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下了场薄雨,燥热多天,终于有了丝凉意。小摊贩立即占据了街的两岸,行人多是长衫打扮。
宋远看准了“鸿雁楼”三字,又见身后确无尾巴,才安心地走了进去。
一个高个子伙计忙迎了上来。
宋远往上一指,说道:“早有人等着了。”
伙计笑着,悻悻地离开。
宋远拾级而上,到了二楼,径直往左手第一间里闯。
正自斟自饮的孙磐见宋远来了,忙起身客气地拱手道:“候宋兄多时了。”
“愚弟久未到京城,不熟悉路,因此迟来。弟先自罚三杯。”宋远说完,端起酒杯,连饮三杯。
孙磐拍掌笑道:“多年不见,宋兄果然豪爽依旧。”
宋远赧然笑了,问道:“不知故人是否本性不改?”
孙磐摇头叹气道:“在京城,即便是浑身是刺的铁球,也能磨成光滑透明的琉璃。”
“当年先帝说,孙磐配得上这个。”宋远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孙磐的脸羞得通红,说道:“现今有愧先帝。宋兄这次来京述职,应该大开眼界吧?”
宋远顿时失去了玩笑的兴致,长叹了一声,说道:“又是权臣当道。”
孙磐举杯欲饮,听这一声叹,又放下了,说道:“百官多依附赵烈,多亏范右相苦苦支撑,才没使皇权受欺凌。愚弟劝你先拜访赵相,再去述职,也是这个缘故,否则定会多被刁难。你该不会怪愚弟胆怯吧?”
宋远苦笑道:“怎会?离京城越近,弟就越感觉到赵烈的势力大,本想做个孤直的忠臣,但这两条腿还是不由自主地迈到了赵府。惭愧,惭愧。”
孙磐端起酒杯,说道:“为你我二人的随波逐流干一杯。”
宋远举杯,与孙磐的轻轻地碰了一下杯子,仰头咽下,像咽下了苦药。
孙磐直视宋远的双眸,问道:“在赵府,你是否见到逸云公子?”
宋远蹙眉沉吟一会儿,说道:“我倒是见到一个面如冠玉,一袭白衣,轻摇折扇的年轻人。大概是他吧?”
孙磐连连点头道:“对,对,就是他。你看到他时,有什么感觉?”
宋远像陷入了梦境,说道:“当时,我与他在长廊相逢,见到他缓缓走来,不由自主地弯下腰,恭敬地立在一旁。他走到我身旁时停住了,笑盈盈地看着我问道,阁下是十多年前不畏死直谏的宋远宋大人吗?我忙回,是。他浅笑着离去。我觉得此人可怕,不觉已生了一层冷汗。”
孙磐拍桌激动地说道:“正是此人,赵烈才有今日的威势。”
宋远凝眉问道:“赵烈一介武夫,从哪儿弄来这样的人物?这人什么来历?”
孙磐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说道:“没人知道。他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底钻出来的。传闻,赵烈当年抗击西戎大胜后,逸云公子前去自荐。两人一拍即合。赵烈就带着逸云公子班师回朝。”
宋远起身,踱步到窗边,望着楼下稀疏的行人,呓语般道:“赵烈是要做千古罪人啊。”
孙磐颔首不语。
宋远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说道:“有逸云公子在朝,本国必有大变。在这风口浪尖,宋某定不顾惜性命,竭尽全力保一方平安。叶家权倾天下时,孙兄多方周旋,才暗中保下了不少忠义之士。外人骂孙兄变色龙擅奉承,弟知内情,向来敬重兄不逊范相。在此当口,兄更应不辞万苦。”
宋远说完,深深地一躬。
孙磐忙握住宋远的手,说道:“知我者,唯范相和弟二人而已。孙某知足,定不负汝二人厚望。”
数日后的朝会上。
赵烈出列,一礼后说道:“禀太后、陛下,近日西戎又大举骚扰,景将军来报,庆城钱粮吃紧,望朝廷能尽快拨付。”
谢敏叹气道:“西戎扰得我国无宁日,赵相何不出征,一举灭绝祸患。”
赵烈慨然道:“太后有所不知,西戎为游牧民族,向来居无定所,飘忽不定。很难寻觅踪迹。”
范安出列道:“赵相此话不妥。西戎并非鬼魅,完全是有迹可循的。西戎以牛马羊为主,势必凭水草而迁移。只要找到水源丰富草木茂盛处,大概就可以找到西戎了。”
赵烈冷哼一声道:“若像范相说的那般容易,恐怕只要动动嘴皮子四夷八荒便会举国臣服。范相若同意,可率一队将士,亲自去寻。”
范安理直气壮地说道:“赵相此言差矣,文人出谋划策,动嘴皮子,正如武将上场杀敌。古时便有苏秦张仪凭口舌而争霸天下的例子。”
赵烈不耐烦地说道:“扯什么鸟淡!咱们还是言归正传,谈谈拨付给庆城的钱粮问题。”
谢敏愁容道:“近年来,庆城已耗费大量钱粮,国库已无力承担。诸位爱卿,谁有良策?”
赵烈立即应道:“回太后,臣有一策,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敏悦然道:“尽管讲来,言者无罪。”
赵烈朝范安得意的一瞥,慢条斯理地说道:“汉武帝时,为消灭匈奴筹集粮草,国库远不能支出。武帝就公然卖官,将官职爵位明码标价,允许国内商人购买。后东汉也实行了这项国策。这些买来的官,只享受应有的待遇,而不拥有实权,料想对国无害。范相,我说的对吗?”
范安一躬道:“的确有此等事。然而,此举后患无穷。武帝暮年,就后悔过。”
谢敏沉吟不语。
赵烈怒道:“人将饿死,还嫌肉汤里土!先过了眼前再说!不然,范相想一个好法子救急。”
范安愧色道:“禀太后,臣的法子是数十年的大策,解不了近渴。”
谢敏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觉得赵相的方法极好。”
“臣附议。”
“臣附议。”
……
范安和孙磐相视苦笑,暗暗地长叹。
谢敏只得说道:“就依赵相吧。”
范安拱手道:“今日还有一事要议。”
赵烈轻蔑地瞥范安道:“又是那些琐碎的事务?!”
范安不睬他,说道:“陛下已年过十五,到了主政的时候。”
谢敏颔首道:“本宫也有此意。陛下在旁学习多年,想必早就熟悉政务。”
永安立即说道:“朕旁听多年,早有心得,渴望能亲政,不让母后再操劳费心,也可稍稍减轻左右相的重担。”
范安跪下,俯首道:“谢陛□□恤微臣。微臣感佩至极,热泪夺眶。”
赵烈疑虑地盯着永安,问道:“陛下当真已十五岁?”
孙磐立即出列道:“仔细一算,范相所言不差。”
范安高声道:“当年先帝和众臣在大殿上起誓,待陛下年过十五,便要亲政。当日的誓言,现如今还回荡在臣的耳中。诸位,你们难道忘了!”
赵烈双目圆睁,扫视百官。
百官都垂头不语。
范安朗声大笑道:“满朝文武,懦弱恰如绵羊。”
赵烈却志满意得地躬身道:“臣突感不适,恐是旧疾复发,就此退朝回家修养,哪天痊愈了再与太后陛下商量此事。”
不待谢敏应允,赵烈振袖而去。
永安猛地站起,大怒道:“退朝!退朝!”
谢敏劝拦不住,永安拂袖而去。
谢敏无奈地说道:“退朝吧。”
周显尖声叫道:“散朝!”
众臣潮水般退了下去。
范安沮丧不已,沉重地走着。
“范大人请留步,太后有请。”
范安回首,正对上周显的双眸。
赵烈回府,径直到了别院,见逸云正独自手谈,哀叹一声,说道:“赵某很快就能和先生这般清闲了。”
逸云抬头,正对上赵烈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期待着赵烈的下文。
赵烈坐下,将今日朝堂上的事和盘托出。
“太后和皇上早就嫌赵某骄横。倘若皇帝亲政,一定会想办法把赵某择得干干净净。到时,赵某就能和先生日日相对,听先生讲天地大道。”赵烈脸上全无喜色。
逸云依旧浅笑,不急不缓地说道:“赵相不必担忧,改日朝会答应就是。晚生自有办法让赵相独长大权。”
赵烈立时兴奋道:“赵某料到先生必有妙计。”
宋远看准了“鸿雁楼”三字,又见身后确无尾巴,才安心地走了进去。
一个高个子伙计忙迎了上来。
宋远往上一指,说道:“早有人等着了。”
伙计笑着,悻悻地离开。
宋远拾级而上,到了二楼,径直往左手第一间里闯。
正自斟自饮的孙磐见宋远来了,忙起身客气地拱手道:“候宋兄多时了。”
“愚弟久未到京城,不熟悉路,因此迟来。弟先自罚三杯。”宋远说完,端起酒杯,连饮三杯。
孙磐拍掌笑道:“多年不见,宋兄果然豪爽依旧。”
宋远赧然笑了,问道:“不知故人是否本性不改?”
孙磐摇头叹气道:“在京城,即便是浑身是刺的铁球,也能磨成光滑透明的琉璃。”
“当年先帝说,孙磐配得上这个。”宋远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孙磐的脸羞得通红,说道:“现今有愧先帝。宋兄这次来京述职,应该大开眼界吧?”
宋远顿时失去了玩笑的兴致,长叹了一声,说道:“又是权臣当道。”
孙磐举杯欲饮,听这一声叹,又放下了,说道:“百官多依附赵烈,多亏范右相苦苦支撑,才没使皇权受欺凌。愚弟劝你先拜访赵相,再去述职,也是这个缘故,否则定会多被刁难。你该不会怪愚弟胆怯吧?”
宋远苦笑道:“怎会?离京城越近,弟就越感觉到赵烈的势力大,本想做个孤直的忠臣,但这两条腿还是不由自主地迈到了赵府。惭愧,惭愧。”
孙磐端起酒杯,说道:“为你我二人的随波逐流干一杯。”
宋远举杯,与孙磐的轻轻地碰了一下杯子,仰头咽下,像咽下了苦药。
孙磐直视宋远的双眸,问道:“在赵府,你是否见到逸云公子?”
宋远蹙眉沉吟一会儿,说道:“我倒是见到一个面如冠玉,一袭白衣,轻摇折扇的年轻人。大概是他吧?”
孙磐连连点头道:“对,对,就是他。你看到他时,有什么感觉?”
宋远像陷入了梦境,说道:“当时,我与他在长廊相逢,见到他缓缓走来,不由自主地弯下腰,恭敬地立在一旁。他走到我身旁时停住了,笑盈盈地看着我问道,阁下是十多年前不畏死直谏的宋远宋大人吗?我忙回,是。他浅笑着离去。我觉得此人可怕,不觉已生了一层冷汗。”
孙磐拍桌激动地说道:“正是此人,赵烈才有今日的威势。”
宋远凝眉问道:“赵烈一介武夫,从哪儿弄来这样的人物?这人什么来历?”
孙磐下意识地压低声音,说道:“没人知道。他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底钻出来的。传闻,赵烈当年抗击西戎大胜后,逸云公子前去自荐。两人一拍即合。赵烈就带着逸云公子班师回朝。”
宋远起身,踱步到窗边,望着楼下稀疏的行人,呓语般道:“赵烈是要做千古罪人啊。”
孙磐颔首不语。
宋远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说道:“有逸云公子在朝,本国必有大变。在这风口浪尖,宋某定不顾惜性命,竭尽全力保一方平安。叶家权倾天下时,孙兄多方周旋,才暗中保下了不少忠义之士。外人骂孙兄变色龙擅奉承,弟知内情,向来敬重兄不逊范相。在此当口,兄更应不辞万苦。”
宋远说完,深深地一躬。
孙磐忙握住宋远的手,说道:“知我者,唯范相和弟二人而已。孙某知足,定不负汝二人厚望。”
数日后的朝会上。
赵烈出列,一礼后说道:“禀太后、陛下,近日西戎又大举骚扰,景将军来报,庆城钱粮吃紧,望朝廷能尽快拨付。”
谢敏叹气道:“西戎扰得我国无宁日,赵相何不出征,一举灭绝祸患。”
赵烈慨然道:“太后有所不知,西戎为游牧民族,向来居无定所,飘忽不定。很难寻觅踪迹。”
范安出列道:“赵相此话不妥。西戎并非鬼魅,完全是有迹可循的。西戎以牛马羊为主,势必凭水草而迁移。只要找到水源丰富草木茂盛处,大概就可以找到西戎了。”
赵烈冷哼一声道:“若像范相说的那般容易,恐怕只要动动嘴皮子四夷八荒便会举国臣服。范相若同意,可率一队将士,亲自去寻。”
范安理直气壮地说道:“赵相此言差矣,文人出谋划策,动嘴皮子,正如武将上场杀敌。古时便有苏秦张仪凭口舌而争霸天下的例子。”
赵烈不耐烦地说道:“扯什么鸟淡!咱们还是言归正传,谈谈拨付给庆城的钱粮问题。”
谢敏愁容道:“近年来,庆城已耗费大量钱粮,国库已无力承担。诸位爱卿,谁有良策?”
赵烈立即应道:“回太后,臣有一策,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敏悦然道:“尽管讲来,言者无罪。”
赵烈朝范安得意的一瞥,慢条斯理地说道:“汉武帝时,为消灭匈奴筹集粮草,国库远不能支出。武帝就公然卖官,将官职爵位明码标价,允许国内商人购买。后东汉也实行了这项国策。这些买来的官,只享受应有的待遇,而不拥有实权,料想对国无害。范相,我说的对吗?”
范安一躬道:“的确有此等事。然而,此举后患无穷。武帝暮年,就后悔过。”
谢敏沉吟不语。
赵烈怒道:“人将饿死,还嫌肉汤里土!先过了眼前再说!不然,范相想一个好法子救急。”
范安愧色道:“禀太后,臣的法子是数十年的大策,解不了近渴。”
谢敏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觉得赵相的方法极好。”
“臣附议。”
“臣附议。”
……
范安和孙磐相视苦笑,暗暗地长叹。
谢敏只得说道:“就依赵相吧。”
范安拱手道:“今日还有一事要议。”
赵烈轻蔑地瞥范安道:“又是那些琐碎的事务?!”
范安不睬他,说道:“陛下已年过十五,到了主政的时候。”
谢敏颔首道:“本宫也有此意。陛下在旁学习多年,想必早就熟悉政务。”
永安立即说道:“朕旁听多年,早有心得,渴望能亲政,不让母后再操劳费心,也可稍稍减轻左右相的重担。”
范安跪下,俯首道:“谢陛□□恤微臣。微臣感佩至极,热泪夺眶。”
赵烈疑虑地盯着永安,问道:“陛下当真已十五岁?”
孙磐立即出列道:“仔细一算,范相所言不差。”
范安高声道:“当年先帝和众臣在大殿上起誓,待陛下年过十五,便要亲政。当日的誓言,现如今还回荡在臣的耳中。诸位,你们难道忘了!”
赵烈双目圆睁,扫视百官。
百官都垂头不语。
范安朗声大笑道:“满朝文武,懦弱恰如绵羊。”
赵烈却志满意得地躬身道:“臣突感不适,恐是旧疾复发,就此退朝回家修养,哪天痊愈了再与太后陛下商量此事。”
不待谢敏应允,赵烈振袖而去。
永安猛地站起,大怒道:“退朝!退朝!”
谢敏劝拦不住,永安拂袖而去。
谢敏无奈地说道:“退朝吧。”
周显尖声叫道:“散朝!”
众臣潮水般退了下去。
范安沮丧不已,沉重地走着。
“范大人请留步,太后有请。”
范安回首,正对上周显的双眸。
赵烈回府,径直到了别院,见逸云正独自手谈,哀叹一声,说道:“赵某很快就能和先生这般清闲了。”
逸云抬头,正对上赵烈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期待着赵烈的下文。
赵烈坐下,将今日朝堂上的事和盘托出。
“太后和皇上早就嫌赵某骄横。倘若皇帝亲政,一定会想办法把赵某择得干干净净。到时,赵某就能和先生日日相对,听先生讲天地大道。”赵烈脸上全无喜色。
逸云依旧浅笑,不急不缓地说道:“赵相不必担忧,改日朝会答应就是。晚生自有办法让赵相独长大权。”
赵烈立时兴奋道:“赵某料到先生必有妙计。”