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样也不敢动,就怕着了先帝的道。而在暗底里,先帝却是花重金找来了墨氏家族,叫他们去卧龙岭挖龙脉,实则却是要截断黑河大水,引发洪灾,生生将颍川一众士族,尽灭于那场大洪水之中。”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桓子澄再度点评似地语道,语带慨然,却仍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这冰冷无情的语声,让秦素略略失神。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为了座下龙椅,多杀几个人又算什么?
可怜颍川那些无辜的士庶民众,就这样白白身死,且还死得如此糊涂,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死,皆是为了那一纸遗诏。
秦素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南方的空气,比之北方多了些温润,沁入鼻端时,似还有暗暗梅香,缭绕其间。
然而,秦素的心却是冷的,冰的,不带半点热度。
如此说来,前世秦家被人灭了门,亦有前因,也不能说是纯然地被旁人殃及。
秦家本身,也是有大问题的。
“那场大水,将颍川变成了一片赤地。”莫不离的语声继续响起,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颍川士庶几乎死了个干净,先帝却还不放心,又秘派人手到处搜寻遗诏。万幸的是,他始终没见到那遗诏的影子,且颍川又发了疫症,先帝派去的人手也折损了不少,最后只得无功而返。”
言至此,他的唇角又勾了起来,面上是一抹讽笑:“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天就不叫先帝拿到那份遗诏,直到他死,他也是死不瞑目。”
“彼时,靖王在做什么?”秦素插言问道,眸中隐着一丝不解:“为何不先下手夺下遗诏?”
听得此言,莫不离面上的讽意便散了去,面色怅然,叹了一口气:“先下手?谈何容易?先帝的手段可比郭士礼那厮厉害多了。父王纵然派出了人手,却远不及先帝的速度快。父王后来亦曾向我言道,我们的人手一离大都,就遭遇到了多方截杀,待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来到颍川之时,水患已成、瘟疫横行,那颍川左近更布满了金御卫蛇卫,举凡可疑者,杀无赦。”
秦素沉默地听着,心下又是一阵感慨。
先帝果然是雷霆手段,比之中元帝确实要强上许多,也难怪永平年间的大陈如此强盛。
思及此,她忽地心头一动,转眸看向了莫不离,迟疑地道:“难道说,颍川后来被赵国攻下,也是为了……”
“遗诏。”莫不离毫不迟疑地接口道,语中重又有了讥意:“帝王手笔,自是血腥得很。先以水淹绝颍川活路,后在永平十八年时,更以一场所谓的战败,将颍川拱手让予赵国,其目的,就是要让那份遗诏,永远地沉落于异国他乡,叫我父王再难有机会去颍川寻找。”
第1033章 曾为画
言至此处,莫不离面上的神情,渐渐便从嘲讽转作了凄然:“发水那年,父王派出去的人手,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小半儿,遗诏亦是不曾寻到。而经此一事后,先帝对靖王府越发看得紧,到最后几乎就是将靖王府圈禁了起来。在此期间,父王也曾百般寻找秦氏遗族,只可惜时不我予,那秦家的人彼时死得也没剩几个了,又为了活命而四处流浪,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往何处,我们又如何能知?父王先后派出去十余批人手,皆是空手而回。这一找,便又是四年时光匆匆而逝,便到了永平十九年。”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便一点一点地小了下去,垂下了头,周身都被一种凄迷的情绪所笼罩。
永平十九年,正是靖王之乱那一年。
那一年,莫不离十六岁。
望着他单弱的身形,秦素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极淡的不以为然。
前世她所遭受的一切,皆是因莫不离而来,纵然靖王与先帝之间的往事的确叫人唏嘘,但这也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说到底,一切皆是权欲使然。
再者说,莫不离与秦素,或者说是莫不离与桓氏,乃是天然的敌对关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其间再无半点转圜可能。
此种情形下,秦素自然是希望着,死的那个是对方,而不是她。
“都督大人想要知道我深恨桓氏的理由,是不是?”莫不离的语声突然响起,携着大雪的冰寒,落入耳畔。
桓子澄没说话,只淡然地点了点头。
莫不离正微低着头,视线由下而上,在桓子澄与秦素的身上来回地扫。
雪光落上他的两颊,映得那眉眼愈发幽暗,尤其是一双眼睛,黑得如无底深渊。
他就这样看着他们,像是要从他们的身上找出某个熟悉的身影,良久后,方咧开了唇角:“我想,你们一定都不曾听说过,便在父王起事前的一日,我与桓道非,曾有过一晤。”
山风渐涌,搅动起漫天大雪,扑向丹井室简陋的廊檐。秦素垂眸望去,便见她那一袭绛裙的边缘,已然落上了大片的雪花,而桓子澄的袍摆处,亦沾着几片雪渍。
“家君……告发了你们?”桓子澄的语声蓦地响了起来。
那声音被大雪渍得冰凉,冰棱似地,仿佛能刺透人的耳朵。
秦素下意识地打了个寒噤。
然而,还没待她再有旁的想法,身上忽然便是一暖。
她连忙抬头,便见哑奴不知何时已然立在了她的身旁,正将一件厚厚的折枝梅簇金线蜀锦氅衣,披在她的斗篷外头。
“雪大了,殿下万勿着了凉。”他低声语道,顺手又将个手炉塞了过来,向秦素咧了咧嘴:“旌宏临走前给我的,殿下拿着罢。”
手指间的暖意,连同那氅衣带来的温暖,让秦素冷透了的心也跟着暖和了几分。
“多谢哑叔。”她向着哑奴笑了笑。
哑奴没说话,只向她微一颔首,便又转头望向了莫不离并阿烈,面色瞬间转冷。
桓子澄却并没注意到秦素与哑奴的对话。
他正看着莫不离,神情疏淡,眸光犹凉:“郡王深恨桓氏,便是因为家君之故么?”
莫不离怔怔地看着他,神情苍茫,半晌后方启唇问道:“这是他……告诉你的?”很艰涩的语声,像是从喉咙深处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
“我猜的。”桓子澄若无其事地拂了拂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桓子澄再度点评似地语道,语带慨然,却仍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这冰冷无情的语声,让秦素略略失神。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为了座下龙椅,多杀几个人又算什么?
可怜颍川那些无辜的士庶民众,就这样白白身死,且还死得如此糊涂,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死,皆是为了那一纸遗诏。
秦素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南方的空气,比之北方多了些温润,沁入鼻端时,似还有暗暗梅香,缭绕其间。
然而,秦素的心却是冷的,冰的,不带半点热度。
如此说来,前世秦家被人灭了门,亦有前因,也不能说是纯然地被旁人殃及。
秦家本身,也是有大问题的。
“那场大水,将颍川变成了一片赤地。”莫不离的语声继续响起,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往事:“颍川士庶几乎死了个干净,先帝却还不放心,又秘派人手到处搜寻遗诏。万幸的是,他始终没见到那遗诏的影子,且颍川又发了疫症,先帝派去的人手也折损了不少,最后只得无功而返。”
言至此,他的唇角又勾了起来,面上是一抹讽笑:“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天就不叫先帝拿到那份遗诏,直到他死,他也是死不瞑目。”
“彼时,靖王在做什么?”秦素插言问道,眸中隐着一丝不解:“为何不先下手夺下遗诏?”
听得此言,莫不离面上的讽意便散了去,面色怅然,叹了一口气:“先下手?谈何容易?先帝的手段可比郭士礼那厮厉害多了。父王纵然派出了人手,却远不及先帝的速度快。父王后来亦曾向我言道,我们的人手一离大都,就遭遇到了多方截杀,待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来到颍川之时,水患已成、瘟疫横行,那颍川左近更布满了金御卫蛇卫,举凡可疑者,杀无赦。”
秦素沉默地听着,心下又是一阵感慨。
先帝果然是雷霆手段,比之中元帝确实要强上许多,也难怪永平年间的大陈如此强盛。
思及此,她忽地心头一动,转眸看向了莫不离,迟疑地道:“难道说,颍川后来被赵国攻下,也是为了……”
“遗诏。”莫不离毫不迟疑地接口道,语中重又有了讥意:“帝王手笔,自是血腥得很。先以水淹绝颍川活路,后在永平十八年时,更以一场所谓的战败,将颍川拱手让予赵国,其目的,就是要让那份遗诏,永远地沉落于异国他乡,叫我父王再难有机会去颍川寻找。”
第1033章 曾为画
言至此处,莫不离面上的神情,渐渐便从嘲讽转作了凄然:“发水那年,父王派出去的人手,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小半儿,遗诏亦是不曾寻到。而经此一事后,先帝对靖王府越发看得紧,到最后几乎就是将靖王府圈禁了起来。在此期间,父王也曾百般寻找秦氏遗族,只可惜时不我予,那秦家的人彼时死得也没剩几个了,又为了活命而四处流浪,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往何处,我们又如何能知?父王先后派出去十余批人手,皆是空手而回。这一找,便又是四年时光匆匆而逝,便到了永平十九年。”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便一点一点地小了下去,垂下了头,周身都被一种凄迷的情绪所笼罩。
永平十九年,正是靖王之乱那一年。
那一年,莫不离十六岁。
望着他单弱的身形,秦素的眼中,划过了一丝极淡的不以为然。
前世她所遭受的一切,皆是因莫不离而来,纵然靖王与先帝之间的往事的确叫人唏嘘,但这也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说到底,一切皆是权欲使然。
再者说,莫不离与秦素,或者说是莫不离与桓氏,乃是天然的敌对关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其间再无半点转圜可能。
此种情形下,秦素自然是希望着,死的那个是对方,而不是她。
“都督大人想要知道我深恨桓氏的理由,是不是?”莫不离的语声突然响起,携着大雪的冰寒,落入耳畔。
桓子澄没说话,只淡然地点了点头。
莫不离正微低着头,视线由下而上,在桓子澄与秦素的身上来回地扫。
雪光落上他的两颊,映得那眉眼愈发幽暗,尤其是一双眼睛,黑得如无底深渊。
他就这样看着他们,像是要从他们的身上找出某个熟悉的身影,良久后,方咧开了唇角:“我想,你们一定都不曾听说过,便在父王起事前的一日,我与桓道非,曾有过一晤。”
山风渐涌,搅动起漫天大雪,扑向丹井室简陋的廊檐。秦素垂眸望去,便见她那一袭绛裙的边缘,已然落上了大片的雪花,而桓子澄的袍摆处,亦沾着几片雪渍。
“家君……告发了你们?”桓子澄的语声蓦地响了起来。
那声音被大雪渍得冰凉,冰棱似地,仿佛能刺透人的耳朵。
秦素下意识地打了个寒噤。
然而,还没待她再有旁的想法,身上忽然便是一暖。
她连忙抬头,便见哑奴不知何时已然立在了她的身旁,正将一件厚厚的折枝梅簇金线蜀锦氅衣,披在她的斗篷外头。
“雪大了,殿下万勿着了凉。”他低声语道,顺手又将个手炉塞了过来,向秦素咧了咧嘴:“旌宏临走前给我的,殿下拿着罢。”
手指间的暖意,连同那氅衣带来的温暖,让秦素冷透了的心也跟着暖和了几分。
“多谢哑叔。”她向着哑奴笑了笑。
哑奴没说话,只向她微一颔首,便又转头望向了莫不离并阿烈,面色瞬间转冷。
桓子澄却并没注意到秦素与哑奴的对话。
他正看着莫不离,神情疏淡,眸光犹凉:“郡王深恨桓氏,便是因为家君之故么?”
莫不离怔怔地看着他,神情苍茫,半晌后方启唇问道:“这是他……告诉你的?”很艰涩的语声,像是从喉咙深处一个字一个字挤出来的。
“我猜的。”桓子澄若无其事地拂了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