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卒见到穿着腰间佩着腰牌和鱼袋的郑玉衡,从装束明了他的身份,连忙点头哈腰,上前解开锁链。
被推开数步的两人跟着一愣,扭头看到殿帅亲自撑腰的郑钧之郑大人,面色猛然一变,心说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郑钧之可是许祥举荐的人。没想到皇帝都动了怒,他还这么顾念着旧情。
两人换了张脸色,刚要上前解释,就听到他冷冷地道:未有旨意下达之前,不许对他动刑,谁要是让他出了事,就自己跪在太后面前回禀吧,滚!
说罢看都不看其他人一眼,走近数步,抬起手臂扶住许祥,而对方的身躯遍布鞭痕,深处血流不止,根本无法支撑得住,猛地倒了下来,吐出一口咬在齿关忍了很久的血。
许秉笔。郑玉衡唤道。
许祥仓促粗重地喘/息,嗓子里含着血液的铁锈味道,他沙哑道:殿下不要让她求情
我知道,我知道。郑玉衡连忙回应,有太后在,她不会冲动出事的。
许祥这才缓缓抬眼看向了他。
说实话,郑玉衡没有见过许祥这么狼狈的时候,两人相识至今,大多都是他在许祥面前狼狈不堪、处处受制。许秉笔总是一身冷寂,面无表情,像眼下这么血污遍身,痛得站不起身、喘不过气的情况,还是头一回。
但许祥说完了这句话,却没有其余剧烈的情绪,他抬手擦了擦唇角的血迹,抬起手道:锁进狱中吧。
郑玉衡从腰间携物的小袋子里翻了翻,掏出一个药瓶,从中取出丸药塞进他嘴里,说道:含服,丸者缓也,暂时只能将就一下了,总比没有好。
许祥承了他的好意,含糊道:多谢。
郑玉衡此举已经算是出格了,许祥抬眼示意他离开,跟他保持距离,不要太过越线,然后撑起身体,极其谦卑顺服地戴上狱卒拿过来的镣铐,关入牢中。
他衣衫被抽得破烂,粘在伤口上,蜷缩在角落,静静地等候发落。
在这种疼痛、冰冷、与黑暗交织的情况下,许祥的精神好像随之忽然一空,他不太在意外面如何、不在意这些人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而是慢慢想起之前在他的刑罚之下死去的人、落下残疾的人,还想起在三司会审时陈情冷笑的商恺、那个被廷杖打死的小太监
这一切的一切,光影交织,像是梦境一样从他眼前掠过,然后他的思绪放得更空,想起幼时母亲抚摸他时,那只温柔又轻缓的手,想起那桩牵连无数的朱墨谋逆案,他的生命就在此处分裂,割落出另一个自己。
最后,他非常平静、非常安然地想到了那场雪。
雪中撑着一把红伞,她趴在他的背上,跟他叙说着理想和自己的思考,大理寺中立着的獬豸石雕威武庄严,永恒地伫立、凝望。
过了不知多久,静夜降临。
月色盈盈。
作者有话说:
虽然是一章,但是有五千字耶。
第121章
郑玉衡一直在推案司所在的狱外等到天黑, 而后又掏出腰牌嘱托了这些时日在殿前司认识的几个可靠的紫微卫,让他们帮忙照看, 以防有人暗中行事。
随后, 郑玉衡重新入宫,只不过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归元宫到小皇帝身边伺候,而是在太医院住处更衣收拾了一番,再回慈宁宫。
慈宁宫仍然掌灯, 在外守夜的人不多, 见他来了, 都闭口不再闲聊, 向小郑大人行礼。
郑玉衡同样回礼, 从内侍们闲聊的只言片语当中听出皇后已经安然生育,母子平安,陛下估计仍然在凤藻宫, 今夜都不会回去了。
这样也好,起码这算是一件好事, 而好事越多,越能将此前激怒孟诚的事情冲淡。
郑玉衡走入殿内,绕过一道架在靠外侧的屏风, 撩开帘子,顺手将小案的烛台灯罩取下来, 用一旁小巧的剪刀修了修烛芯, 让火光笔直一线,更加明亮。
他将灯罩放回去,罩纱上的红色锦鲤在光芒映照下形同游动, 随后, 郑玉衡才坐到了长席的另一侧、董灵鹫的对面。
董灵鹫没有睡, 但天色已晚,她洗漱过了,发髻没有完全散开,上面的金饰卸去,只剩下一根通透的玉簪子簪着长发,因青丝太密,有一半发丝簪不住,垂落在她的脊背间。
郑玉衡靠近,见她在看祟书。
所谓祟书,其实是一种记载鬼神、星辰、命运等等,将某月某日所生的病或者祸事,当成鬼神作怪,施法去除的一种书册本子。
郑玉衡虽然不在意这种事,但他也知道民间有不少崇信此书的,就连朝中的一部分官员也对此深信不疑,大多数人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无论哪个皇帝登基,或者是某个开国皇帝创下基业,都要说一句受命于天之类的说辞,以此来巩固自身的正统性郑玉衡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倒算是其中不太信这些东西的人。
在看什么?郑玉衡明知故问,檀娘也有掐不准卦象,托鬼怪撞客办事的时候?
后半句属于打趣,因为他不相信董灵鹫崇信鬼神。
董灵鹫闻言一笑,道:我倒真有件事给它们办。
--
被推开数步的两人跟着一愣,扭头看到殿帅亲自撑腰的郑钧之郑大人,面色猛然一变,心说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郑钧之可是许祥举荐的人。没想到皇帝都动了怒,他还这么顾念着旧情。
两人换了张脸色,刚要上前解释,就听到他冷冷地道:未有旨意下达之前,不许对他动刑,谁要是让他出了事,就自己跪在太后面前回禀吧,滚!
说罢看都不看其他人一眼,走近数步,抬起手臂扶住许祥,而对方的身躯遍布鞭痕,深处血流不止,根本无法支撑得住,猛地倒了下来,吐出一口咬在齿关忍了很久的血。
许秉笔。郑玉衡唤道。
许祥仓促粗重地喘/息,嗓子里含着血液的铁锈味道,他沙哑道:殿下不要让她求情
我知道,我知道。郑玉衡连忙回应,有太后在,她不会冲动出事的。
许祥这才缓缓抬眼看向了他。
说实话,郑玉衡没有见过许祥这么狼狈的时候,两人相识至今,大多都是他在许祥面前狼狈不堪、处处受制。许秉笔总是一身冷寂,面无表情,像眼下这么血污遍身,痛得站不起身、喘不过气的情况,还是头一回。
但许祥说完了这句话,却没有其余剧烈的情绪,他抬手擦了擦唇角的血迹,抬起手道:锁进狱中吧。
郑玉衡从腰间携物的小袋子里翻了翻,掏出一个药瓶,从中取出丸药塞进他嘴里,说道:含服,丸者缓也,暂时只能将就一下了,总比没有好。
许祥承了他的好意,含糊道:多谢。
郑玉衡此举已经算是出格了,许祥抬眼示意他离开,跟他保持距离,不要太过越线,然后撑起身体,极其谦卑顺服地戴上狱卒拿过来的镣铐,关入牢中。
他衣衫被抽得破烂,粘在伤口上,蜷缩在角落,静静地等候发落。
在这种疼痛、冰冷、与黑暗交织的情况下,许祥的精神好像随之忽然一空,他不太在意外面如何、不在意这些人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而是慢慢想起之前在他的刑罚之下死去的人、落下残疾的人,还想起在三司会审时陈情冷笑的商恺、那个被廷杖打死的小太监
这一切的一切,光影交织,像是梦境一样从他眼前掠过,然后他的思绪放得更空,想起幼时母亲抚摸他时,那只温柔又轻缓的手,想起那桩牵连无数的朱墨谋逆案,他的生命就在此处分裂,割落出另一个自己。
最后,他非常平静、非常安然地想到了那场雪。
雪中撑着一把红伞,她趴在他的背上,跟他叙说着理想和自己的思考,大理寺中立着的獬豸石雕威武庄严,永恒地伫立、凝望。
过了不知多久,静夜降临。
月色盈盈。
作者有话说:
虽然是一章,但是有五千字耶。
第121章
郑玉衡一直在推案司所在的狱外等到天黑, 而后又掏出腰牌嘱托了这些时日在殿前司认识的几个可靠的紫微卫,让他们帮忙照看, 以防有人暗中行事。
随后, 郑玉衡重新入宫,只不过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归元宫到小皇帝身边伺候,而是在太医院住处更衣收拾了一番,再回慈宁宫。
慈宁宫仍然掌灯, 在外守夜的人不多, 见他来了, 都闭口不再闲聊, 向小郑大人行礼。
郑玉衡同样回礼, 从内侍们闲聊的只言片语当中听出皇后已经安然生育,母子平安,陛下估计仍然在凤藻宫, 今夜都不会回去了。
这样也好,起码这算是一件好事, 而好事越多,越能将此前激怒孟诚的事情冲淡。
郑玉衡走入殿内,绕过一道架在靠外侧的屏风, 撩开帘子,顺手将小案的烛台灯罩取下来, 用一旁小巧的剪刀修了修烛芯, 让火光笔直一线,更加明亮。
他将灯罩放回去,罩纱上的红色锦鲤在光芒映照下形同游动, 随后, 郑玉衡才坐到了长席的另一侧、董灵鹫的对面。
董灵鹫没有睡, 但天色已晚,她洗漱过了,发髻没有完全散开,上面的金饰卸去,只剩下一根通透的玉簪子簪着长发,因青丝太密,有一半发丝簪不住,垂落在她的脊背间。
郑玉衡靠近,见她在看祟书。
所谓祟书,其实是一种记载鬼神、星辰、命运等等,将某月某日所生的病或者祸事,当成鬼神作怪,施法去除的一种书册本子。
郑玉衡虽然不在意这种事,但他也知道民间有不少崇信此书的,就连朝中的一部分官员也对此深信不疑,大多数人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无论哪个皇帝登基,或者是某个开国皇帝创下基业,都要说一句受命于天之类的说辞,以此来巩固自身的正统性郑玉衡对鬼神之说敬而远之,倒算是其中不太信这些东西的人。
在看什么?郑玉衡明知故问,檀娘也有掐不准卦象,托鬼怪撞客办事的时候?
后半句属于打趣,因为他不相信董灵鹫崇信鬼神。
董灵鹫闻言一笑,道:我倒真有件事给它们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