喜欢这个名字)的军营里面。(笔者注:现在那里就有纪念“饥荒女孩”的纪念碑。)
    可是澳大利亚人却不欢迎她们。当地的报刊媒体、上层和中产阶级同时谴责这些到来的孤女,认为她们不道德、无用、未接受训练,无法成为合格的女仆,只会浪费公共支出。
    《悉尼先驱晨报》评论称:“这不是几百名,而是数千名女孩到来。她们也不单单是孤儿,而是淹没我们的爱尔兰贫民浪潮。”
    带有更强烈仇视和歧视意味的评论来自《墨尔本阿格斯报》:“我们的资金并没有花在体面、合格、有教养的女孩身上,……我们的钱理当花在带着红润面颊的英格兰女孩身上,或花在美好的苏格兰女孩身上,而不是浪费在这些粗糙的、无用的生物身上。她们有着矮胖的、生长不良的身材,腰粗、脚踝笨拙,对维多利亚州未来殖民者的体质有着很坏的影响。”
    这些言辞自然又引来了观众们的一片嘘声。
    三姐妹终于要开始新生活了。然而在被人选中当妻子之前,她们也不能闲着,被强制性地出去工作。这个时间平均是两年半。
    还是当然啦,法雷尔三姐妹也不可能平平安安顺顺遂遂地嫁人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
    细心的大姐听到了英国人在背后的议论,代替二妹去了一家酒馆当女招待。果然她当天就被丧尽天良的坏老板给强暴了,最后沦为老板控制下的姬女。
    还有两位姐妹去给人当女佣。
    二姐很快嫁给了一个警察,但是这个警察却是具有酗酒和暴力倾向的男人,她因丈夫殴打而流产,最后因流产引发的伤寒和肠炎而痛苦地死去。
    而警察丈夫连葬礼都不给她办理,还是大姐和三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才让二姐落了葬。
    三妹却因此被怀疑偷了家中的财物,健壮的女雇主和她的儿子们活活地打死了她,也根本没有人来追究这样的罪行。
    大姐去警察局报警,却被二妹的丈夫羞辱了一顿,甚至还想要占她便宜。于是她乘其不备杀死了这个害死自己妹妹的仇人。
    在被人发现之前,她离开了警察局跑到三妹的雇主家里放了一把火,烧死了他们一家人。
    嗯,这样情节俗套是俗套了一点,合理性也不是很足更别说真实性了,不过看着让人解气不是。
    这部电影毕竟是商业片,总得考虑一下观众感受啊。
    最后大姐迎着夕阳走进了海里。
    此时,摩曼小姐的歌声再次随着乐声响起:
    “我不愿意看到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上。”
    “愿你能跟随你的同伴安然长亡。”
    “我把你芬芳的花瓣轻轻地撒在花坛。”
    “让你和你亲爱的同伴在那黄土中埋葬……”
    她和太阳一起沉入了太平洋中。
    荧幕变黑。
    the end。
    现场观众一个个地站了起来,一起开始唱起了第三段:
    “当那爱人的指环失去了宝石的光芒。”
    “当那珍贵的友情枯萎我也愿你和你同眠。”
    “当那忠实的心儿憔悴,当那亲爱的人死亡。”
    “谁还愿意孤独地生存在这凄凉的世界上。”
    在“the end”之后,银幕上又打出了一行字:此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是的,这句话一般性都放在片头,但是我们的袁大师为了加深观众们的印象,特意放在了片尾。
    最后,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数字——4114。
    这便是运到澳大利亚的“饥荒孤女”的总数。
    “呜、呜、呜……”
    他们把《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都泣不成声,哭成了一片……
    “两位殿下,好机会。我们现在就走吧!”
    我们的袁大师见此情形自然是非常感动,马上向两位皇太子提出了这个建议。
    威尔士亲王和迪宫亲王对此肯定没有异议,于是他们乘着没人注意就偷偷地溜出了球场。
    …………………………………………
    不好意思,慕容不喜欢看悲剧也不喜欢写悲剧,这部电影写到最后有点不得劲。
    所以,接下来还是写因吹斯听的情节吧。

章节目录

重生美国当大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肉屋只为原作者慕容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慕容鹉并收藏重生美国当大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